硕士留学| 海外临床心理学硕士留学申请指南
截止到2019年5月中旬,我的2019秋季申请终于告一段落。我共申请了美国,英国和荷兰三个国家的心理学master&phd项目,考的是托福和GRE。
希望我这篇普通的文章也可以给申请心理学的海外小团体一点点有用的信息~
硕士留学| 海外临床心理学硕士留学申请指南(一)申请材料:
针对不同国家和不同的专业项目,所需申请材料也有一定差别。这里我尽可能地提出申请时需要的所有材料和录取程序,其间具体差异请参考项目官网。
1. 个人陈述/动机信(Personal Statement/Motivation Letter)
美国通常是叫PS,而欧洲大多叫动机信。具体内容与字数要求参照每个项目的官网。此项作为北美申请的核心材料,强烈建议自己写稿,不要依赖于中介。初稿后请有经验的学长学姐或者老师多次修改,针对不能项目的不同特色,酌情匹配。
2. 简历(CV/Resume)
注意CV/Resume的细微区别,这里不做赘述,详情可以百度。
3. 推荐信 2-3 封 (Recommendation Letter)
美国高校都是要求教授上传/由教授的学校邮箱上传,多为3份。英国与荷兰则有一大半学校可以由学生自行pdf上传,不需要老师的邮箱私密上传,多为2封,因此相对简单。
4. 成绩单(中英文)(Transcripts)
美国部分学校需要密封邮寄,需要认真参考官网要求,提早安排邮寄。如果对“是否要邮寄成绩单“等之类要求感到含混不清,可以主动发邮件问校方小米(负责申请项目的秘书)
需要注意:美国/加拿大申请的话,有很多学校需要做WES认证,申请攻略请自行百度。提醒大家注意的是(1)提前访问计划申请的项目官网,查清是否需要WES 认证成绩单 (2)如果需要WES认证,则最好提前2-3个月左右时间开始办理WES认证的申请(因为这个过程真的很慢)。其他国家则不需要WES成绩认证。
5. 语言成绩(托福/雅思)
十分建议不必盲目报班,备考可以寄托天下,有很多经验贴和免费资料 互助QQ和微信群等,应该足够应对考试。
6. GRE 成绩
只有申请美国/加拿大需要GRE 成绩,其他国家不需要。也有个别美国申请不需要GRE成绩,比如哥伦比亚大学TC学院下的咨询/临床硕士项目;石溪大学的心理学硕士项目等,需要自己多查官网,多做了解。此项备考同推荐论坛:寄托天下。
7.GRE sub -Psychology
一些美国Clinical Psychology的硕士/博士会强制要求此项考试,其他专业不强制需要。但好成绩可以作为申请加分项。其他国家不需要此项。
8. 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
对于硕士申请而言,英国的研究性硕士(Mpill)需要提交研究报告,并最好与学院里导师的研究兴趣相匹配。而对荷兰的research master和美国的research track 项目则无此类要求。
9. 论文/写作范本(Thesis/Writing Sample)
一些项目会要求此类,具体内容和自述要求需要参照官网要求。提示大家提早准备英文范文,以供上传。
10. 考试/面试(Assignment/Interview)
对于博士/研究型硕士/研究型track/咨询心理学(Counseling Psychology)的项目,通常都会安排面试,博士申请更是需要on site (实地面对面)面试。荷兰研究型硕士可能还会有额外的“考试”(Assignment)的要求,例如:限时完成一项online统计测试;给你一篇文献,限时完成一份研究报告等。而授课型硕士则通常不需要额外的考试/面试。
(二) 个人经验-能为申请加分的地方
1. 对于美国申请而言,填完网申系统后,不要干巴巴的等着。最好,或者说一定,要主动联系所申请项目的Director(联系方式请参照官网,如果找不到则联系小米询问Director的邮箱or电话),向其表达你对项目的喜爱,你与项目的匹配度,表达出自己的自信,请对方关注自己,录取自己。
想象一下,一个项目每年收到100-300份申请,很多的人材料都来不及仔细看。尤其当你处于中游水平——既不很突出,又不算很差,这时候主动把自己推荐出去就很有意义。因为Director是决定你是否最终录取的关键人物,所以从前期咨询到申请完,主动且自信地与对方取得联系,尽力的表现自己的长处是很用的一招。
2. 推荐信
美国申请是很看重推荐信的。能获得大牛,尤其是国外大牛的推荐自然最好。因此提醒有计划出国的同学,一定提前1-2年准备,多留意海外科研的机会(暑期科研/海外高校交换项目),或者在大会上结识大牛的机会。
我个人知道的一些寻找海外经历的途径:(1)本校官网 (2)SAF 官网/微信公众号(3)某些中介有偿提供——这里不做推荐,因为只是听说,没有参与了解。
3. 海外交流经历
这一点与上面所提“推荐信”是一脉相承的。有过在国外或者全英教学环境下的经历,会使对方院校更加相信你有能力适应这里的学习与生活。
需要注意,关于建议1,我认为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所以我强烈建议每个申请者都要落实下去。而关于建议2和3,我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资源说来容易,实现起来却并不轻松,受到本校水平 个人家庭收入情况 英语情况的多方面限制,希望大家端正心态客观看待,多方尝试,尽力争取。
(三)注意问题/避坑建议
1.申请
推荐DIY申请。尽量不要找中介(踩坑几率大,性价比低),除非你真很不行也真的不缺钱。个人认为最好的资源来源于本校有经验的(成功留学)的学长学姐或者老师,因为大家本科自身经历和条件比较相仿,提出的建议会更切合实际。此外,再次推荐“寄托天下”论坛,从中可以看到以往备考 申请和录取结果的情况,以更好的做出比较和参考。同理,一亩三分地 小木虫等类似论坛也可做参考。
2. 选校/项目
眼光不要局限于申请项目本身,而要放长远。申请只是一个开始,除了关注和比较项目本身的排名 课程设置 师资力量等,我认为必须也要考虑到毕业后工作或者继续读博的事宜。就工作而言,会涉及毕业后工作签的问题。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政策,同一个国家,不同项目也不尽相同。举例美国,不同的项目毕业后有不同时长的opt签证(1-3年),这直接决定了你毕业后在国外找工作的难易度。对于想留在国外积累工作经验的同学,需要特别留心。
3. 奖学金
对于硕士项目而言,无论是美国 荷兰和英国,都几乎没有奖学金的机会,需要自费。但对于博士项目而言,除了英国较少有奖学金提供,美国和荷兰都会资助,无需自费。
4. 博士申请与学制
美国可以本科毕业直接申请博士,5-7毕业,硕士学位本身并不会为申请博士加分,其中Clincial Psychology Ph.D包括最后一年(通常是第7年)的实习(非科研性)时间。此外英国和香港其实也不将硕士学位作为申博的强制标准,但要求很高,实现比较困难,申请者通常还是具有硕士学位,3-5年毕业。而对于荷兰及其他欧洲国家而言,硕士学位则是申请博士的必须条件,3-5年毕业。
5. 心态
取之其上,得之其中;取之其中,得之其下。这里我希望大家都能朝最高标准努力,不要从开始就想着“知足常乐”,从而导致倦怠与悔恨。也切忌与他人比较,多静心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分支与留学环境,发挥自己拥有的特长,只求精益求精。
(四)其他的话
我个人做过/参与过一段时间(2-3年)的基础性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方面。这段经历很珍贵,但也开始让我感到迷茫。我是个没有过什么工作/实习经验的人,努力学习并考个好成绩好像是我唯一擅长的事情。但随着2017年本科毕业与自身年龄的增长,“学习成绩好”这样的“长处”在我心里日渐暗淡。我开始向往学校外和科研外的实习/工作,也更希望自己做的事情能更直接地与社会接轨。
我曾经犹豫了很久要不要申请偏海外应用性的心理学,我的内心仿佛一直在向往工业组织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 员工心理援助此类的专业,可行动起来却不敢。如果你搜搜百度,或者打听一个留学中介就会知道,他们会告诉你:临床心理学是国内学生不要想的事情,需要医学背景,不接受国际学生——诸如此类。
其实我也小小担心/犹豫在一个非英语母语的国家读一个临床类的专业是不是合适的选择,关于临床心理学这个专业的申请/今后发展难度,我更加不知道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我只是当下很任性地选择了一个我知道我喜欢的项目。我不清楚以后会不会再次申博,或者做什么样工作,我甚至都不清楚该怎样从容地渡过即将到来的硕士生活——
可这的确是我内心真实的/不曾后悔的选择吧。
(五)结语
如果有同学希望继续了解申请相关信息,欢迎搜索/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平台:lemonyyao,留言/私信与我交流。通过这个平台,我也有一些个人整理的学校/项目list可以与大家免费分享。此外,我也计划在未来读研的过程里,发布一些个人科研 读书和生活等杂类记事。
再次感谢大家,并祝各位心理学人都能收获自己理想的生活(笔芯)~
另:如果有我写的不清楚或者有偏差/不妥的地方,请大家随意指正,never mind~ 如果有想继续了解的信息,请留言给我,我看到之后或可补充~
硕士留学| 海外临床心理学硕士留学申请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