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听书不算学习

2020-03-28  本文已影响0人  李叔同007

在古代听书和阅读都不算学习。

很多人都爱学习,可是却没思考过什么是学习?百度百科上这样解释: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叫做学习。不知道你能从这个解释中获得什么价值?

今天我从两个方面浅谈学习:建立共识,付出行动。

首先,建立共识:

学习最早出自《论语》,大家都不陌生: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最初学和习是分开的两个字。

学,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学习。

习,《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说的:小鸟反复试飞。

说明习是指鸟儿通过不断实践练习的过程。你说鸟儿学飞,能通过看学会吗?不行。所以习是指练习和实践。

在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中就说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本意是指:在学的过程中,不断练习实践、验证知识,提升自己的感悟,能不快乐吗?所以说,学+实践才是真正的学习!

第二:付出行动

怎么进行学习,其实很简单,学+实践,但不简单的是过程。

我曾经看过《非暴力沟通》、《可复制的沟通力》、《007写作7课》等等,做笔记做导图,但就是没有实践,对我有什么用吗?一点儿用都没有。

龙兄在学习演讲的时候,他看了上百本关于演讲的书籍,还看了非常多的演讲视频。并且他运用到了自己的演讲和生活当中,所以他才能够成功,猫叔本来是一个乡村教师,但是他凭借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极速的成长的自己。

学习本就是一个很严肃的事,只是这个词被用烂了,没有无效的学习,只有不会学习。希望能帮助大家真正理解学习,认真学习,用实践去学习。去理解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两千多年前的智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