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里的学问

2022-07-21  本文已影响0人  陈氏人生

孙先生建议我出门走走透气,他和他同事计划在家门口吃烧烤,于是我和儿子也一同前往,我的社交极少,尤其是这种面对面交流,不过之前回家途中,他同事邀请到他们家附近吃过饭,并且还和他妻子儿女一块。

那时我并不了解他妻子是全职带娃,只觉得这一家人皮肤各个白皙,颜值挺高,然后人不错,孙先生和他同事聊的最多的是工作,而我可能在家闷的,和他同事一块我们聊起了婚姻孩子。

儿子坐在自己推车里,拿着奶喝着,还基本乖,菜上来了我们边吃边聊,我只是好奇别人的婚姻是如何的,我总觉得我和孙先生属于闪婚,没感情基础才会容易产生分歧摩擦,和那同事一聊才发现他和妻子也是相亲认识,并没深厚感情基础,也是很快结婚生子。

而且和我们一样,并没有所谓的享受两人世界准备好后才有的孩子,而是一结婚就开始一家三口的家庭,我还以为可能因为我和孙先生孩子来的猝不及防,缺乏我们两人世界的相处,实际上和这些都关系不大,而是两个人想要共同经营家庭过日子的信念。

那个同事也聊到有和妻子争吵过,想要离婚过,但思考许久,还是坚定不能离婚,两个人来自不同家庭成长环境,而且都是独立个体,有分歧摩擦特别正常,关键在于交流,深入沟通。

那同事和妻子十多年婚姻,我有好奇他们婚姻如何保持呢,归根结底还是夫妻交流,而且那同事听着有责任感,重亲情友情等感情,他和妻子吵架都是想到最后苦的是他们的孩子,所以才能即使有摩擦,也要坐下来平和聊天,直到解决问题。

他回想已经七年没和妻子吵架,我想这全靠他们两个共同用心过日子,不斤斤计较,互相为对方付出,遇到问题就商量交流,而不是想要生气,我聊到我和孙先生因为他频繁出门交际我们的冷战。

他也提到他妻子也有这方面的不满,开始站在人都是需要交际圈这方面分析,我实在没忍住打断了他的侃侃而谈,因为我和他聊的不是一个方面,我是想说并不妨碍丈夫出门社交,而是在家做到有效陪伴,在家时候做到位,而且如果说所谓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那丈夫也应该考虑到妻子因为带娃而失去了畅快社交,那妻子怎么办呢?

我可能在家带娃带的长时间没交流,聊天显得激动了,其实我本意是说彼此都应该互相体谅,帮助,而不是一旦妻子埋怨丈夫出门就拿出你要理解我,我也需要社交这种堵住妻子的嘴,所以我说如果丈夫闲暇在家可以尽力帮忙妻子,那妻子会不介意丈夫的聚会。

女人的心是否针眼小我不清楚,我只知道我并不是那种在婚姻里必须你要百般谦让我的态度,当孙先生问我喜欢做饭还是洗碗,我想的是如果我们都倾向于做饭而不是收拾,那其实两件事都需要合作,而不是单打独斗,做饭时你可以洗菜我可能处理其他菜,收拾时候你可能刷碗,我可能收拾灶台,就是这种不是说谁做多做少,但要有这份用心和态度。

当然宝妈因为有了娃缺乏交际方面也有我个人原因,我本来就属于慢热安静性格,没孩子时候也是和固定朋友聚聚,现在各奔东西没有深交朋友可一块逛街,按照孙先生同事说的他妻子每天送完娃上学,在家长群里约几个宝妈一块逛街买衣服,或上谁家聊天玩耍,还有带娃也出门逛或吃饭。

我可能内心胆怯于这种带娃方式,总是不敢尝试迈出一步,好像有了孩子束缚了我的行动,代表不能逛街不能在外吃饭不能旅游等等,其实是我思想上的放不开,行动上的不大胆,很多宝妈带娃照样吃喝玩乐,是我局限了,这次儿子坐在椅子上我们可以聊天吃饭,尝试很成功,以后也可以多多做这种尝试了。

当我听到老公同事妻子全职在家,我不禁担忧这种交际和没工作的自卑,觉得手心朝上的日子不好过,通过聊天我发现自己又思想狭隘了,这是他们夫妻两个共同的决定,觉得为了孩子一切值得,而且一个心甘情愿在外工作打拼,一个在家稳固后方,彼此信任,其实这样婚姻模式也挺好。

婚姻的学问伴随着日子慢慢尝试学习,这是一辈子的学无止境,一辈子的参悟,我还发现每个家庭相处模式都不同,但不妨碍他们的幸福知足,最终还是坦诚交流是解决婚姻里问题的根源,还有两个人想要一块过日子的信念支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