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看起来很酷的事儿
时间就像一面筛子,会过滤掉无关紧要的事,仅留下最痛苦和最美好的回忆。
回到2015年的暑期,伴随着老乡拖拉机的一骑红尘,我们四个老师离开了学校,坐上了草海开往昆明的火车,对于接下来两个月没有计划、没有目的、没有牵挂的生活,我们漏出了妃子般贱贱的笑容。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梅里雪山、雨崩村这些无数次被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所渲染地方,给人一种去过之后就会超速脱俗、脱胎换骨、洗心革面、从头做人的感觉,就像老家那边很多老人的梦想都是去一次天安门。
怀揣着这种没见过世面的无知,我们来到了第一站-昆明。号称四季如春的城市,被鲜花和绿植所围绕,低调的滇池点缀在市区的西南。我们把帐篷扎在了滇池的边上,躺在帐篷里,吹着风,假装很宁静,很幸福。按照事先的计划,我们绝对不睡酒店,要睡帐篷,因为这符合心中我们对户外爱好者的想象,为此我们都提前购置了帐篷、睡袋、防潮垫等装备。本想就这样伴随着滇池的美丽,度过浪漫的一晚,可是保安大叔竟然告诉我们,滇池边不让扎营。我们只好卷起铺盖卷准备滚蛋,可是往哪里滚呢?文明同学是一个爱好大山人,此时他提出去山里扎营吧,深山老林,没人打扰。我们三个一想,其实也没想就答应了,因为我们也爱好大山。
昆明的西山景区,就坐落在滇池的边上,据说很美,但夜色已晚,加上身心疲惫,根本无心欣赏。我们四人 就像儿歌中唱的那样“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儿啊一步一步的往上爬”,而目的,就为了找一个地方能扎营睡觉。据说人在疼痛的时候也会产生多巴胺,就像有些人喜欢拿烟头烫自己一样。沿着崎岖的山路一路向上,最后到达了一个亭子,我们决定就在这扎营了,因为这已经是山顶了,靠在栏杆上向下看,能看到整个昆明的夜景,灯火辉煌,像烧着了一样。本想着伴着昆明的夜景度过浪漫的一晚,可是刚刚入睡,就比一拨儿爬山的人惊醒。“哇!好美啊!好漂亮啊!” 当时只想冲出去,把那女的扔到山下去!可是我没有,她旁边那一群身强力壮的小伙伴儿,让我的包容 又得到了锻炼。我包容着,微笑着,直到那太阳从东边升起。。。
第二天我们坐火车来到了楚雄,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城市。公园里都是些大爷大妈在跳舞,在汉族人眼里,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虽然有的时候人家跳的是广场舞。由于有了前一天的经验我们到了楚雄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森林公园,为晚上安营扎寨做准备。一个忘了名字的公园,一块平坦的草地,我和文明把草地上的方便面、矿泉水瓶、垃圾袋、还有那什么 清理之后,我们就把帐篷搭在了这里。我们用树枝把进入营地的路全部封死,为了防止半夜有人进来,现在想想也是病的不轻。一样的疲惫,一样的睡不好,因为天冷,蚊子多,地不平,帐篷睡着真的不怎么舒服。
继续往西走,到了丽江和大理,这两个地方被媒体宣传的太过美好,以至于去了之后甚至感到有所失望。一样的古城,一样的台湾烤肠,貌似全国的古城都必须有酒吧一条街,总有长头发 拿着吉他的年轻人在低声诉说着忧伤,一副烟酒过度无所牵挂的吊儿郎当,他们总被贴上文艺的标签。同样的名词不同时代被赋予不同的含义,现在说谁文艺青年,那是在骂人。高晓松的歌曲以前叫梦想、叫励志,现在叫鸡汤。唯一印象深刻的是大理的白族村落,坐落苍山洱海之间,干干净净的小村庄,没有太多的游人来往,也没有羊肉串和鸡排,充满生活的气息,有儿童的打闹也有老太太的遛弯儿。
从大理出来我们走了一段路之后就坐上了去洱源的长途大巴。为什么要改变初心,号称是徒步但是确要做大巴,难道不违背了自己当初的理想么?是的,因为脚疼。洱源是一个小县城,当地有一种小吃叫饵块,后来二娘给我们拿了好多,味道像是在吃塑料。从洱源出来,我们计划去香格里拉,可是偶然遇到了一个叫牛街的地方,这是我去过的第二个牛街,我所支教的地方还有狗街、羊街、马街等。这是个很小的镇子,虽然小,但是大有来头。这里曾是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的驿站,至今还保留着古道的青石板路和明清时期的一些破坏的房屋,走在青石板路上,看着路旁已经破败的房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非成败转头空。并且牛街处在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衔接处,由于地下岩浆的作用,这里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据说只要往地下挖1米深就会渗水出来,亲眼看到了田街地头那滚烫喷涌的泉水,想想北京周边那些所谓的温泉山庄,竟然生意还那么红火,真想对去那里的人说:“你们真没见过世面!这才是温泉。”我们在这里泡了三天温泉,每晚25元的住宿费用,外加温泉随便泡,可谓性价格极高。
香格里拉-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藏区的地名都很美丽,比如雅鲁藏布、南迦巴瓦、念青唐古拉等。香格里拉的古城和丽江、大理的古城相比,唯一的区别就是 这是一片藏族风格的建筑。厚厚的墙、小小的窗户、大部分用木头搭建,走起来嘎吱嘎吱响,影响睡眠还不防火。在香格里拉逛了两天之后,我们就计划启程去雨崩村,我们总是在寻找什么东西,或逃避是什么东西,具体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但是一旦停下来总会心慌,感觉是要错过什么,只有背起背包启程,才会平息内心的紧张,可是到了下一个目的地,还是产生同样的感觉。
雨崩村 一个被称徒步爱好者称为徒步圣地的地方,海拔从2000多米上升到3500多米,全程土路,并且靠着悬崖。村子里只有十几户藏族人家,生活物资全靠驴运送,经常停水停电。村子后面是梅里雪山的背面,穿过原始森立可直到梅里雪山脚下。因为交通不便,并且地处藏区所以这里流传着无数浪漫的故事,而且由于开发较晚,所以吸引了很多游客不远万里过来参观。 我们从早上十点多,一直爬到下午两点才到达村里,那是我爬过的山当中,最累的一次。村里有好多的青旅,我们四个人找了一家,租了一间,两个男生睡上铺,两个女生睡下铺。当天村里没电,所以只能吃泡面,十五一碗,小部分是成本,大部分是运输费用,驴也是很不容易的。从村子里到梅里雪山,要经过一片原始森林,那片森林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千年的树木毅力在那里,看着这群渺小但号称征服了地球的人类,是不是会觉得挺愚蠢的呢!梅里雪山至今没有被人攀登过,唯一的一次尝试是中日联合登山队,但因为遇到雪崩,死了一批人,政府从此禁止登山,这座雪山在藏族人心里是一种神圣的象征,在汉族人心里,就是一个大山头,上边埋了一点雪,不融化!
雨崩除了梅里雪山,还有一个叫做神瀑的地方,藏族会每隔多少年成群结队的去那里沐浴。文明、丹丹、和小航已经决定第二天一早去神瀑参观。因为第一天太疲惫,并且我脑补了一下那个地方,一个小坑儿,上边有水在往不断下流,一帮人在那里一边洗手一边念念有词,好像没啥可看的,所以我就留在了旅店。那天上午天气很好,风很柔,远处能清晰的看见梅里雪山的山顶,一片雪白的纯洁。因为无所事事,我就在旅店里溜达,无意中看见了一本书,随手拿来坐在院子的躺椅上看,讲的是一个支教老师去香格里拉支教的故事。风的轻轻的吹,云在不远处闲逛,好像触手可得。忘记用了多长时间,一本书看完了。抬头看着那山顶的白雪,好像知道了自己在寻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