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个桃花源的故事

2023-09-25  本文已影响0人  潇清妩玉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很多人都向往的梦境。

它不仅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也是一种被理想笼罩的山水之景。它是神秘山口放出的一道光,也是我们眼中所幻化的海市蜃楼。

我们说桃花源三个字一下笔,就带有仙气。

如果有这样的一个地方,长居于此,岂不是如仙境。

前几天写过的终南山姑娘,曾就去过这样的一个地方。

因为在国企工作的性质,每天都匆匆忙忙。好不容易有时间能稍微休息会儿,单位同事基本都在讨论家长里短,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她觉得了无生趣,人生不应该这么活。

于是坐着车,来到了她眼中的桃花源。

在这里,大家就像一家人,非常亲和,每个人都很悠闲,让她感受到了平静安逸的生活。

没有焦躁不安的情绪,反而一片祥和。

她常常和大家一起探讨聊历史,聊聊古香的传承。

生活在这里的人,始终认为,不管学习什么属性的文化,都是一种生活,在入世和出世的过程中静心学习,好好做人。

有个男生,因为爱上了一个偶然来桃花源的女孩,于是选择了远离桃花源。

不过女孩也并没有和他在一起,最终女孩离开了他,他离开了他心中的桃花源。

这个小小的桃花源,有种小民寡国的感觉。

桃花源有个镇子,小到只有一条马路。但是货车过来的时候,卧在马路中央的小狗,却连头都懒得抬一下,继续趴在那里休息。

车开过来的声音,震天响,却丝毫没有影响小狗晒太阳。

因为它无有恐惧,知道自己在桃花源是安全的,被保护的。

她在这里认识了个朋友,家里有两块地,算是家境不错。其中有块地需要用来支持当地公益事业,他很乐意。

有人说,你怎么不把这块地拿来卖钱啊。

他说,我要那么多钱干吗?我只需要拥有当下有的就可以。

甚至桃花源里的人会定期组织,给当地家境普通的孩子们上课。上课的费用是由大家一起筹办的,就为了让当地孩子接受更好的受教育条件。

他们做这件事的时候,都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桃花源里孩子的笑容,也不是愁苦,而是发自内心喜悦。

很多人喜欢看桃花源记,更喜欢看陶渊明面对物质的清贫,却能换取精神的自由。

那里桃花灼灼,落英缤纷,芳草萋萋,欢声笑语不绝于耳畔。

另外不得不夸赞下兰花,因为我发现姑娘也喜欢兰花。

兰花生于隐谷,见素抱朴,幽怀独守,符合道家出世无为的思想。这样的一株小草,却有傲然独立的个性,可见兰花并非凡卉。

正如她给我讲的这个故事一样,在这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化属性,又能拥有自由的心境。

如同陶渊明,他能够与万物共荣,随中和而任放,是一个真正道法自然的人。

顺便聊聊我和终南山姑娘的想法吧,当然就是和大家探讨一下~

有时,我们见桃花源是桃花源,有时又不是,但是又何妨?

雾迷津渡时,投石问路就是悟本身。

如今这世道,心病难医,清心难求。我们逐渐从一个物质充足的时代进入了一个精神安宁的时代。

精神的根本,归根到底还是要回到我们的根上,愿大家可以学会包容,学会接纳智慧,找到自己的本心,寻到自己的方向。

最后知行合一,从容而智慧地度过一生。

愿大家一起静待花开,所得皆所愿。

我心安处,即是桃花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