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普通人的逆袭

2019-01-04  本文已影响9人  净明林

知结论,更要知支持结论的论证过程,界定范围。

反认知,时间精力注意力有限,所以都想投放在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上,一旦短期没产出,立马换阵营,在换来换去的过程中反而消耗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极端情况会发现兜兜转转又回到原来要投放的东西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最终的原因无非是两点:

001 没有进行足够深入的思考

002 在关键条件上没能做到足够的苛刻。

同一件事情,对不同的人而言,要花的时间精力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积累不同,认知不同,基础不同,所以,从这个角度望过去,认清自己的现状,有自知之明就很重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计通往目标的路径。

我在说什么?(有可能是错的,进步是不断证伪的过程)

第一,这个结论是在做事的前提下

第二,为什么有很多人都不想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设计适合自身情况的路径,因为懒得想,大脑的保护机制,不给耗能。

到达光明前要历经的黑暗足矣把一半以上的人吓退,吓退的人有:没有目标者,人云亦云者,不历经深入思考得出结论者,本质上是没有信念,不肯思考;走过这段黑暗的人要目标坚定,信念坚定。在做之前要有足够的深入思考。

这个时代普通人想要的逆袭,怎么做概率才会大?

001 读写说不可少

读,输入

说和写是输出

输入是对内,输出面对大众。输出的人很多,更高质量的输出,需要高质量的输入和转换。

输出又分为短期输出和长期持续输出。

002 培养个人品牌

有独特的标签减少别人认识你的时间和精力,让别人信任你,基于这个角度

方法论:

1、做第一

2、成为专家【如何成为专家,以专家的思维去思考,行动】

003 极致践行

不恋,不脸。把自己当成试验品去实践,要思考改良行动,行动刺激思考。

不迷恋外界的评价,不考虑是否丢脸,把自己当成试验品去践行那些道理,及时记录反思总结,萃取经验。也就是把具体的工作抽象化,这样有利于迁移,或者是说利于演绎到别的领域。

做到这几点,想不脱颖而出都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