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一门课程的定位设计
今天的小文就来复盘一下刚刚参加的课程内容挖掘定位设计课吧!
趁热打铁,来来来!
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什么?
话题挖掘的最后一公里,永远要靠自己向内探索来解决。
今天的启发有哪些?
为什么老师在讲课程设计之初,会强调以终为始去思考,设计一门课的目的是什么?
老师给出了一个正向闭环的思考逻辑:那就是从产品到商品能够转动起来的核心要素。
一是客户需求要精准;
二是产品品质要优质;
三是渠道分发要给力;
缺了哪一环,可能都无法赢得客户口碑和满意,并复购。
引出如何做才能设计一门好课程好产品、进而变成市场商业中的好商品呢?
所以引出今天的Why部分重点:
好的内容构建一定不是资料和理论的拼凑,
而是对于
1、用户痛点的精准理解。
2、个人实战经历重新梳理挖掘。
3、认知结构化的过程。
最终达到人课合一的效果,才能持续吸引学员和用户复购。
我的理解:
只有这样,客户才真正被影响,
才觉得是对他们真正有帮助有价值的。
才愿意去行动,进而产生改变,也更愿意推荐给其他人。
对照这些能力,我需要提升的顺序:
一是,个人实战经历的重新梳理和挖掘,把知识方法论与个人经历或学到的经验故事案例结合起来,做到过的成功经验最好,最有说服力和影响力了。
二是,对于用户痛点的捕捉挖掘的解构和建构过程,一方面是发散式的梳理出痛点清单,对于这些关键词要有用户画像,具体到场景才能更打动人,也能更理解到这种痛的真正画面。
另一方面,其实也是我的卡点,如何将这些痛点的描述,看似无解的现实困境进行收敛归纳总结,找到并建构一套解决方案,这是最宝贵也是最难的部分。
三是,认知结构化,或许就是上面的这个解构建构的过程吧。
再来说说,最初提到的如何找到自己要分享的话题?
也是三要素:
第一,我擅长的知识领域(这一点印证了个人实战经验的梳理挖掘)
可以从工作角色经验、可以从个人兴趣爱好专长方面、还可以从对标榜样或同行来看;
第二,客户的痛点是什么(精准调研可以做到)
第三,客户的利益点或者价值点-情绪点(其实类似于上面提到的解决方案吧)
当然,这里可能也是击中客户的期待或者目标的描述,还没有到架构模型层面,但已经能够呈现出这套解决方案的优势与核心价值特色亮点了。
让我想到了,这与我们在产品卖点提炼的过程是一样的。
要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同时还能够体现我们独特的能够解决客户痛点的最大价值。
好了,今天的复盘先到这里,希望和你一起成长学习设计话题,欢迎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