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简友广场

爱你像爱一首诗,读《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2023-05-16  本文已影响0人  江雪阁

弗洛姆说:“爱是给予,不是索取和占有,爱是行动,也是艺术。”我觉得爱不仅是给予、行动和艺术,还是人生的事业。朱生豪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另一件事是和宋清如谈恋爱,两件事都是他的事业。没有爱情,他的翻译难以完成,没有翻译,他的爱情难有结果。他的一生很短暂,却活得值得。

我初识朱生豪缘于阅读《莎士比亚全集》,当时买的是梁实秋先生翻译的版本,梁先生是留过洋的大学问家,他的译本采用的是逐字逐句对照式硬译的方式,我读了两篇就不想读了,觉得很欧化,文字读起来硌得慌。有人推荐我读朱生豪的译本,我只读一篇《暴风雨》就惊呆了,他的文笔太美了,他翻译的理念是保持原作的神韵,忠实传达原文的意趣 ,读来如嚼橄榄,回味无穷。因为喜欢朱生豪的译文,从而对朱生豪这个人产生了兴趣,于是就读了这本《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这本书是朱生豪写给宋清如的情书精选集。朱生豪自1933和宋清如相遇于杭州的之江大学,至1944年英年早逝,十年之中,鸿雁不绝,留下了数百封情感真挚、文笔高妙的情书。情书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陌生,现在流行快餐式文化,追求速度和效率,男女双方投了眼缘,微信聊几次,约吃饭,看电影,三五天就可能同居。在车、马、邮件都慢的时代,写情书是谈恋爱的最佳选择,对一个不善于口语表达的人来说,笔就是爱的使者,沈从文打动张兆和用的是情书,鲁迅打动许广平的也是情书。情书是爱的羽毛,拔动情人的情丝,奏出动人的乐章。

宋清如刚入大学、梦想成为一名女诗人,她带着自己精心创作的“宝塔诗”走进了之江诗社的大门。“宝塔诗”传至大四学长朱生豪手中,他仔仔细细地将字字句句低声读完,而后便低头,抿出了一个浅浅的、动人的微笑。三天后,朱生豪便写信给宋清如,请她帮忙指正自己的新诗;宋清如亦积极回应,请朱君教自己作古体诗。于是乎,才子佳人开始了“信尚往来”。这一来一往间,情愫日浓,爱意渐绵,看情书、写情书成了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他俩于1942年5月1日结婚,可悲的是他俩共同生活仅两年,朱生豪便病逝了,年仅32岁。朱生豪像一颗耀眼的流星消失在宋清如的时空,留下的数百封情书成了他们爱的绝唱,也成了宋清如孤寂生活的慰藉。她读情书,整理和继续丈夫的译作,养育儿子,把自己活成了他和她的复合体,完成了他以生命为代价的译作。朱生豪给她的一封信中说:“你崇拜不崇拜民族英雄?舍弟说我将成为一个民族英雄。如果把莎士比来译成功以后,因为某国人曾经说中国是无文化的国家,连老莎的译本都没有,我这两天大起劲......”

全书共分九章,从第一章从“来信与诗,都使我快乐”开始,至第九章“这里安眠着一个古怪又孤独的孩子”结束。三百多封情书以内容类别进行编排,可以感受到喁喁的情话绵绵,也可以了解到朱生豪的对小说、戏剧、电影等的文学观点和品味,还可以了解他的独特个性和日常生活。这些信不是为了发表而写,而是给情人的私信,写的都是真实的生活和深深的爱恋。

朱生豪把爱情当成事业一样地努力经营,他有甜得发腻的情话,说,“我实在喜欢你那一身的诗劲儿,我爱你像爱一首诗一样。”“你的来信如同续命汤一样,今天我算是活转来了,但明天我又要死去四分之一,后天又将成为半死半活的状态,再后天死去四分之三,再后天死去八分之七……等等,直至你再来信,如果你一直不来信,我也不会完全死完,第六天死去十六分之十五,第七天死去三十二分之三十一,第八天死去六十四分之六十三,如是等等,我的算学好不好?”

他对爱情的追求持之以恒,当接到宋清如不爱他的信时,不仅没有生气,还当大哥哥一样指导她写信。“你不懂写信的艺术,像‘请你莫怪我,我不肯嫁你’这种句子,怎么可以放在信的开头地方呢?你试想一想,要是我这信偶尔被别人在旁边偷看见了,开头第一句便是这样的话,我要不要难为情?理该是放在中段才是。”

他把自己的翻译的理念讲给她听,手稿交给她誉写,新诗让她修改,指导她读书,传授她人生经验,让她参与到他的生活中,也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渗透到她的思想和感情中,从而做到心心相印。我们可以从他的情书读到尊重、给予、关爱和温柔,读到交流、沟通理解和共鸣,读到事业、爱国、执着和坚韧。爱不能仅有甜言蜜语,还要有共同的理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