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

2019-11-07  本文已影响0人  骁曌

《社会性动物》的作者E·阿伦森是当代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他是美国心理学会历史上唯一一位在研究、教学和著作三方面均获得最高奖的心理学家。书中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我们常见的现象背后的心理学原因,帮助人们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从而指导人们做出对生活、对社会有益的改变。

本书主要讲解了三个主要内容:第一,通过人类思维的三个特征,了解个体是如何看待他人和理解世界的;第二,通过从众现象,理解个体是如何受到群体的影响,发生态度或行为的改变;第三,透过偏见现象,来看人与人之间是如何产生联系并且相互作用的。

人类思维的三个特征
人类思维的第一个特征是思维的保守性。
每个人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认知模板,认知模板形成于个人的不断累积,诸如知识,环境,家庭,心理等各种因素的总和。认知模板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给身边的事物进行快速分类,并给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于认知模板,最熟悉的例子就是“第一印象”,陌生人通过首次见面,形成彼此的第一印象,在短期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所有的判断,比如性格,衣品,谈吐等方面,都会基于彼此的第一印象进行延展。

所以,人类的认知具有保守性,我们通过脑海中已有的信念、态度来了解他人,后续的相处也是在不断验证自己对他人的认知。

人类思维的第二个特征,便捷式判断。

便捷式判断是一种心理捷径,它不需要思考,只需要选择特定的规则,直接用于手头的问题就可以了。这也是我们大脑进化的结果,能不用脑就不用脑,能少用脑就少用脑。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把理性思考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人类思维的第三个特征,即我们总想知道各种事情发生的原因,也就是进行归因,尤其当这件事是消极的,或是在我们意料之外的,通过分析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因,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某个人、某件事。对事情的归因可以增进我们对他人的了解。

比如公司的某个同事,平时一直温柔有礼貌,可是今天却突然大发脾气,我们就会想知道事情的原因,来增进我们对他的了解。

从众现象——个体受群体的影响,而发生的态度或行为的改变。

从众,又俗称为“随大流”,指一个人由于受到他人的压力,改变自己原本的意见或行为,也就是说,让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

现实生活中的从众现象也十分普遍的。比如你很想抽烟,但是在禁止吸烟的场合你忍住没抽,这就是从众;又比如过马路时,明明是绿灯还没亮,但是周围人成群结队往前走,这时你也忍不住跟着一起走。

之所以人们会做出和自己信念不同的行为,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为了保证自己的正确,保证自己的正确,是因为我们希望自己看起来是智慧的、理性的。

另一个原因是为了获得奖励、逃避惩罚。是因为我们希望获得他人的喜欢和欣赏,同时尽量避免被他人嘲笑和拒绝。

影响从众发生的因素

书中通过所罗门·阿希的实验,证明了:当施加压力的群体人数达到3人或以上、且他们意见一致,或者群体的权威性较高,又或者这个群体对个体来说比较重要,那么个体发生从众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这也就是从众现象发起的基本因素了。

偏见现象&群体中个体关系

人与人之间产生联系时,总是伴随着偏见。偏见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负面态度,是人们根据不全面或错误的信息概括而来的。我们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偏见,针对某些民族、国家、不同生活背景的人、不同性别的人,或者仅仅是对某种食物。

偏见产生的原因

人类会对周围的人、事、物进行分类,最常见的分类方式是分成“我们”和“他们”,这样的分类会导致两种后果。

第一种是同质性效应,意思是,我们认为“我们”当中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不同的性格和生活方式,而“他们”都是相似的,具有统一的特征。

比如提到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的时候,我们会认为身边每个人的性格、饮食习惯都不相同,但是在提到外省的人时,比如东北人,我们会认为这个地方的人性格豪爽,能喝酒。而四川人湖南人肯定特喜欢吃辣,甚至顿顿离不开辣椒。

第二种是内群体偏爱,意思是,无论从哪个角度,我们都觉得自己的群体更好、更优秀。也就是说我们会亲近、喜爱内群体的成员,疏远、排挤外群体的成员。

特别是在资源有限的时候,“我们”和“他们”之间会产生竞争。为了维持“我们”成员的优越性,我们会选择关注“他们”不好的信息、忽视好的信息,正是这些不全面的信息导致了偏见的产生。

那么如何消除偏见呢?书中通过实例得出的结论是:“偏见一旦产生便很难消除,仅仅减少竞争和冲突是不够的,需要通过合作的方式让彼此产生相互依赖。”

《社会性动物》这本书让我们知道,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心里想的、嘴上说的、手上做的都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但这本书更大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意识到人类的思维方式并不完美,经常会产生各种错误,各种偏见。那么也只有正面看清问题,我们对待问题的态度也会发生改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