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人性观决定了你的教育观

2020-11-26  本文已影响0人  徐老师教育随笔

父母对于孩子的爱到底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还是因为“他们是谁”。前者是有条件的爱,意味着孩子只有在做到家长期望的事或是达到了家长所规定的某些标准之后才可以得到;后者是无条件的爱:这种爱与孩子做了什么毫无关联,无论他们成功与否,无论他们是否乖巧,无论如何,都毫无保留地给予他们爱。

有条件养育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极为相近,代表人物是斯金纳。顾名思义,其典型特征是一切只看行为,只有可以看见和衡量的才是重要的。你看不见“欲望”和“恐惧”,“需求”和“感受”,所以干脆只专心于人“做”了什么。

此外,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无论是跟“行”还是“止”,是热情、冷漠,都是建立在被“强化”的基础之上,人类做出的每件事都可以被解释为是否受到了某种奖励的强化。

家长和老师总是在谈论孩子的“行为”,好像除了这些表面现象和价值观就别无可取,孩子的个性、想法、感觉和需求都不重要,不管什么动机和价值观,关键在于改变他们的所作所为。

无条件养育理论认为,孩子的行为只不过是其感觉、思想、需要和意愿的外在表达,简言之,也就是说,重要的是实施行为的孩子本身,而不是行为孩子不是受训的宠物,也不是计算机,输入某些程序就可以预测他们的反应,他们之所以不是这样做,而是那样做,其中一定有许多不同的理由,其中有些理由会彼此紧密关联,但我们不能忽视这些理由,不能单纯地对其结果做出反应。

有人说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在对孩子给予爱,这是在强化他的不良行为,是在告诉他做错事情也无所谓。这是对孩子乃至对人性持有一种阴暗的看法。认为孩子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利用我们,会得寸进尺,会在模棱两可的状态下吸取最坏的教训(不是“我无论如何都是被爱的”,而是“做错了也没事”),他们把家长不附带任何条件的爱解读成对自私、苛求、贪婪、不体谅他人行为的纵容。无条件养育从根本上“人性本恶”的观念。真正的人性是每个人天生都是向善向好的。有的父母会说,我是无条件爱孩子的呀,相比我们对孩子有何感受,孩子如何经历这些感受以及如何看待对待他们的方式才更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接收到什么信息,而非我们认为我们在传递什么信息。

两种养育行为的不同之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