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出现的行为,表明了内心的需求——我还有梦想
今天“晓菲悦读”的文章里提到了一本书《生命的重建》。在第六章讲了一个79岁婆婆和女主角露易丝的故事。
婆婆的职业业是教师,她教别人唱歌。
她的好几个学生从事电视节目的贸易,她也想这样的工作,但是她很害怕,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
她来找露易丝寻求帮助,露易丝完全赞同她的想法,支持她去做,告诉她:“没有人和你一样。做你想做的。”
鼓励她:“为了你的乐趣而做。很多人在那儿就是为了看你能提供什么。让他们知道你的存在。”
她找了好几个代理商和技术指导,并且说:“我是一个资格很老的老年人,我想做贸易。”
在很短的时间里,她开了贸易公司,从那时起她一直在工作。她的工作很成功,常常被电视和杂志报道。
你看,新的职业可以从任何年龄开始,尤其是当你为了乐趣而做时。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自己。
80年代末,大学毕业借助父亲的关系,来到了山区里的三线单位。
那是一个几千人的科研机构,我所在的是材料性能研究室。主任是清华大学研究生,副主任是清华大学本科生,组长是留苏海归,同事有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的……像我们这样川内毕业的,如果不是子弟,恐怕都不一定能分配进来。
自己大学学的计算机应用,可整个所只有我们小组有用于数据采集的一台国产计算机。领导像宝贝一样把他它安装在大楼最深处的一间实验室里,房间配备了当时都得进口的窗式空调、除湿机。一般人不能随便出入。
我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利用这台机器,处理采集的数据。那个时候的打印机、绘图仪都是机械的,动起来,嘎嘎的,甚是好玩。每年靠着一些实验数据,写几篇科技论文。收入也过得去,职称也一节一节上升,还有了一些冠冕堂皇的称呼。
但自己学的没有用,研究课题需要的我不懂。始终徘徊在配角的位置。
这样的舒适日子,混了15年。期间,看到有人调走还是多羡慕的。但在山里接触的就这么几个人,不像现在有网络,无论在哪里都能了解世态。与外界没有任何联系,只能羡慕而已。
幸好,有了大搬迁,有幸来到了大都市。
不安分的我如鱼回到了海里。终于,在大家觉得好可惜的目光里,离开了让很多人羡慕的岗位。下海了!
傻傻的我,只想到了海的宽度,没想到海的深度和海的暴脾气。
多年的工作经验,在海里没有用,海里什么鱼都有,自己一下子就被湮没了。
一切从头开始,扫街搜信息、开发新项目、营销课程……幸运的自己遇到了和自己有相似经历的姐姐,她说看到我,就想起自己的曾经。
虽说,这份工作很有激情,但不是我想要的。在公司走上正轨后,我不顾姐姐的挽留毅然离开,准备自己创业。如果,只是打工,我不如在原单位。
创业,是一件很刺激的事情,这里有太多的酸甜苦辣。
如履薄冰地走过15年,把儿子培养出来,辅助他完成了立业、成家的基础建设,还为自己留下下半生无忧的生活费。此生,也算如意了。
但,这些职业都不是自己兴致所为,而是生活所迫,如果就此结束职业生涯,心里还是不甘。
寻找,我一直在寻找。
思考,我也停不下思考。
带娃的日子,心跟着身体回家了,但思想反而更活跃。
感谢强大的网络,让我的世界反而更宽广了。
尤其是简书,成了我最好的消遣地。这里,我可以读、可以写,还可以点赞留言和简友互动。
在这里,遇到了好多新朋友,他们鼓励我、鞭策我……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更有意义的是,在这里还有希望之光,看到了很多榜样和学习机会。
让我觉得以后的日子,我不会脱离职场,现在我可暂做歇息,多读多写,多多积累。
等待那么一天厚积薄发,再见新的征程。
相比书中的79岁的婆婆,我还很年轻。
带娃这一年,我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寻找未来,这重复出现的行为,表明了我内心的需求,不能停止追求,我还可以有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