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高于生活低于历史
连身死都谈不起,卫鞅就不是卫鞅了,“千夫诺诺,不若一士谔谔。”语出史记·商君列传。他是敢与天下作对的人。以及通俗点,他是立法执法部门是法官,又不是个律师,要什么嘴炮。
连非议都受不住,张仪就不是张仪了。
嬴荡如果不作死举鼎,临二周之境拔宜阳,也是有为之君。想来地府相见,嬴驷也不会过多为难他。
当为相国出几口恶气也就罢了,但是举鼎绝膑之事,事涉大秦社稷,秦庭突变,江山险些倾覆,这就是要打断另一条腿的罪过了。
而嬴驷无愧于大秦江山,秦有之后疆土,他与张仪是奠基人。
如果只是为了自己cp一直揍儿子那和bg里就知道谈情说爱不顾家国的人有什么区别了。
许多昏君尚且最后一刻心系社稷。
车裂是商鞅自己选的路,离秦去魏也是张仪自己选的路。
其实心疼真正的商君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敢怼周礼敢轻王室贵胄,敢慷慨赴死,却总是有人连他给自己定的结局也不肯接受。文学渲染无可厚非但是粉一个人抛弃他本身而只记得文学,这是本末倒置。如果文学高于历史,那么这些人物不过是虚空,小说家寥寥几笔就定了人的生死离别,还有什么意思呢又不是完全虚构的小说。
这是他们那个时代的ssr们给自己定的结局,从生至死以己身做棋局,最后一秒落子无悔,笑谈风云,是英雄气概。
崛起的苏秦戏份拍的最出彩,“倘若我王真能灭了齐国,那我苏秦便可笑归黄泉。”
此语一出,纵横家书中的他历史中的他活灵活现。
有些东西远比爱情重要,更有些东西重于生死。
道之为家国天下,春秋大梦一场。
历史本身比任何小说家言都更精彩。
不要以小说和影视的标准去评价历史人物本身,再喜欢那也是不足为凭据,因为他们不是虚构的人,这种评价会被判F不及格的。
只有考古才能推翻史记和战国策,这是实锤。
如果有人因为文学影视作品去查历史资料去喜欢历史中的他们本身,那就是件非常好的事了。
如果要历史为文学让路,不可以,没有历史的我们什么都不是,没有历史的他们也什么都不是。
太白尚且笑孔丘,荀子尚且骂孟子。《骂的比较多。
孟子曰“张仪,公孙衍,媚君王,为妾妇之道。”
庄子笑笑,我一天到晚都嘲讽他们,尤其是我家惠施。
纵横家嘴炮兴国亡国,无中生有,你让他去主管立法那你才是为难他。又不是汤姆苏啥啥都得精通不是吗。人一生甚精于一门,已经足够了。
能精于两道的怕也只有传说中的鬼谷先生。
玩梗而已何必没完没了,但是拒绝全然不顾历史事实的玩梗,比如给人强行加成加技能,这属于违法开挂,我们不要这种操作。我王年轻时候违法乱纪的事摆着呢,身后魏丑夫的事摆着呢,要玩梗请从这种事情来,不要妄自非议他的政绩和能力。相国六百里的事家喻户晓,想开他玩笑就不能好好地用这个梗吗,一看数学就不好,能漏算两个零xx
摊手。最后用鲁迅先生一句评价三国演义的话,免得有人会搬出四大名著之三国志通俗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近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诸葛丞相很好的,要夸他请举出师表,文采斐然见识卓著,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嗯谢谢不知道怎么称呼的姑娘的指正,之前并不知道太平御览也有载,但是太平御览偏于记载文学,三国演义多灵感源于文学与民间传说,民间传说从三国至宋早已丰富了许多,但既然多有形容男子羽扇纶巾,想来问题是不大的。裴松之注释并丰富了三国志,功不可没,但是如他自己表示的一样,他记了民间趣闻,民间趣闻作为史料只是体现民间态度而已。但是苏东坡写的真的是周瑜。
不如举草船借箭的例子吧,本是三国志·吴主传中孙权vs曹操的事。也不是借箭是平衡船。但是传着传着,文学中主角变成了周瑜,到了明罗贯中时期,又变成了诸葛亮。
还是那句话,最可信的是那个时代的史学记载,能证明它错的,只有考古出土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