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之我见
2019-11-10 本文已影响0人
路畅19
知道了就去做,之前的我就是这样理解的。我知道什么该做,就去行动,就知行合一了。呵呵,知之半解,实在有点傻。
直到我听了一本书,《知行合一王阳明》。才知道我的认知的确是需要提高的。(也更明白自己的世界是那样小,未知的知识是那样的多,学无止境啊)
其实知行合一的“知”,并不是简单的“知道”。
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
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
比如:见到满山的红叶是知,喜欢红叶是行;见到残疾乞丐是知,马上掏钱给他是行;
见到满目的红叶,你直接就喜欢了,而不是还要考虑下我喜不喜欢;
见到残疾的乞丐,你直接就同情了,而不是要考虑一下再同情施舍。
由此可见,“知”与“行”是绝对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知而不行,等于不知。
我们的良知感应神速,无需等待,这样的结果就是:
我们面对任何一件事时都能快如闪电地得出正确答案,知的同时毫不犹豫马上去行,这就是“知行合一”。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
1.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江西巨寇 ;
2.王阳明凭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
3.王阳明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
做到知行合一,看起来难吗?似乎不难对吧!但…
我们最终能不能“知行合一”,这是需要修炼的,要放到最极端的条件下去修练的。
这就是心学说的“事上练”。
老天都会给每个人这样的契机,成功者往往由此走出不同的人生。
为什么道理似乎都懂,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呢?那是因为我们以为我们懂了的道理却并没有真的懂。
所以,这些道理并没有变成我们内心良知的一部分,没有变成我们的本能。我们就不会毫不犹豫、毫不怀疑地在极艰难的情境下去实践这些道理。
结果显而易见了。
致良知,而后知行合一。道阻止长,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