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是消费时代下的『新穷人』?
进入年末,是时候复盘本年度的工作。
人对自身财务的把控,不外乎就是开源节流两种形式。
小编一直认为,当下人们对节流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相比要靠机遇的创收,节流是更可控的项。但它往往意味着比要过上比原本节省的生活。似乎控制欲望在当下听起来,反倒成了件不光彩的事。
也许趁着复盘今年的时候,我们在回顾自己工作同时,也能花时间思考一下,消费在我们生活中的转变。以及它对我们的意义。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一书中,就对工作和消费的意义转变做出了深刻的探讨。
工作伦理的转变
早在1850年的一项研究统计中,人们一天的时间就已有70%花在了工作上。
在后传统的现代社会中(一个根据选择的能力和承担的责任来评估、奖励其成员的社会),对大部分成员来说,工作是他们终其一生构建和捍卫的身份的核心。
在过去,勤奋工作本身就被赞颂,它是必要的责任和义务,因为它将为国家带来荣誉和财富。工作本身就被视为一种精神层面的升华。正如马克思主义的口号中所说,“不劳动者,不得食”。
这份信念与荣誉感,是工作伦理的基础,似乎主要是欧洲人发明的。这份伦理在欧洲祖先转移到美国的时候并没有起到同样的感召力。
大多数美国社会历史学家都认为,推动美国工业前进的是企业精神和跻身上层阶级的愿望,而非工作伦理。
工作,从一开始就被移民到美国和出生在美国的工人视为一种手段而非价值,视为一种生活方式或一种使命:工作是获得更多财富,从而更加独立的手段,是摆脱令人厌恶的必须为他人工作这种境遇的手段。
放入现在社会讨论中,工作的意义明显被工具化了。似乎工作就是为了更多自由,物质上的自由。
带着这种逻辑,工作中遭受的苦难被认为只是暂时的烦恼,委身于一个岗位,一位老板也只是因为自己在成为老板的路上。
但随着社会稳定阶级逐渐固化,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物质自由的机会越来越渺茫,通过辛苦工作迈出物质方面成功的路也越走越窄。
向往靠工作获得成功,靠工作的成功定义自己身份的人们,该何去何从呢?
消费者社会为他们打造了新方向。
身边象征的转变
在靠工作实现财富成功之路越来越窄的情况下,在工作的基础上构建终身身份(identity),除了少数高技能或特许职业的从业者外,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希望渺茫。与此同时,在当下这个工作流动性不断升高的背景下,花费一生慢慢去构建一个身份,已经被人认为太慢了。
在过去的工业阶段,每个人在拥有其他身份之前,首先必须是个生产者。在当下所处的消费者的时代,现实变成了:人首先要成为消费者,才能再拥有其他特别的身份。
社会主要要求人们以消费者的能力参与其中。首先依照“消费者”角色需要塑造其成员,并期望他们具有消费的能力和意愿。你是你购买的,you are what you buy。
这对人们来说很具诱惑力,因为通过消费来定义自己,人对自己的身份可以立刻得到满足。没有时延,不需要旷日持久的技能学习和准备工作。
但问题是而一旦消费行为完成,这种满足感就应该尽可能快地消失。
将自我定义从工作转向消费,使消费者无法对任何目标保持长期关注和欲望。如果他们没有耐心、焦躁、冲动,尤其是容易激动,又同样容易失去兴趣,那这种“即时满足”就达到了消费市场想要的最佳效果。
文化潮流前赴后继地涌进浮华的公众市场,又迅速过时,变成荒唐滑稽的老古董,衰败的速度比获取注意的速度更快。
“身份”这个词或许已经失去了效用,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它所掩饰的比揭露的更多。
自己是岌岌可危的中产阶级?那就买些奢侈品傍身吧,仿佛它们能加固自己身份的体面一般。
回首过往,曾经作为英雄被大众崇拜的是“白手起家”的富人,他们严格、执着地履行工作伦理并获得了回报。时过境迁,现在大众崇拜的对象是财富本身。财富成为了最梦幻、最奢华的生活的保障。
现在人们关注的是一个人能做什么,而不是应该做什么或已经做了什么。富人普遍受人爱戴是因为他们选择自己生活的神奇能力(居住的地方、共同生活的伴侣),并能随心所欲、不费吹灰之力地改变它们。
环境对事物的定义总在变化。事物对自己的意义需要自己思考过后才经得起时间考验,希望喜圆er们都能找到遵循内心的答案。
今日小问:
人的成年生活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工作。
你是怎么看待工作的?它对你有着怎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