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

2020-06-27  本文已影响0人  我是杨毅

一单元 以前的事

第一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已能使用工具和火。(第四纪是260万年前至今)

北京人的发现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前。北京人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北京人平均脑容量1060毫升,现代人是1400毫升。

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前。山顶洞人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并且有了审美观念。

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

半坡居民的生活

半坡人生活距今约6000年前。已会种植和养殖,用陶瓷

河姆渡人的生活

河姆渡人生活距今约7000年前。已会种植和养殖,用陶瓷

原始农业的发展

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

炎黄联盟

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如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部落之间展开攻伐,又不断合并,进而结成部落联盟,并推出部落联盟首领。

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后来,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炎黄部落获胜。炎黄部落逐渐形成华夏族。

炎帝、黄帝的发明

尧舜禹的禅让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四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夏禹建立夏王朝。代表国家的产生。夏禹本想传位给伯益,但夏禹的儿子夏启凭借强大的势力继承了夏禹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商汤灭夏

商汤讨伐暴君夏桀。

武王伐纣

周武王得吕尚(姜子牙)、周公(周公旦)辅佐,日益强盛,讨伐暴君商纣王。

西周的分封制

因当时人们的交通水平限制,西周采用分封制。西周的贵族登记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西周亡于周幽王。

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甲骨文记事

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东周前期被称作春秋时期(一般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因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得名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春秋末年人们已经使用铁农具和牛来耕地。

王室衰微

周天子衰弱,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事实上已不能决定各个诸侯国。

诸侯争霸

一些强大的诸侯,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成为第一个春秋霸主。

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东周的后期被称为战国时期(一般指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一书而得名

战国七雄

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产生了七个较强的诸侯国,史称“战国七雄”。这一时期,诸侯已经不再使用“尊王攘夷”的旗号进行战争。

商鞅变法

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秦国一跃成为强国。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第八课 百家争鸣

老子

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藏书。

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出身下层贵族。

百家争鸣

其他较为出名有墨家墨子、道家庄子、法家韩非子。

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

秦灭六国

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统一六国战争。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吸取周朝的教训,为了加强中央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决断权由皇帝掌握。

全国设40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单位。

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秦的暴政

秦朝太过急于求成,它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人,而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人。秦朝法律也十分严苛,极为残酷。秦二世有过之而无不及。

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规模起义。后项羽及刘邦于公元前207年灭亡秦朝。秦朝仅存在15年即灭亡

楚汉之争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西汉的建立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看来和项羽打了5年)

休养生息政策

汉朝吸取秦朝教训,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

“文景之治”

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这一时期汉朝比较强盛。

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推恩令”的实施

削弱了诸侯的力量。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接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盐铁专卖

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

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亡

光武中兴

西汉后期,朝政腐败。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后王莽被农民起义推翻。西汉宗室刘秀在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造成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黄巾起义

创立太平道的张角,领导了黄巾起义。

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

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

丝绸之路

对西域的管理

公元前60年,西汉政权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标志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造纸术的发明

东汉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术。

张仲景和华佗

东汉末年张仲景作《伤寒杂病论》。华佗也是东汉末年人物。

历史巨著《史记》

司马迁作《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道教和佛教

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这两个都属于道教。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

此战曹操歼灭袁绍主力,从此在北方再无敌手。

赤壁之战

208年,曹操挥师南下,曹军20万,孙刘联军5万。周瑜采用黄盖的建议,诈降并火攻曹操,曹操大溃,赤壁之战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三国鼎立

第十七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西晋的建立

263年,魏灭蜀。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篡权曹氏。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八王之乱

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他在位时出现了“八王之乱”,西晋由此衰落。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北方民族趁西晋衰弱,灭亡了西晋。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政权有很多,统称为“十六国”

第十八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东晋的兴亡

317年司马睿在南京重建晋王朝,史称东晋。(这里有个比较有趣的事,司马睿和王导关系密切,而王导是王羲之的亲戚。司马睿在举行即位大典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王导当然不敢坐,不过王家势力可想而知)

东晋有一场著名的淝水之战,苻坚这位仁慈的帝王因东晋的阴谋而失败

420年,东晋灭亡。

南朝的政治

420年-589年的170年里,南方政权多次更替。

江南地区的开发

在古代,北方气候类似今天的南方,当时的南方比较热。

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淝水之战

苻坚认为在晋军渡河时发动突然袭击,定能获胜,随即命令军队后撤,不料,军中有叛徒大喊:“秦兵被打败了”前秦一退而不可止。此役之后,前秦很快灭亡。北方又陷入割据混乱之中。

北魏孝文帝改革

鲜卑族孝文帝实行全面汉化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北方多个民族都逐渐被汉化

第二十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科学家祖冲之

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确定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同时,祖冲之制作了《大明历》

书法、绘画与雕塑

王羲之                       郦道元《水经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