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之道海外敦煌简友好文互动专题读书

《韩非子•五蠹》之九,社会动乱的本源!

2022-05-09  本文已影响0人  读史明智慧

【读经典】

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简单翻译下:现在人们养有五个儿子并不算多,每个儿子又各有五个儿子,祖父还没有死就会有二十五个孙子。

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简单翻译下:因此人口多了,而财物缺乏;费尽力气劳动,还是不够吃用。所以民众互相争夺,即使加倍地奖赏和不断地惩罚,也仍然免不了发生混乱。

【谈心得】

在经历原始的民众自治后,韩非又讲到经过按需分配的原始自治后,以家庭为单位的群体,通过不断的结合繁衍,人口迅速扩大,社会初级族群形态产生,族群之间为了生存物资与生活空间,难免开始发生争斗。

韩非指出“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人民之间产生争斗的根本原因是食物短缺。这是贯穿了整个人类社会的自然属性表现。实际上现代社会的大部分争斗,也都是来源于物欲,来自于对事物和资源的占有。

而依法治国作为一种治国之策,根本上也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物资,同时富国强兵,不断增加社会财富,物质丰富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首先就要解决人民生活的物质需求。

社会动乱的根源,也是源自于基本生存生活物资的缺乏,随着原始先民抵抗自然威胁能力的增加,人们的生存能力和繁衍速度大大增加,仅仅依靠采集与狩猎,已经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与生活物资。

因此在物质普通性匮乏的情况下,“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韩非认为再严格的法规与赏罚都是没有用的,民乱还是会发生,因为为了生存而去争斗,是天经地义的事!

从这个角度就能明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是多么的重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多么的正确,多么高尚的愿景,多么虔诚的信仰,都要以填饱肚子为基础;不管什么样的社会模式,什么阶段的意识形态,都要以解决人民生活物资需求为基本前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