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中的教育教学资源】
最近《流浪地球》的播出,成为了大众讨论的热点,中国科幻、高票房,而每一个热点,都可以当成教育教学的机会。
【流浪地球中的教育教学资源】对于《流浪地球》,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视角。闫芳老师讲到了她眼中的《流浪地球》:没有父亲陪伴的少年;除了生存,还有什么是重要的;唯有希望;流浪归于何处——归于心处,在内心深处,找到灵魂的归处。一个初中生眼中的《流浪地球》:爷孙三代间的父子情长;人类在生死存亡中表现出的空前团结和奋力一搏;中国人对生养的土地眷恋。我观看《流浪地球》时的焦点:地球为何流浪,因为环境的恶化,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恶化,而是全球化,所以全球人民都应保护地球、爱护环境;父子之情,舐犊情深;希望的力量。
通过闫芳老师的讲述,给我的启示:
一日生活皆有教育契机,作为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一切”的眼睛,并抓住契机,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可能大多数的孩子都是不喜欢写作业,如果我们临时发现一个很有教育性或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为促进孩子思考与回答,可以与某个不是很重要的作业进行交换,我想孩们们会很兴奋吧。思考是思维的另一种形式,思考《流浪地球》,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一种快乐和力量,提升学生的感知力、领悟力。这种有针对性、有深度的教育学生,可以促进孩子们最大限度的、全方面的发展。
张虎岗老师的讲述,给我的启示:
《流浪地球》的成功:工匠精神的胜利。
作为教师,同样需要工匠精神。坚持不懈、契而不舍、精益求精。每一个学生都要了解到极致;每一节课都要精益求精的去设计;每一个反思都要全面深入。做教师和种地原理一样,播种——施肥浇水——成长——收获。做教师要耐得住寂寞,始终都是在做育人工作,有的人会感觉很枯燥,会有倦怠,但是我们要坚定信念,执着于播种施肥浇水,定会使学生成长收获。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教师代表于漪老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不是讲同一节课是一成不变的,认为备同样的课用一份优秀的教案就万事大吉了,这是种错误想法,也是一种惰性。备课要根据学生本身、根据学生的发展、根据时代的变化,要不断的调整与改进,这就是具有工匠精神的新时代教师。
多一份努力,得千份收成。真正让人奋进的,不是外力的催促,而是内心不甘沉沦的惯性。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心存信念,勇往直前!
【流浪地球中的教育教学资源】 【流浪地球中的教育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