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影集一思诗文集谈天说地

深藏闹市的九十九间半(六)

2020-11-12  本文已影响0人  风之舞555
风之舞手机拍

从老南京迎亲的大红花轿,到一组组彩塑泥人,惟妙惟肖地勾勒出老南京婚礼仪式的全过程,无不透着浓浓的热闹喜庆色彩。

然而,众所周知,古时候的女子深受道德礼教的束缚,未出嫁的女子是不能抛头露面,也不能随意出门的。因此,一对青年男女从相识相知到最后步入婚姻殿堂,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其中还涉及到方方面面及诸多环节。

前文说到,古时从提亲到完婚一共要经过六个程序,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那么老南京在这六个程序上都有着怎样的讲究呢?

风之舞手机拍

其实,随着朝代的更迭变换,婚礼的习俗也在不断演变,如今在甘熙故居展厅里看到的老南京婚俗,实际是承袭明代习俗而来。

有句俗话说得好:“板门对板门,笆门对笆门”。老南京的婚礼也是由说媒开始,而说媒的首要原则就是要讲“门当户对”。

有了议婚对象后就要“合婚”。所谓“合婚”,就是女方家以粗纸书写女方年庚,交媒人递送男方家,男方家收下后要将之压在灶君牌位前的香炉底下,俗称“压草书”。倘若3天之内家中有碎碗甑(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之事,谓之不详,议婚就此作罢;3天内家中平安无事,才可请算命先生合算八字。

合婚之后,男女两家要另择媒人,这位媒人南京话叫做“大宾太爷”。

古代纳采之礼,为选择某家女儿、卜吉后聘之,随着礼仪程序的演变,后来这一过程叫做“过帖”。男方书八字于庚帖之阳页,随大宾太爷去女方家,同时还会携带金银茶果等。

女方家填写女方八字于男方庚帖之阴页,并具蜜枣若干种一起由媒人带回。至此方算婚姻定下,故谓之“下定”,又因所传的是红贴,故又谓之“传红”。

风之舞手机拍

 “下定”之后,男方家就要“看日子”,决定迎娶的良辰吉日。男方家在迎娶前10天,必须举行“行礼”的礼节,即给女方家送聘礼,如衣饰、聘金等。其中,有4件物品是不可少的:簪子、耳扒(意为扒钱进来,反映了民间求财心理)、“白紫”(即紫色长裤上白色腰围,白紫谐音“百子”,反映了民间多子多福心理)和大红裙。

老南京的习俗,男方携带之礼中还得有茶叶,所赠数量还不能少,旧时茶以瓶计,多则百瓶,最少也得十瓶。

为何老南京对“茶礼”如此重视,这里面又有着怎样的讲究与说法呢?

(待续)

风之舞手机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