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美的电影,看睡了又何妨!
星期五言:有一类电影,它根本就不存在看懂没看懂的概念,就像看走在大街上的美女,没人会觉得非得先读懂她的人才能发现她的漂亮脸蛋,《地球最后的夜晚》便是这样一部电影。
如此,即使你看着看着睡过去了又何妨。试想能躺在一张舒适的床上听着巴赫的大提琴协奏曲睡过去,再来一场迷幻的梦(哪怕那场梦境是看不见路的黑夜),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而这部电影不正是那梦的温床吗。
当然,也有看着她不想睡或兴奋的睡不着的观众(包括本人),以下文字就献给这些人吧。
「结构」
不存在看懂看不懂的电影不代表是没有逻辑的,至少对创作者是这样的。有人说这电影晦涩,可台词里已经很明显的提醒观众了:
电影是假的,回忆是分不清真假的……
这句话暗示本片分两部分:一部分讲现实,一部分讲超现实(梦境、回忆、意识的综合体)。
而这两部分的分界点又在哪——电影开头就告之大家了:
这不是部3D电影,但在一定时间跟随主角使用3D眼镜……
显然,电影的上下两部分就是戴3D眼镜前和戴3D眼镜后的两部分。注意前后两部分的一个关键点:
前半部分男主人公认识的人在后半部分都变成了陌生人。典型的梦的特征!
言归正传,《地球最后的夜晚》要比起大卫·林奇的电影,那简直是“泾渭分明”了!如果还有谁较真儿梦境和意识晦涩的,那就没咒念了,想棒棒糖就梦棒棒糖,那是婴儿梦。
带着对这一结构的认识,我们再来看这部电影,能把梦境、回忆、意识上的东西用视觉和听觉展现的如此极致的电影,这在中国,还真是罕见。
罕见在哪我们往下看——
「节点」
1、电影剧情
在谈那些节点前我们必须得屡一下这部电影前半部分讲了个什么事。其实这件事并没有那么复杂,比起《刺客聂隐娘》背后那七大姑八大姨的政治关系来,这再简单不过了,在此我们用最笼统的语言过一遍:
「电影牵涉到的四个人物」男主罗紘武、朋友白猫、白猫的母亲、情人万绮雯。
「四个人物串起来的事件」罗紘武因朋友白猫的死,找到了白猫的母亲,进而在追查凶手时又认识了情人万绮雯(之后失散),所有这一切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以及之后的那场“梦”……
其实整部电影的事儿就这些。
2、罗紘武与白猫母亲的情感
进了理发馆后,罗紘武跟白猫母亲讲述了自己母亲为自己掏蜂窝,取蜂蜜的经历;白猫母亲问那不会被蛰吗,罗紘武说拿个点着的火把就不会;
白猫母亲之后随意拿起一杯水,我们看到杯底一团蜂蜜,她随之搅动起来;
加上电影后半部分那个拿火把的疯女人(同是张艾嘉饰),至此,电影用两个道具就把两人的情感关系说的清清楚楚(一个失去儿子,一个失去母亲)。
3、水与火
▼注意以下细节:
电影前半部分多伴有潮湿、泥泞,雨和水(除了火星渺小的打火机)。好在路还能看得清。
后半部分则去除了这些潮湿,取而代之的是让人感到干燥和略显暖和的“火”、棉衣、烟花...然而,路却看不清了;
我们如果把打火机、火把、水(包括苹果和眼泪)联在一起,那便是构成后半部分那场“梦”的素材了。
如此由现实案件到超现实梦境的过度,导演节奏控制恰到好处,让电影前后两部分在平稳中不知不觉地无缝对接,难怪好多人能平静地睡过去。那就像弗洛伊德描述的前意识向无意识的过度,迷幻而平稳。
「节奏」
这里说的“节奏”不是“咚呲哒呲”式的配乐和剪辑,而是隐藏在镜头调度、声音蒙太奇(注:这个词汇纯属本人自己杜撰,没有任何教科书依据)、灯光色彩、道具中的节奏。我们来看电影中的几出戏:
1、火车里的万绮雯(汤唯饰)
导演在表现这个女人时先用舞台式的布光把她裹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然后让她跟男主借火,男主一把揪住她的头发,万绮雯露出嘴上摸花的口红;男主为她点上烟后她来一句:火车太晃把嘴摸花了;镜头停在万绮雯侧脸上,没有表情,没有台词,而是画外传来轰隆隆的泥石流噪声……
这一串戏下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把这个女人的性格、身份、处境、心理全表现了出来。这便是导演叙述的节奏。试问,这戏要换成两人用台词讲出来会成什么样。
2、罗紘武山洞追万绮雯
导演先是让男主罗紘武在潮湿阴暗的灯下推车,你不知道他要干嘛;车拐弯,前进,我们得知那是在个山洞里;随即导演用车的挡风玻璃做滤镜,我们模糊看到前方的万绮雯;男主下车,万绮雯的一身绿色和山洞外绿色的景致显现……如此精确的拨云见雾式的长镜头节奏设计,着实有创意。
3、白猫母亲(张艾嘉饰)的出场
先出电视跳舞机画面以及舞曲音乐;再出镜子里跟着电视跳舞的女人;再出理发店的门头以及上门的人,最后白猫母亲出境露脸,对着来客来一句:理发吗,没水……如此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节奏把控需要多么精确的镜头调度,高明!
4、泳池
一双女人的脚在岸沿上走,一步,两步,三步;周围是潮湿阴冷的色调;她始终没有下水,直到男主角突然从水下钻了出来,随即开始两人的谈话……
诸如以上的节奏处理——缓慢的镜头移动、故事信息通过道具滤镜一个个入镜、开放式空间的应用等等,这在这部电影中基本上每场戏都是如此,更别说之后“入梦(戴上3D眼镜后)”的戏份了。每场戏都是你意想不到的镜头“创意”,如此构成的视听觉享受,怎能不好看,怎能让人睡着。
「解气」
也巧,本人在去电影院看这部《地球最后的夜晚》的前一晚,刚好看了去年那部拿下威尼斯金狮奖的《罗马》。两部电影在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前者借一个女仆带我们在墨西哥城走了一圈;后者是借个酒店看场子的男保带我们在贵州走了一圈。不同的是前者是在白天,后者是在晚上。
以上不是我要说的重点,我要说的是这部《地球最后的夜晚》是我看过的近二十年出品的国产片里具备拿威尼斯、戛纳电影节大奖的为数不多的电影之一,不管是从拍摄手法还是从感觉上还是从艺术性上都是如此。
谁说在中国体制下出不来纯艺术的东西,谁说中国底层或农村题材电影只能拍成张艺谋贾樟柯那样,谁说中国导演拍不出“梦境”……
看到某售票平台给出了这部电影2.2的超低分,我觉得这是对这部电影最好的嘉奖——试问,在部部烂片都能拿9分的电影环境下,有什么比拿低分与烂片划清界限更好的事情。再者,靠媒体评分决定电影好坏的人,必定要在这类电影放映中饱受煎熬,无奈刷手机,伤别人又伤自己。
说了这些解气的话后,本人必须得袒露出点个人情感:如此有创意有想象力有个性的电影竟出自一位三十岁的年轻导演,这怎能叫人不嫉妒!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是《地球最后的夜晚》给出的英文名字,这当然让我想起了已故美国戏剧大师尤金·奥尼尔的那部同名巨作《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当然,两部作品的内容、结构、风格完全搭不上边,然而,他们的悲剧气质却是相通的。
许多编辑把尤金奥尼尔的那部巨著跟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亚的《李尔王》相提并论,我相信《地球最后的夜晚》剧组在为电影取这个英文名字时不会没考虑到尤金·奥尼尔的那部同名作品。毕竟它的受众群在海外占有相当的比例。
这里面是否藏着导演本人的野心不得而知,但至少这部电影给了喜欢这部电影的观众一个野心,一个中国电影再次在世界崛起的野心。
与我们一起看经典电影,阅读经典图书,请关注【星期五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