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教过的小学女生,为我的著作写“导读”。语文没白教
【注: 《教育的乐趣来自孩子》一书系本号温州好老师(真名杨聪)的著作, 导读作者陈小秋是本书作者杨聪执教小学六年级时的学生,现就读广西民族大学。】
导读一:教育里的另一个世界
文 \陈小秋
每个人一出生,就注定不久的将来要成为一名学生。不同的是,你接受的是怎样的一种教育,你遇见的老师,给了你怎样的学习环境。我想,遇见杨老师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能够逃离“教育”这个牢笼,尽管多年以后,他们依然要被“抓”回来,但至少他们飞翔过。这是一群幸运的孩子和一位独特老师的天堂,谁也“抓”不走他们,谁也无法破坏这层由杨老师筑成的爱的保护层。
教育一直以来是一个热点话题,但是说的人总是比做的人要多。虽然谈教育这件事对于我这么个大一新生来说太深奥,也不懂得用那么官方的语言来定义教育和评价当前的教育,但是作为一名受教育的学生来说,我想从个人角度来谈谈对《教育的乐趣来自孩子》这本书的感受。
从读这本书开始,我深深地感觉到我所进入的世界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真实可感。也许是故事中的“章思语”和那个我曾经居住过的“浦边村”就在身边,让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段生活。看到章思语与杨老师的故事,我甚至有冲动想问问杨老师章思语的具体情况,直觉告诉我,我认识她。没有了爸妈关爱的章思语在杨老师的世界里自由快乐地成长,我们为她感到庆幸,她没有成为那个自卑悲观的孩子,我们更加庆幸,她遇见了杨老师。看他们的故事,也让我回忆起六年级的点点滴滴。虽然,六年级时杨老师才成为我的语文老师,但是短暂的一年却是最难忘的。在黑板上抄古诗,课前让同学们选读自己课外看过的好文章,把同学们的作文读给大家听之类的形式历历在目。也许那时候还不懂杨老师的用心,而现在回忆起来充满乐趣。很敬佩六七年后的今天,他依然能乐此不疲、孜孜不倦地这样做着。我总是在想,是什么力量让这样一个平凡渺小的人甘愿默默地做着,那就是对教育、对孩子的热爱吧。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不舍得离开灵江小学,一直在用自己不变的热情做着相同的事,每一天对于他和孩子们都是新的。
我时常会关注杨老师的作品,只因为那里有远离这个社会功利的平静与纯白。他与学生们的交流以及课堂上的点点滴滴,都让人感到快乐,仿佛这个社会的残酷学业压力都与他们无关,他们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之间更多的是像朋友,而不是学生与老师,或者说是小孩与大人。有时我想,我这样一位九零后如果也去当老师能否像杨老师那样耐心地做好这一切呢?从年龄上来看,我的内心世界更贴近这些学生,但是,我的世界早已没有那么干净纯粹了。
羡慕那些孩子的世界。现在的孩子似乎在小小年纪就被告知该怎么做,该做什么。我曾经也是这样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小时候在大人们的世俗中成长。所以遇上杨老师的孩子是幸福的,能够在他们花一样的年华里尽情绽放。
教育很多时候只是在表面上给予孩子发展自我的平台,却没有从内在引导孩子,教育带来的结果是我们越来越注重成绩,越来越把名牌高中、名牌大学作为最终目标。考试、成绩、升学,一系列的学业压力无情地折磨着孩子,然后渐渐地将他们统一化。也许很多年以后,这个世界只剩下这样苍白的一种人,并且一代影响一代,教育带来的是一群“克隆人”。也许杨老师的教育方法改变不了所有人,但至少能够留下一班又一班有色彩的学生。
我爱回忆,所以时常回忆起六年级那一年与杨老师的故事,仿佛我对小学只剩下了六年级的时光。到了高中以后,学习压力让原本并不乐观的我变得消极。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的,只记得每一次内心痛苦时,都从杨老师那里得到了内心的平静。更多时候,我把他当成好朋友,而并不是一位老师。我想我自己就是教育所产生的失败品,在成绩里挣扎,痛苦不堪。在高三后期,班上一女生时常上课上着就哭了,她说她听不懂。我曾多次与她沟通,倾听她的苦恼,总结来说,还是因为成绩不够好,对高考充满恐惧。我们班是学校的重点班,她是从普通班进来的,可以说是普通班的尖子生。那时候时常看见她开心地朝我打招呼,后来进了重点班,我只看见她沉默不语地做着习题,也不爱与人交流。每一次的开导虽然都给了她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但是我知道,那是短暂的,只有自己从里面跳出来才会是真正的释怀。我一次次地主动开导她只是因为我的内心世界曾经也是她这样的痛苦,但是我时不时会进入杨老师的单纯世界,那里没有学业,只有卸下一切回到自我的轻松。后来,她还是选择了放弃学业,虽然以她的成绩我认为是可以上得了本科的。再后来,她去了福建,成了一名基督教信徒,回来以后,她整个人都开朗了。我问她,你快乐吗?她回答,很快乐。我想她是真正的快乐了。虽然很可惜她的学业,却也为她的解脱感到开心。杨老师曾经说过:如果学习让你这么痛苦,那你还学它干什么。她在后来的日子里时常给我发短信,感谢我对她的帮助。我想更多时候,我还是以杨老师为榜样,他对教育的执着让我也受到了感染。
像我这样的大孩子都在教育里痛苦不堪,更何况这些小孩子,这些单纯的孩子。孩子的心灵如同冰一般干净纯洁,教育者对其太过严厉,冰易出现裂缝,对其太过温暖,冰易融化。如何掌握好这个度,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教育问题。在本书的后半部分《女生周妍的“笑与泪”》中,杨老师对周妍冒领了另一同学掉的十元钱这件事的处理,首先想的不是严厉地批评,而是担心这件事是否会在她心中留下阴影。我觉得,只有恰到好处的处理才会起到教育的作用,否则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我曾教过的小学女生,为我的著作写“导读”。语文没白教导读二:一个你未曾到达的角落
文\陈小秋
如果有一天,让你回忆学生生涯的故事,你会想起哪个阶段的自己?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回忆起那时戴着红领巾,坐在教室里算着算数,读着生词,背着古诗的时光。可能很多人的记忆模糊,印象并不深刻,也许是他们太小,记忆力还不够成熟,也许是那时候还没有什么人和事能够在他们的世界里留下深深的痕迹。但是我知道,杨老师的痕迹,早已印在那群孩子们的世界里,清晰并且深刻。
我常常想,没有光环的孩子很多时候是幸福的,虽然大多时候他们不受关注,没有外界的鲜花与掌声,但也因为这样,他们淡出老师和家长的视线,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里尽情奔跑、嬉闹。没有人会告诉他们,他们的将来一定要考上好的初中,上重点高中,最后进入重点大学,进了社会以后要争取考上公务员等等。没有人会定义他们的未来,只因为他们是被认为“不优秀”的一群人。所以他们的未来是多样的,充满可能性,他们可能成为画家、建筑师、自由职业者或者只是一位普通的公司职员,而不是拿铁饭碗的教师、医生或者公务员。原来我以为像郭小唐这样一位被认为是“不优秀”孩子,他的童年应该更加快乐,但是我错了。数学单元考试只考了五十几分的他,承受了多少压力:朱老师的训斥、父母的责骂。小孩子的世界应该是阳光的,我不知道这样小小年纪的一个孩子是怎样度过的。他是不是会躲在被窝里哭呢?我想他一定“恨”透了这个学校。本应该心里充满爱的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恨意,我不知道应该要去责怪谁了。是朱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对?是父母给他的压力太大?还是这个目前被认为最适合的教育本身就有问题?孩子就像一个未成熟的苹果,我们不知道随着时间的变化,他们的未来是青苹果还是红苹果。我们等不及,于是我们用教育这种独特的激素去注射他们,让他们在本该充满可能性的时候直接变成社会所希望他们变成的样子,在本该成长的年纪里被逼着走向成熟。可是又有谁在这一过程中想过可能带来的后果?教育不会担心郭小唐那双因为承受了太多压力、恐惧而频繁神经抽搐的眼睛。只有在杨老师的课堂上,他的眼睛才那么放松,我觉得他的眼睛是微笑的。在考试、作业、成绩面前,他的双眼神经是抽动的,而在全校古诗背诵比赛中,他却没有出现这些症状。也许正如杨老师所说,当孩子去做自己乐意并拿手的事情时,即使紧张,其性质也是和应试教育压力的“紧张”大不相同,前者是愉悦、积极的心理兴奋……但是在我看来,郭小唐的变化是杨老师带来的,这样一位被认为“不优秀”的孩子,因为杨老师的关心与关注,开始喜欢上课堂,喜欢上学习。每个人都曾经是学生,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明白,如果你很喜欢一个老师,那么你会慢慢喜欢他的课,会主动去做与这个老师有关的一切事,就像郭小唐在还有半个月的准备时间时却只用了三天就背下了剩下的古诗。我想当时他心里一定是想着杨老师,想要赢得杨老师的赞赏,孩子的世界就这么简单。
小学尚且如此,那么初中和高中便可想而知,该有多残酷。老师们要的往往只是成绩靠前的那一些人,后面部分的人就像荒原里的野草,任其生长。如果郭小唐没有遇上杨老师,我想他的世界应该早已荒芜了吧。
在成为杨老师的学生以前,我一直觉得只有成绩好才会赢得老师的关注,只要成绩好,什么好事都会优先于其他人遇上,而成绩不好的,永远只能成为“看客”。直到遇见了杨老师,一切都改变了,因为在他眼里,所有人都是一样的。那些平时“沉默”在大家视线里的同学的文章开始出现在课堂上。慢慢地,班上活跃的人也多了。我至今还记得那时候大家一起写的《我眼中的“好”老师与“不好”老师》和《孩子眼中的“大人世界”》这两个话题作文,杨老师将它们投稿发表了,让我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稿费,如今从杨老师的这本书稿里再次读到这些文章,我只觉得那时候的自己是那么的纯真。也许你现在再来问我:“你眼中的好老师是怎样的?”我会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末了,疑惑地反问你:“老师不都差不多吗?”要是你问我:“你觉得大人的世界有什么让你不解的?”我想我会说:“没有吧,很正常啊!”其实我也算是一位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再也说不出那些看似很普通却最实在的句子了,我已经被这个社会同化,或者说,我也成了孩子眼中这样的一种大人。但是,我依然庆幸,至少我在小学的时光是美好的,被杨老师“保护”着,没有被社会里的人和事所影响。那些可爱的孩子,在未来失去了杨老师的“保护”,亦会成为一位“大人”,但是至少他们还有回忆,回忆里的自己曾经那么干净单纯,就像现在的我,心中有那么一段回忆,比很多人都要幸福了!
在杨老师的课堂上,我记得我很爱发言,有时候为了让老师叫到自己,就努力地把同桌举起来的手按下去,同桌也拼命地把我的手按下去,两人争着要起来回答问题。后来,上了初中,举手的次数少了,基本是等待着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高中的时候,全班基本没人举手,那时候的我们都是在心里默念:千万不要叫到我!现在,大一的我是被迫举手,我很无奈。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几乎所有老师都以课堂发言情况占期末成绩的百分之三十的规定来“迫使”学生举手发言。尽管对这样的安排很不愿接受,但是,我没得选择。我再也回不到杨老师的课堂,我必须要面对这样的教育。我只希望那些天真的孩子们都能成长得慢一些,我知道,永远不要长大的希望太奢侈。
孩子眼中的大人总是会放大自己的情绪,总是认为小孩子的自尊心无关紧要,习惯性地用那句“小孩子懂什么”来解决孩子的所有问题。很多大人从来没有降低自己的高度,蹲下来和孩子聊聊天说说话,只会一度地认为孩子的想法太无知,行为太幼稚,现在跟他们说了也没用,他们根本什么都不懂!其实更多时候,孩子的内心要比大人想象的要有色彩,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是大人的世界太忙碌,所以没有时间分给孩子,还是孩子的世界太可爱,大人们已经进不去了呢?
“永远不要用你自己的‘我以为’来定义别人”,这是我高三那年学到的。十八岁的我曾经也一度觉得大人们不懂我们,我们的事都算不了什么,只有他们的事才算事情,他们不会懂高考前我们多么痛苦,不会懂我们多么害怕,他们要的只是高考的结果,不会关心这一路你是怎么走过来的。高三的家长会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种身心摧残,他们要面对的不止是成绩,还有父母的期待。那次,我考得极差,心情很复杂,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辛苦的爸爸妈妈。跟他们说我有多挣扎?他们学历都不高,怎么会懂这些文绉绉的话语。那时候,我第一次给他们写信,写了长长的几千个字,说了我这一路来有多恐惧,把所有的心情都写在了上面。爸爸看了以后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是从他的眼神里我知道他已经读懂,只是不知道怎么去表达。回去以后爸爸把信的内容复述给妈妈听(妈妈识字不多),他们的一句“不要给自己压力,尽力就好”让我觉得我的世界顿时明亮了。我曾经很自私地责怪他们对我不够关心,现在想起来,也许是他们不曾懂得我的世界需要他们。就像大人从来就觉得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从来没有尝试着去进入他们的世界,也许,他们的世界也需要我们。
杨老师创造的世界能维持多久,我不知道。我只希望更多人能在这个世界存在的时候,尝试着走进去感受一番。我相信走出来的时候,你一定会庆幸自己曾经来过这个世界最美丽的一角。
读完这本书,感触很多。在我看来,这本书并不只是适合教育者阅读,我相信学生、家长以及各界人士都能从这本书里感受到充满利益竞争的社会外的另一个宁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