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阅读

读书写作之浅见

2020-01-05  本文已影响0人  素心suxin
读书写作之浅见

很幸运,认识寻虎老师和各位老师、朋友,尤其群里浓厚的读书氛围,执着而坚定的文学追求,清晰而明确的纯文学理念---意象写作,无时无刻不感染着我,吸引着我,激励着我。

今天,我就读书写作,简单说说自己的一点点体会。实际上,在这条路上,我只是一个新人。读的不多,写的也有限。真的需要不断地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与写作技能。

关于读书

读什么?

我最深刻的感悟,就是精品。因为,这样的作品,无论从美感还是启迪性,都绝对是独一无二的。比如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它们融合了许多当前文学最前沿的探索,将哲学思想,美学观念,心理学知识融会贯通,潜移默化在文字里呈现,给人心灵巨大的震撼与冲击。像存在主义经典加缪的《局外人》,意识流代表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福克纳《喧嚣与骚动》等等。

而这些书,更好地体现了老师所说的意象之美。虽然目前我对意象仍不能精准地把握,但它的大致轮廓,精神特质,表现形式,我在一点点靠近。

有时,我甚至觉得这种美,可以抛开语言的赘饰,更需要一颗心的体悟。只有你深入其中,你就成了文字的载体。意象之美,从你的心田汩汩流出,带着生命的律动。不需要抒情,不需要说教,更不需要剧透,它是潜在的,自然而然的,顺时而生,顺时而动。你做的,仅仅是体验。

当然,除了后现代作品,我国许多古代文学经典,仍不乏意象之美。比如老师所说的唐诗宋词名篇,唐宋八大家著名散文,明清小说《红楼梦》等等。

怎么读?

关于读书方法,古今中外,方法浩繁,令人眼花缭乱。寻虎老师指出的读书方法,第一遍大略观止,第二遍仔细揣摩,我很赞同。比如,遇到一本好书,我基本读两遍,第一遍,粗略了解它的梗概,大致情节,人物关系。特别精美独特的词句,我会一一标记出来,留到第二遍精读时细细品味。

另外,我读书时对精妙之处,要做读书笔记。或者写出自己的感悟,或者指出其特别之处,或者联系自身经历进一步描述。

举例说明一下。比如,川端康成的《雪国》一句:“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

我当时的感悟:太美的东西,过于虚幻,无法触摸,恰如叶子的离去。在岛村眼里,叶子太完美,美得有些悲戚,而结局也正如他当初的感觉。这样的叶子,也正是岛村寻找的爱。爱而不得,只有幻灭,就像他一直所说是徒劳的。叶子走了,对她的爱却留下来。正如同与叶子一样疏离而飘渺的银河,那一刻,倾泻下来,砸在他的心上,唯有悲伤!

比如,萧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

“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就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我写下评论:不得不佩服萧红对景物描摹得如此细腻,传神,活灵活现。仿佛在你眼前徐徐展开一幅壮观瑰丽的晚霞图,那千变万化的云霞,在人们的眼中绽放成他们想象的形状。或许,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不能磨灭人们对美永恒的追求。即使在暗夜,也曾在心中点亮一束不灭的光。

另一段,“四月里,鸟雀们也孵雏了!常常看见黄嘴的小雀飞下来,在檐下跳跃着啄食……”

我引出联想:想起儿时屋檐下的燕子,从远处衔来泥巴和草叶垒巢。过不了太久,巢搭好了。几只燕子在巢里嬉戏,打闹,好不热闹。它们也并不怕人,偶尔有的燕子飞进屋里,转了一圈,又飞出来。母亲那时总是告诫,不要去捅燕子窝,要不将来会瞎了眼睛。那时害怕的很,只是远远地、静静地看着它们。再过些时日,就会看见有几个小小的脑袋从窝里探出头来,叽叽喳喳地叫着,争相去燕子妈妈嘴里找寻食物。看着这情景,心里莫名地感动。

读书写作之浅见

读完杜拉斯《情人》,我又总结到:与其说《情人》是一段难忘的爱情,不如说是一个青春少女生命历程中对爱的迷惘与思索之作。爱,始于偶然,终于别离。不求结果,只因曾经爱过。简单的情爱往事,却镌刻在懵懵懂懂、亦梦亦幻、纠结慌乱的心灵深处。除此之外,对特殊年代下亲情的怅惘,对生命无常的叹惋,对青春岁月的追忆,无不增添小说的厚度与凝重。

在叶鲁编写的《中国现代诗歌名篇赏析》中的一篇《紫金冠》后,我归纳了诗歌的特点:一首好诗的铸成,一是语言的韵律,赋予节奏感;二是诗人构思的多个意象,引人遐想,渐入佳境;三是更深远的寓意。一切在懂与不懂之间,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说实话,一本书的读书笔记,有时我会连缀成篇,自然成文。读书不仅尽得精华,而且无形中锻炼了文笔,获益匪浅。

我也知道自己读书的短板,过于注重感悟,缺乏写作理论方面的梳理,这一点以后有待加强。

关于写作

写什么?

有一句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确实,读得多了,你自然便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当然,大千世界,包罗万象,你不可能都一一涉猎。我认为,还是写自己最熟悉的,包括体裁,包括素材。

比如,我曾尝试写诗。因为当时想训练自己想象力的丰富性,语言的凝练性与意象之美。但是,写了一段时间,仍感别扭与生涩,心里特别不舒服。有好心的文友给我提建议,还是写你自己最熟悉的,比如散文,读书随笔等等,于是我欣然接纳。我从心里格外感激,文学路上,遇到这么好的文友,老师,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比如你们,我很幸运。

我想,诗,不是一般语言所能驾驭的,它需要一种灵性,包含太多的隐喻与象征,不经过长期的训练,很难达到。进一步说,就算经过训练,如果你没有诗人特有的灵性与敏感度,写出的诗犹如白开水,淡而无味,更不用说美了。

说到最熟悉,身边的人或者事,不但容易落笔,而且源源不断,思接千里。意象写作又有别于真人实事,是一种心灵语言的呈现,每个人内心都千差万别,也更能得心应手。难点便是如何沉浸如何表现。

怎么写?

目前,我对写作犹如摸着石头过河,全凭感觉。至于那些比较权威的写作方法,我读过,但收效甚微。

自认为,写作真的不需要刻板的方法,但心中须有一个目标。像李幼谦老师所说,写作前你得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或对生命真谛的感悟,或对某种正气的弘扬,或对某些现象的隐喻等等。

对于长篇来讲,更需要提前预设与布局,哪里详细点,哪里省略些,要做到心中有数。这个,以我目前的积淀看,还很薄弱,只能以后慢慢尝试了。

我之所以欣赏意象写作,是因为它更靠近我的想法。它不需要用条条框框束缚你的思维,不需要引经据典地加以扩展,更不需要夸大其词地渲染。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心灵流泻,一种无声胜有声的表达,一种直击人心的回响。

意象写作,到现在我尝试不是很多,但也在一步步走近。

读书写作之浅见

比如,我比较满意的一篇习作《生命的回响》,朦朦胧胧中,我仿佛探入意象之门。

那是一个初冬的清晨,我正坐在回家的火车上。越过车厢人头攒动的身影,我突然看见了父亲。他已经离开我们二十余载,但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远远地,他朝我笑着,目光充满了慈爱与怜惜。一瞬间,我泪流不止。于是,我写到:

“在这个清冷的早晨,在人语嘈杂的列车上,我突然看到了你。

你宽阔的额头,一条条深深的皱纹,像刀刻般,写满岁月的沧桑。

你瘦了,两腮有些干瘪,让人心疼。

你的眼睛却格外明亮,目光深处,有太多的牵挂与不舍。”

这些,都是我一刹那内心的语言,没有刻意,更没有修饰。之后的一段段文字,我基本追随自己的心,任其纵横驰骋,任其泛滥成河,不可遏制。

一篇文章,所用时间不长,但我写完后,仿佛一下子被抽干的感觉,浑身无力。好久好久,我才缓缓地醒过来,原来,那似乎是一个梦,而我,却是不折不扣的主角。

我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意象写作,唯有你沉浸其中,方能体验其真谛,与老师强调的如出一辙。它不是一幕幕回忆,不是情景再现,不是故事的叙述,而是心灵的呓语。它不是有形的,呆板的,刻意的,而是无形的,灵活的,顺其自然的。

另外,一篇文,我认为也不需要时时都用意象。意象犹如点睛之笔,让你看到,眼前忽然一亮,心灵猛然受到触动。如此,正好。

关于如何展开意象,老师平时也在不断地现身说法,这里,不再赘述。

零零散散,一点点感悟,不能说是经验,只是体会,仅供我们共同交流。

新的一年来临,大幕已经徐徐拉开。我们的文学之旅,将再次踏上征程。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惟愿:在老师一如既往地引领下,在各位友友们不懈地努力下,我们这个温馨的大家庭,定会创造新的辉煌!

let's  go  !

读书写作之浅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