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流量下滑的几个原因
文/冬少爷
2018年5月2日 星期三 天气:晴
01
简书的整体流量,正在逐步下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过程有些缓慢,也不那么显而易见,但比想象的似乎要快一些。如果你不仔细观察,甚至感受不到所谓的下滑趋势。打开专题的文章,不是一篇两篇,几乎是多数文章,里面的各项流量数据,都不是很理想。
最近,有不少作者充满着疑惑,是不是自己的水平有所下降。怎么感觉看的人越来越少了,评论越来越“珍贵”了,点赞数越来越“难求”了。0与1的流量是最尴尬的,100以内的流量处于“正常阶段”,破百的就有点算高的了,至于破万的文章更是凤毛麟角。
倘若是个别现象,那么和文章质量,就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你们可以看看,多数专题的文章流量,全是处在“下滑”状态。作者还是原来的作者,用心还是和原来一样,写法也没有太大的改变。为什么前后差距,如此之大呢?难道所有作者都处在写作瓶颈期,写不出好文章?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简书流量下滑的几个原因。
02
简书的优势在于简单易操作,没有门槛,以及提现方便。这既是长处,也是短处。没有门槛,代表着什么人都“能”写,什么人都可以写。“量”在一个劲儿的往上升,“质”却处在一个尴尬位置。简书文章质量水平,普遍偏低,“流水账式的写法、鸡汤式的说教”到处都是,导致的结果就是留不住读者的心。当他们以充满好奇和期待来到这里,就会带着遗憾和失望离开。
提现方便更是这样,只要你的金额达到一百元,就可以随时提现。方便作者的同时,也让他们快速提现,快速离开。说实话,创作平台的竞争很大,人们的选择很多。如果觉得简书“不好”,会立刻“闪人”。个人建议能否给提现,设置一个小小的规则。在简书注册一个月的作者,才能提现。这样可以间接留住部分人。因为他人想走,也会想着提现的事情。一个月的时间,可以让他们有机会留下来,再看看简书里的文章,说不定会改变他们离开的想法呢。
03
商业化是每个平台的必经之路,这是无法避免的。简书的尴尬在于,既不想过于“商业化”,又要靠“商业化”生存。因此,隐形广告满天飞,最关键的是与文字扯上了关系,间接招致了很多“非议”。其实,商业化的选择有很多,比如人家投广告,简书来个广告征文。让作者以广告为主题,发挥简友们的才干。简书既赚到了钱,也让作者们有用武之地,最重要的是给了每个人公平竞争的机会。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简书走的是“精英路线”。很多政策措施,都是冲着中上阶段的作者而来。不管是征文活动,还是所谓的福利奖励,“广大小白们”很难有太多机会去“展现自己”。小白们的流量不如大咖,文章虽好,也很难走出困境。毕竟,征文是要看流量的,尽管一直在强调以“质量”为主,但最后还是取决于你的“流量影响力”。如果有机会,可不可以来个“小白征文”,比如规定粉丝一百以内的作者参与征文,那样他们露脸的概率会大一些,关注的人会多一些。
04
无论是热度很高的“日更”话题,还是争议很大的“程序员”事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增加了简书的关注度,曝光度。也让不同的人,有了不同的立场,不同的想法。大范围的聚焦某一个话题,最后双方的“撕裂”是两败俱伤。标签与非标签作者,编辑和作者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和理解,更没有妥善处理办法。看似平静背后,实则“暗流汹涌”。
一旦问题被搁浅,无法改变。双方的分歧会越来越大,谁也不理解谁,谁也不想让步。各自写文,发表各自的立场,随之而来的是无休止争吵。简书专题的“老人”现象太严重,注入新鲜血液太少。来来去去的“老人”,很难有新的突破和改革。因为一旦实施,会触及到很多人的利益。简书的很多新政出发点是很好的,但似乎只想到了美好愿景,面对困境有些准备不足。很多措施像是“烂尾楼”,有头无尾,难有实质性的建树。
05
问题越积越多,然而都搁浅在那里,带来的结果就是用户的部分流失。很多有效的建议和点子,不被关注和重视,也会容易被忽略。久而久之,提“建议”的人少了许多,面对以上种种问题,部分人选择“埋头写、少插嘴”,也有部分人选择其他平台,然后离开这里。
那么,关于简书流量下滑的话题,你是怎么看的,有什么需要补充的,欢迎读者朋友们的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