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景 · 去旅行散文简友广场

西藏之行十——旅途邂逅

2020-09-28  本文已影响0人  寒梅傲雪的人间情

      旅行的意义不只是沿途的美景和美食,还有途中的各种见闻,结识的人,听到的故事。去林芝三天,结识了一行5位从陕西西安来的六十多岁的老人。从西藏回来,我想看一下青藏铁路沿线的风景,所以选择了一段火车到西宁,车上遇到了几位陕西援藏的教师和骑车旅行的赵老师。从西藏回来后,他们的故事一直在我脑海中回响。

一、林芝途中邂逅西藏励志行团队

    从西安来的王老师是西安财经大学退休的教授,他们一共五个人,三男两女,都是退休人员。他们给自己的小团体起名为西藏励志行旅行团。王老师喜欢旅游,去过很多地方,喜欢写游记,在QQ空间发文章300余篇,还玩彩饰,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他和我说他准备出本书,还给我看了他给自己的书写的序。他说,他最不喜欢说走不走,过后又遗憾。他们五个人中有两对夫妻,之所以邀请王老师,主要是因为王老师旅行经验丰富。他们带着挑战自我的心态,做好了充分准备,踏上了世界屋脊。几位老人背着大包小包,仅是走路就已经很累,加上高反,对体力的挑战就让人很佩服。我们是在去林芝旅游时认识的,从林芝回到拉萨的当天晚上,他们去看文成公主演出,后面他们还去了珠峰大本营,看到他们在珠峰大本营拍的照片,脸上洋溢着的自豪与微笑,是那种带着岁月积淀的可爱与乐观。

      在林芝的三天,路上他们谈笑风生,到景区,两位女士穿上色彩鲜艳的衣服,配上各种颜色的围巾,摆出各种pose,努力展示着自己最优雅、最漂亮的一面。男士们甘愿充当着摄像师,拍下妻子们最靓丽的一刻。女士在头发斑白的老公面前发着小脾气,嘴巴里嫌弃着老公的照相技术不高,憨厚的老公则露出宽容的微笑,不断问着老婆自己的照相技术有没有提高了一点,这是属于老夫老妻式儿的浪漫,是属于他们之间的默契与恩爱。吃饭时我们一直和他们一桌,期间他们说着属于他们那个年龄的俏皮话,突然想到最烂漫的事,也许就是三五老友,一起慢慢变老,一起旅行,一起回忆共同经历过的事情。随着物质基础的提升,中国的老年人从思想上解放了自己,有了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看着他们,我想到了我的晚年,也许他们的现在就是我的将来。

二、火车上奇遇

      从拉萨坐火车到西宁,铁路沿线的广阔草原,青青绿草、悠悠白云,碧波粼粼的青海湖,神秘的格尔木盐场,神奇的丹霞地貌,一路走来,风景不断变幻。虽然经过可可西里时是夜间,没有看到无人区的神秘,稍微有些许遗憾。但让我没想到是,在火车上的二十多个小时,沿途美景对我来说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一路上遇到的人,听到的故事,才是我最大的收获。

      同包厢有三位男士,上车时每个人都提着大大的旅行箱,我还想着来西藏旅游怎么带着这么大的行李。听他们讲话的口音像是陕西人,我试探着和他们打招呼。结果话匣子一打开,却是话越聊越投机。他们是陕西宝鸡人,到西藏阿里地区援藏,为西藏输送知识的人民教师。他们是国家万名教师支教计划中的一份子,对西藏充满好奇的我,一听说他们是援藏的支教老师,内心便充满了敬慕。他们告诉我,不到阿里,枉来西藏。中国最极致的地方,是西藏;而西藏最极致的美,在阿里;阿里是西藏中的西藏,天堂中的天堂。他们说,到西藏旅游,应该去一下阿里,阿里才是真正的西藏。阿里地广人稀,当地牧民家里有很多的牦牛,他们宁愿让孩子回家放牛,而不愿让孩子上学。当地政府为了鼓励藏民的孩子读书,给孩子读书的家庭提供一定的补贴。他们这些援藏老师经常家访,很多时候是为了让家长支持孩子读书。扶贫先扶智,这些平凡的援藏教师,他们在扶贫的道路上默默地奉献。当然,在援藏的过程中,他们也有苦恼。“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 这是援藏教师贾利军老师的话,是我从西藏回来后,在网上搜陕西援藏教师时搜到一篇报道,没想到报道中的贾老师,就是我在火车上遇到的三位老师中的一位。

    汪老师在三位教师中年龄偏小一些,属于八零后。他说来西藏教书,有辛苦也有快乐,那些藏族的孩子对援藏老师都是很有感情的,他们的举动,有时候也很让人感动。有这么一段经历,其实也是挺好的。他们也和我讲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当地教师之间的融合,与援藏领导之间的配合。当地孩子的基础差,上学断断续续,一个按年龄该上三年级的孩子,对一年级的知识都还没掌握。留不住人,外地的教师不想来,当地考出去的孩子本身就不多,出去了的也不想回来。政府为帮助当地脱贫,给了很多优惠政策,但听他们讲,当地的贫穷主要还是思想问题,所以,扶智在阿里地区很重要。

    火车上结识的另一位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来自山东的赵老师,他是一位职业院校的老师,也是一位铁人三项的业余运动员。每到假期就出去旅游,这次的行程是从山东坐车到昆明,又从昆明一路骑行进藏,途径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芒康、林芝、拉萨等地,在拉萨把单车等行李托运回家,自己坐火车回去。他不去旅游网红景点,不住酒店,一路上体验当地人的生活,住民宿甚至是村民的家中。在丽江,他与纳西族的阿爹交谈,并到他们家里做客。他给我们讲述他一路上的见闻,他沿滇藏线骑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事情,他一路上拍的照片,在西藏买的特产。我们都很羡慕他的生活,他说他放弃了学校的提升,只为能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说同事们很多也很羡慕他,但多数人无法放下名利,有太多的牵绊,所以也只是停留在羡慕阶段。他每次出发都提前规划好路线,做好攻略,也会保护好自己的安全,绝不去冒险,以免家里人担心。

      我在西宁下火车,陕西宝鸡的汪老师和贾老师加了我的微信。山东的赵老师说:还是坐火车好吧,如果你直接从拉萨坐飞机走了,怎么能认识我们呢?也听不到这么精彩的故事了。是呀,这些旅途中认识的朋友,也许以后再不会联系,但他们的人,他们的故事,已然留在了我脑海中,也会影响我的一些想法,一些对待生活和工作的看法。人都说风景在路上,路上的风景不只是自然景观还有人文,自然景观是养眼,人文故事是养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