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化学看世界波旁只想好生活我们爱烘焙

​一入烘焙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

2019-12-12  本文已影响0人  波旁只想好生活

入坑烘焙是因为一个求助。

三个月前的一个家庭聚餐日,在厨房忙得兵荒马乱的我老姨逮住了路过厨房门口的我,试探性地开口问,“亲爱的,你可以帮我做蛋挞吗?”

说实话,我很确定我可以在3天时间内写出一个200P的大方案,但是真的不确定,自己是否可以成功做出一盘蛋挞。

“2颗鸡蛋,一袋牛奶,30克糖,充分搅拌均匀,再倒入蛋挞皮中,9分满即可。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下层,设置温度200度时间20分钟,蛋挞液会慢慢凝固、鼓起,等到蛋液表面出现深色色块的时候,可以手动关火。”

伴随着老姨的技术指导,我化身为一个机器人,完全根据输入的指令完成动作。

20分钟后,一盘香气喷喷的蛋挞新鲜出炉,所有家人赞不绝口(我知道都是在商业捧场哈哈哈)。作为生活低能儿和厨房绝缘体,当时我几乎热泪盈眶了!

那一瞬间,我感受到了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

烘焙,这简直就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项目啊!于是我垂直入坑,并且在坑底躺平。一入烘焙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

从低阶入门的饼干、再到稍微复杂一点的蛋糕,最后到烘焙界的小高山——面包,我放任自己和烘焙相处。

当把牛奶、鸡蛋、面粉、糖、油这几样原材料按照不同比例、不同方式混合之后,得到完全不同的美食的时候,我不仅得到了最简单的快乐,还得到了一些关于人生的道理。

饼干:别拿边角料不当干粮

小伙伴们,你们小时候有没有吃过一种动物奶香饼干?

一袋饼干就相当于一个动物园,饼干是薄薄的一小片,有小狗形状的、长颈鹿形状的、大象形状的、海豚形状的,每一次把手伸进饼干袋子里的时候,心里就升起一股小期待,这一次拿到的是不是我喜欢的那个小动物~

这种饼干的做法相对比较简单,将150克黄油和60克糖隔温水打发蓬松,加入2个蛋黄和250克低筋面粉搅拌均匀揉成面团,常温醒发30分钟,再将面包擀成3毫米左右薄厚的面皮,最后用喜欢的模具压出形状。

由于模具的形状都是不规则的,所以会余下一些边角料。接下来要把余下的边角料揉成面团,擀成薄片,用模具按压,然后重复以上几个动作,直到所有的面都被压成成形的饼干为止。

重复消耗边角料的过程颇费时间。

第一次做饼干的时候,我曾有过把这些碎块状的面片直接丢进垃圾桶的冲动,但是打开烤箱的那一刹那,我发现根本分辨不出来哪些饼干是由边角料做成的,所有饼干都是一样的香脆可口。

大概每个人都有过被当做边角料的经历:

小学时候,你也许没有被选为第一批少先队员,也许第二批的名单上也没有你,但是你最终戴上了红领巾。

高考结束,你也许没有考上最好的那几所大学,而你却没有放弃。到大学依旧努力,也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

再过几年,你发现身边的同学朋友都结婚生子,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人包括你,被剩下了。但你坚信婚姻不是生活的全部,并且坚信你的意中人一定只是离你太远,你们在慢慢靠近。

当你没有被第一时间的选择,你会气馁还是会更加努力?你想躺在垃圾桶里还是继续加油变成好吃的饼干,选择权都在你这里。

蛋糕:所有的分离都是为了更好地相聚

蛋糕,是鸡蛋、面粉、砂糖这三种食材混合后的产物。通过调整这三种食材的使用比例和混合方式,伟大的人类研制出了成千上万种不同口味、口感的蛋糕。

其中最经典的三款基础蛋糕分别是天使蛋糕、海绵蛋糕和戚风蛋糕

天使蛋糕,最先是19世纪在美国流行。与其他蛋糕不同,它的制作没有蛋黄,只要将鸡蛋清打成湿性发泡,然后用轻巧的翻绊手法拌入其他的材料,组织细腻,口感清爽,不含油脂。成品内部组织比较纯白,能够让人联想到洁白的天使,由此天使蛋糕得名。

海绵蛋糕,从Sponge Cake意译而来,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像海绵的蛋糕,应该是这三类蛋糕中历史最悠久的了,相传起源于15世纪的西班牙。

它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不需要将鸡蛋的蛋清和蛋黄分开,仅仅把全蛋液和面粉、砂糖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打发就可以放进烤箱。组织细密厚重,口感较硬。

戚风蛋糕,是从Chiffon Cake 音译而来,Chiffon翻译是一种薄而飘逸的绢。由此可见戚风蛋糕给人的一种高雅细腻享受:蓬松轻盈入口即化。戚风蛋糕是1927年由洛杉矶保险经纪人哈利贝克Harry Baker发明的。

他创新的将全蛋打发的海绵蛋糕改为蛋黄与蛋白分打发,也就是说,戚风蛋糕是海绵蛋糕的改良版。

相对来说我更喜欢戚风蛋糕。

即使海绵蛋糕制作起来更加容易,而我每次宁可“舍近求远”,也要小心翼翼地将蛋黄和蛋清分开,分别与其它食材一起打发,再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因为戚风蛋糕松软、嫩爽的口感,绝对值得蛋清和蛋黄的这一次分离,我不禁矫情地想起那句话:所有的分别都是为了更好地相聚。

面包:磨刀不误砍柴工

如果你曾经翻阅过关于面包的食谱,那你就会发现,所有面包制作的第一步都是:将所有的材料(除黄油外)搅拌均匀,用手或者搅拌机把面团揉到出现厚膜的程度,然后加入黄油,再揉到出现薄膜或者手套膜。

就是这看似简单的第一步,恰恰是制作面包的最最关键的步骤。

手套膜听起来很专业,网络上也有很多关于“如何快速揉出手套膜”的教程。大概的步骤是几乎是这样的:先用厨师机(揉面打蛋机)的低速档将材料混合均匀,再逐渐提高机器的档速搅拌。但是由于面团的温度不能过高,所以要根据机器的实际情况切换成低速档,直到面团可以拉出膜为止。

一句话总结就是:每个人家买的厨师机品牌、功率、规格都不一样,还是要根据自己厨师机的脾气来搞。在了解面包的制作过程之前,要先了解一下你的宝贝机器。

这大概就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磨刀不误砍柴工。

于是,我用几天的时间大致了解了我新买的这台厨师机的容量、每个档速的杀伤力、材料低速搅拌均匀需要3分钟、每次在中高档搅拌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面团会过热)等等。

最终,我真的揉出了光滑的、薄到可以透过手指的手套膜。

尾声

在烘焙的坑中待的久了,也渐渐地懂得了烘焙可以解压这六个字。

从称量食材到美味出炉,这其中的每一个过程都让我身心愉悦~

细腻的黄油慢慢地融化~

紧实的面团逐渐膨胀松软香气四溢~

用刮刀将容器内壁刮得干干净净~

打出细腻稳定的蛋白霜~

点心表面慢慢上色变成好看的金黄色~

还有最后那一声穿透耳膜的“叮”~

我喜欢在烘焙中得到的愉悦和快乐,也喜欢在烘焙中得到的道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