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和现实的平衡
文|小李非刀

“老板是做羊毛衫生意的吗?”他,五十左右。说一口地道的江南话。
我点头同意他的猜测。
打车去机场的路上,我很少和滴滴司机聊天,因为我认为闭目养神,或者看本书更有意思。
为了不让司机打扰我,我故意拿出耳机带上,这样自己可以不失礼貌的自己看书了。
”我以前也是做羊毛衫的,好的时候一年能挣好几百万。“
他通过后视镜,频繁的看我对他的反应。
这个时候,自己如果再不说句话,好像真的会显得自己没有教养或者礼貌。
“为何改行跑车了呢?”,我说。
他无奈的说,被老婆逼的呀。
他看到我对他的话有了回应,就像洪水打开了闸门,汹涌澎湃的朝我喷涌而来。
这个时候,我已经不可能再安心看《暗夜和黎明》了,虽然我特别想知道埃德加蕾格娜最终的命运,但此刻听这位滴滴大哥讲他的故事显得更有礼貌一些。
他说,我文化程度不高,但爱钻研。
凭借江南人特有的细腻和精打细算,很快就成了十里八乡最会修毛衫手摇横机的人,当然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人,有了金钱就会膨胀。
虽然说的不是所有人,但很多人难过这一关,眼前这位大哥就是其中之一。
有了第一桶金,自信心也爆棚。不满足只是自己加工一点羊毛衫了,和朋友合伙筹资300多万,一起开了一个横机厂。
因为自己对市场理解不透,短短几年就把辛辛苦苦十多年赚来的钱赔个精光。
后来听朋友建议,改行做小额贷款业务,很快就赚了200多万。他认为自己东山再起的日子,终于来了。
正当他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发现赚来的钱被老婆买了两套房和一个出租车。
为此和老婆吵了很多天,她老婆的理由是,害怕过这种过山车的日子了,好不容易有两套房,你再跑个出租,安安稳稳过日子不香吗?
他当时就是无法理解,所以堵气说,宁肯把车烂掉,自己死也不会开它的。
我嘴欠,问:就是这辆车吗?
他尴尬的笑了笑说:是的。
他接着说,我接着听。
很快,因为自己的小额贷款,属于民间资本,被国家政策限制,他又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而老婆坚持买的两套房,却像赌气时的疯长。当初花100多万买的两套房,涨到了快1000万……
最终,也就安心跑跑出租了,并且得出一个结论:文化太低了,赚了钱也收不住。
我本来想安慰这个哥们儿:凭运气赚来的钱也会凭实力输掉。
但总感觉这不像一句安慰人的话,所以没说出口。
“你是幸运的人呀,娶了一个好老婆。”总算找到了一句恰当的话,回了回去。
他笑着赞同,事实面前,不得不低头承认。他说我这辈子认命了。
我本想再回他几句,但机场到了。心想,聊到此处结束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