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社区守护者联盟超级权重点赞文章汇总简友广场捡一个好文

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念

2023-05-11  本文已影响0人  谷衣裕灵

2008年5月12日,原本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下午14点28分的一场天翻地覆的地震,让它成了国人永远抹不去的一份伤痛记忆。5121428,成了一串永远锁在人们心中的数字。

15年的光阴,一晃就过去了。每年的今日,人们都会用不同的形式去铭记这个日子。文字和影像一样,都是为了提醒记忆,都是为了留住心底的悲伤和感动。

15年前的我,还在祖国的东南部学习和生活。远在东南的福建泉州,是感受不到四川汶川的这一场强震的。对这场地震,没有切身的官能上的感受,所有的关于伤痛的记忆的习得,都是通过电视和媒体。

舍友说,那时候他在郑州,是感受到大地的摇晃的。我是没有的,我没有感受到摇晃。那时候,每天晚上放学后,都会看电视新闻,看新闻联播,电视里的一串串伤亡数字,一顶顶帐篷,一叠叠、一重重的赈灾救援物资,构成了我对汶川地震的最初的深刻的记忆。

记得很清楚的是,地震发生的那个下午,正在上地理课。当然,我们是没有察觉到什么的,依然是平常的一个课堂,平凡的一段午后时光。直到傍晚回家,才慢慢感知到了这样一场惊人的地震。

一开始,地震的震级定为里氏7.8级,后来,随着烈度评估的深入,修改成了8.0级。这个级别的地震,是非常少见的,给国人以极大的心理冲击。因为这场地震,汶川走入了人们的视野,我们认识到了不一样的汶川,也见识到了四川人民的坚强和中国人民的团结和伟大。

隔天的语文课上,语文老师提到了这场地震。他在黑板上写下了“汶州”二字,随后,马上反应过来,擦掉,写下了“汶川”二字。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到这个地名,知道在遥远的祖国的西南部,有这样的一个地方。

后面组织了全校捐款。同学们踊跃地排队捐款,五毛,一块,十块,五十块的……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表示着自己的心意。我记得,我那时候捐了两元,钱不多,却真真实实地寄托了我的一份心意。就是这样的爱的涓涓细流,最后汇聚成了爱的海洋。在2008年,我们见证了汶川地震,见证了北京奥运会,也见证了年底时候的雪灾。中华民族就是靠着这样的团结的伟力,靠着一颗颗仁爱的心,不断地战胜各种挑战,既赢得新生,也映照了辉煌。

随着媒体的无禁忌的,全方位的报道,我看到了一个在巨大的灾难中缓缓站起来的四川,也看到了全体中国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的一个个感人的瞬间。我记住了那十几名空降兵在五千多米高空上冒死的盲跳,我记住了弯下身腰护住学生的谭千秋老师,我还记住了一家四口遇难了三个,在记者采访后自己孑然离去的那位叔叔的背影……能够记住的还有很多很多,能够写的还可以写出很长很长。我们能够做的,或许就是用一点点无力的文字,去提醒记忆,去珍惜当下。15年前的那个今日,很多人匆促地和这个世界告别了。如若没有那场地震,很多孩子也已长成了一个个青年。

因缘际会,因为求学的缘故,我走进了川渝这片土地。从那时起,每年的5月12日,就有了特殊的更进一层的感受。以往的纪念日,我面对的还只是陌生的地名,看到的,听到的,也只是发生在一个陌生的地区里的一群陌生的人的悲怆。来到川渝后,这两个纪念日,就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就是看着之前留下的影像,也会有更深一层的亲切感,因为,我的同学和朋友,有着很大的一部分就是亲身经历了这场地震的人。

来自四川遂宁的一位舍友,曾和我谈起汶川地震发生时的场景。他说:那天下午,突然桌子抖动了起来,墙壁晃动了起来,紧接着,屋顶的瓦片哗啦啦地掉下来,他和他的同学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还在笑着,直到校长和老师喊了起来“地震,快跑!”。我们才赶紧跑到操场集合。是的,就是这样,我们那时候对地震是没有半点概念的。

我为我的舍友感到庆幸。在北川,在映秀,还有好多这样的学生,他们也经历了这场可怕的地震,他们想必也是如此的懵懂,不幸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就在这样的懵懂中,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个地动山摇的午后。

15年前,生死不离;15年后,生生不息!不管会遇到怎样的苦难和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管会遇到怎样的多灾多难,但永远记住那四个字:多难兴邦!中华民族一路走来,是没有任何力量,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其压垮的!因为,在这背后,是生生不息的人民的力量,中国的力量。

当我在键盘敲打下这篇文字的结尾时,时间是2023年5月12日14点08分,把时间往前推15年的话,再过20分钟,就是那个让全体中国人永远都绕不开的数字。是的,时光永远会往前走,但,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5121428,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永远不会忘记从苦难的泥泞中,顽强地生长出来的一朵朵生命之花!

润玉

2023.5.12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