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貘谈闲话】一位心理咨询师的手札婚姻育儿

孩子真是家长的“复印件”吗?

2019-12-28  本文已影响0人  Amara阿貘

我在餐馆吃饭,旁边一桌有位妈妈正在教育孩子。

她说:“妈妈不是经常告诉你,有好吃的、好玩的要和小朋友一起吃,你咋就不听呢?那XX糖,你喜欢吃,我回来给你再买,给小朋友一个怎么了?”

孩子像只蔫了的鹌鹑,低着脑袋不说话。

妈妈很生气,继续说:“你这么小气,谁和你玩啊!人要学会分享,你不分享,就没有小朋友愿意和你玩!”

过了一会,他们点的餐上来了,孩子吃了一口盘子里的东西,很开心地说:“妈妈,这个好好吃!你快尝尝!”

妈妈拨拉着手机,不耐烦地说:“自己吃!气都被你气饱了!赶紧的,吃完上课去!”

孩子默默地把举起的勺子放回碗里。

围观了整个过程的我,也默默叹了一口气。

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她孩子小的时候,每次吃橘子,剥好了后给孩子一瓣,说:“拿给爷爷吃。”孩子蹬蹬蹬跑去给爷爷,再剥一个给她,说“拿给奶奶吃。”孩子又蹬蹬蹬跑去给奶奶,拿给爸爸吃,拿给姑姑吃……给家里的大人都分完了后,才将剩下的给她。

△李玫瑾教授

这让我想起我姐姐给我说过她养孩子的一件小事。

在她孩子1、2岁的时候,每次他儿子要吃什么,她都会先“要”一口。姐姐说,“以前我们有兄弟姐妹,我有好的了,会想着给你留一口,现在都是独生子,我就得自己训练。你得要他知道,好东西是大家一起吃的。”

我们去姐姐家做客,他家的小豆丁走路还摇摇摆摆的,就知道要拿零食盒子给大家分。

我姐姐和李玫瑾老师在教育孩子分享这件事上,达成了一致。鼓励孩子去做那些我们希望他做的事。

我们(不仅仅是孩子),愿意保持一个行为,是因为它可以满足我们某方面的需求。

像上面的那位妈妈,她虽然在教导孩子要“学会分享”,却在孩子想“分享”时,给孩子泼了一头冷水。教育不是简单的训斥和要求,训斥和要求可能会有短暂的效果,但很快就是失去作用。

那些会让我们保持下去的行为习惯,最初可能就是因为一个小小的鼓励、一个肯定的眼神。

经常有家长会很迷惑地问,“我们家和XX家情况都差不多,为什么人家孩子就那么乖,那么听话,我们家的就不是?”或者,“我像他这个年龄已经可以做什么什么了,他咋一点都不懂事?!”

那是因为我们打小受的“训练”是不同的。

人从出生开始,就有两个东西是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会学习的:

1是生存。

小马、小鸡、小羊生下来没几个小时就能站起来,自己挣扎着找吃的。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小婴儿时代是什么都无法做的。那个时候,我们所有的需求都是生存。

为了生存,我们知道用哭、闹来引起别人的关注,要食物。

我们养孩子,关爱小朋友,都是在满足他们最初“生存”这一需要。

如果孩童时代受到了较好的养育和爱抚,和家人建立了最初稳固的情感联结,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大多都会省心一些。

2社会性

而人要在社会生存,就需要发展建立出我们的“社会性”。社会性简单的理解,就是我们在人群中生存下来的方式和本领。

经常会遇到一些家长,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在我们看来,是非常有待商榷的。

有次在外面做活动,一位家长下来问老师,“我的孩子非常内向,我希望他能外向开朗一些,将来在人际交往上不要吃太多亏。我要怎么做?”

老师说:“您平时善于交际吗?"

家长说:“不是很擅长。”

“孩子是你自己带吗?”

“是的。所以我才担心啊!”

我记得那位老师是这样回答的:

“如果孩子行事方式和自己一点都不像,这才是个问题。我们自己是内向的人,我们知道内向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同时也了解内向给我们的好处。而外向对您而言,是一个“想象”中的状态,是没有亲身经历的。

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理,你觉得外向的人怎么和世界打交道都是“你觉得”。怎么能用一个空的想象去要求孩子呢?

我们自己养的孩子,大多是在我们自己的基础上,做一些改变,而不是,突然就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这听上去是不是不太合理?”

有一种论调,喜欢强调说,“孩子是复印件,家长是原件”,在一定程度上,这个概念是对的。

孩子身上的优点、缺点大多来自直接抚养人。但是,如果说,孩子完全就是完全家长的复印件,又否定了孩子自身的因素、教养的因素和其他条件的影响。

我们的社会性也是一点点习得的。

对于那些,“我的孩子怎么不如当年的我呢?”的问题。

我还是想说那句话,“因为我们受到的训练不一样啊!”

我记得我们小时候,有兄弟姐妹,大家会争宠。我们会努力在父母面前表现好,我们在暗地里会使劲,今天妈妈表扬你把家里的衣服洗了,我就要去洗碗。我妈经常会说,当年带你也没咋费劲啊,你们都挺听话的。

那是因为在暗处,我们使了很多劲。

而现在的孩子,洗衣服有洗衣机,洗碗有洗碗机,只是把东西放进去,取出来。这么简单,成就感能和自己动手比吗?

我们的社会性,有一部分也是大家常说的“会来事”。它作为技能,当然不会凭空而至。是在我们一件件小事中积累来的应对方式和态度。

以前家长出门,家里没人做饭。吃不到饭,你得想办法:是去亲戚家吃,还是自己做,实在不行要去买饭,买饭还要和家长商量,给多少钱,吃什么适合,等等。

你看,你觉得很简单的一件事,其实已经经过了这么多步的思考和实践。

而现在呢?

没饭吃?

你不会叫外卖啊!

环境已经不同了,我们学习社会性的方式也在改变。

我是80后, 大部分80后大约都会觉得自己是在骂声中长起来的。我们当年被称为“垮掉的一代”,说我们是独生子,家里的小皇帝,没有这个,不会那个,一副国家交到我们手上,就“国将不国”的架势。

现在呢,步入中年的80后,正成为社会中流砥柱,我们承受着各式各样的压力。我们“垮掉了吗”?

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特点。在我们国家,有一个现实我们必须接受,那就是:我们个人远远没有社会发展的快。

这是什么概念?

我们现在这些成年人,如果不和社会接触,不学习新的东西,不用手机,不接触网络,不使用新技术,我们很快就会变成山顶洞人一样的“老古董”。

我父母会讲他们小时候物质匮乏,吃不饱饭,饿的皮包骨。而现在00后孩子烦恼的是,好吃的太多,运动太少,怎么减肥,如何防脱发。

2000年毕业,你会用电脑打个字,就非常牛了。现在呢?打开电脑,不会个word,PowerPoint,excel,来两手Photoshop,CAD,你都找不到工作!

这就是变化。

我们曾经身经百战、摔了无数次坑而得来的“某些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对现在的孩子是没有用的。这不是这个时代特有的现象,而是历史长河中,代代相同的定律

虽然现实如此令人恐慌,但我们也得肯定,有些东西也不会随着时间而变。

不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需要爱人,朋友,亲友,需要那些无私的关怀与温暖,鼓励与支持。而这些,是我们要用一生去感受、去学习,且要教给下一代的东西。

△自己做饭的小花妹妹

我推荐过《小花的味增汤》这本书。

5岁的孩子小花,在妈妈去世后,就自己做饭,打扫,不仅照顾自己,还照顾爸爸。听着很励志,其实,书写的很无聊。一位失去妻子的中年男人的絮絮叨叨,但在里面有很多关于孩子的教育却很真实。我合上书,只记得那一句话:

“阿花,做饭这件事与生活息息相关,我要教你如何拿菜刀,如何做家务,学习可以放第二位,只要身体健康,能够自食其力,将来无论走到哪里,做什么,都能活下去。”

大多家长都希望给孩子留点什么,希望我们能给他留下的是在这个世界,如何生存下去,过得更好的技能;和遇到问题去积极解决的态度和方式,而不是一地鸡毛和满腹的惆怅。

参考文献:

《发展心理学》

《幽微的人性》作者:李玫瑾

B站-李玫瑾讲座合集

《小花的味增汤》作者: 安武信吾 / 安武千惠 / 安武花

等.


个人公众号【貘谈闲话】ID:motalk818

聊心理,聊影视,聊绘画,聊菜谱,聊各种有聊之事~

欢迎各种勾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