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帼国英雄小传

2022-06-27  本文已影响0人  不听涛改观海了

在“抗日战争纪念网”抗战巾帼英雄名录里载有我爷爷的妹妹、我父亲的姑姑、我的姑奶奶张彦凤女士。

姑奶奶——张彦凤同志,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童年的时候,曾祖父因病英年早逝,曾祖母拉扯着两男一女三个孩子,靠着几亩农田艰难度日。

那时候的沂蒙山,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老辈人的观念还比较落后。姑奶奶看到兄弟背书包进了学堂,自己也十分地渴望,曾祖母却说,闺女家学好针线活儿,会炒菜做饭就行了,认字儿有个啥用?

姑奶奶就抽空拿弟弟的书本偷偷学。一天,曾祖母嘱咐姑奶奶烧火煮饭,柴火烧干了锅底,看书入神的姑奶奶竟浑然不觉。

有一天,新四军的队伍驻扎在村南小河边的杨树林子,十几岁的姑奶奶想去参军,曾祖母不让,把她关起来。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姑奶奶偷偷爬起来,翻墙逃出了家。

当姑奶奶一路小跑赶到杨树林子时,队伍已经继续开拔,不知行踪。姑奶奶不舍,边哭边沿河畔的小路,随“哗哗”流淌的溪水往前找。她穿过一个又一个村子,走过一片又一片树林,见人就问,新四军去哪儿了?

终于,在黄昏的时候,姑奶奶追上了驻扎在邻县某一个村子里的大部队。有人把姑奶奶领到一处祠堂,那是部队的行军医院,姑奶奶成为部队医院里的护理员。

此后的日子,姑奶奶随队伍转战南北。抗日战争纪念网上记载:  姑奶奶担任过粮库工作员,同年6月参加鲁中南党委干部训练班,1948年南下新海连市担任民主区妇联干事。建国以后历任临城县公安局治安股干事,济宁专署公安处收发员,劳改科干事,济宁农展馆会计,省公安厅档案科科员等等!

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姑奶奶住在省城济南,在省公安厅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踏实工作。她无欲无求,一心奉献,从不向组织主动伸手,赢得了单位上下普遍的肯定和敬重。

我父亲经常去济南看望他的姑姑,当时姑奶奶家人口多,上有老下有小,家境并不宽裕,父亲会给她老人家捎点家乡的土产。回来的时候,姑奶奶也会送些旧衣服,买点农村见不到的小吃食,说,回家哄孩子。

姑奶奶常常给老家写信,问我爷爷的身体,问孩子们的学习,问乡亲们的收成。姑奶奶上学不多,但在我的印象里,她的硬笔行楷堪称典范,字体柔中带刚、清秀隽永。可惜当年信件儿鲜有留存,令人遗憾!

我读小学的时候,姑奶奶回过老家一次。我记得是在傍晚的时候,姑奶奶住在她最小的姨母家,她的姨母住我们村东头,一处开着粉红色月季花的小院里。

满屋子都是人,姑奶奶盘腿坐在堂屋的蒲团上,与乡亲们有说有笑聊家长,有几个是姑奶奶孩提时的发小,她们互相讲述伙伴们身上发生的趣事儿,屋子里的气氛欢快而热烈。

父亲领我与隔壁二叔家的堂弟去见姑奶奶,姑奶奶见了我们很高兴,拍拍这个的脑袋,又摸摸那个的小脸。说着话的功夫,她从兜里掏出十块钱给我,说,姑奶奶这回是来县里出差,没顾上给你们买吃的,你俩去代销店,买最喜欢吃的点心,别忘了,分给你们的弟弟妹妹!

父亲说,姑啊!孩子大了,别惯着他们!

姑奶奶说,谁叫他们叫我姑奶奶呢?说完爽朗的大笑,姑奶奶的慈祥与和气,让我丢下农村孩子的矜持与拘谨,我拉上堂弟,去老安家的代销店,疯狂采购,各色糕点装满了整整一篮子。

八七年的夏天,那年的暴雨肆虐。有个早晨,狂风劲雨席卷了整个乡村,一阵暴烈的炸雷之后,姑奶奶小时候住过的院子,门口一棵一人多粗的梧桐树被连根拨起,砸塌了隔壁大叔家的院墙。

雨小下来的时候,父亲披一件蓑衣走过去看看,他皱皱眉,说,好端端的大树,怎么说倒就倒了呢?

过了几天,有个去省城出差的亲戚,回来对父亲说,等秋后农闲,你姑让你去趟济南,顺便给她捎点芋头。

父亲记下了,吃饭的时候,自言自语地对母亲说,咱姑从来没有伸手问别人要过东西,这回怎么突然念叨着,让我给送芋头了呢?

一场大雪,那个冬季很冷,邮局的通讯员送来发自济南的电报,电报的内容是,“姑有事,速来!”父亲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冒着风雪独自步行到镇上,借邮局的电话,拔通了长途!

噩耗传来,姑奶奶于前个晚上不幸去逝。晚饭吃好,还陪家人看了会儿电视,之后,站起来,对家里人说,我要睡了!

次日凌晨,姑奶奶安祥地躺在自己的床上,与世长辞,享年五十七岁!单位发讣告这样说,“张彦凤同志品格高尚,作风正派,工作认真,团结同志……”

姑奶奶的辞世,令父亲悲痛不已。他说,俺姑要芋头是假,想我是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