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个臭画原型的,还真拿自己当经理了!
以下是对产品经理的灵魂拷问,玻璃心慎看。
问:让你痛苦的事情是什么?
答:画原型
问:还有比这更痛苦的吗?
答:天天画原型
问:还有没有再深刻一点的?
答:天天画原型,然后再改原型
如果以上还不够扎心,下面的这则短故事则可以伤口撒盐。
年度最扎心短故事:
周二,小明带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与VP和总监的产品会议。会后,VP对小明语重心长的说到:“你回去把今天讨论的画一下吧,画一下吧,一下吧,下吧,吧”
本故事纯属事实,如有雷同,欢迎抱团。
接下来,献给大家一首《像我这样的产品》,作词人:明天上线。
像我这样优秀的人
本该大展又宏图
怎么这么多年到头来
还在画着原型图
像我这样聪明的人
早就告别了执行
怎么还是用了一辈子
还在继续画原型
……
经过3-5年的历练和成长,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技能掌握,对于职业规划来说,接下来应该是向第二阶段的管理层面去提升。
但因为种种原因,很多人会在第一阶段停留很长时间,慢慢也就成为了所谓的执行产品经理。
处在这个阶段的尴尬就是,所谓的工作经验都是用时间换来的,所做的工作也依然是执行类的,想提升自己又没有资源和机会。
循环往复,无穷迷茫。
我们来看一下腾讯的产品经理能力模型,该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之用。
如果专业能力决定了能够走多远,那么综合能力就决定了能够飞多高。
当然了,能力模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唯有用心才可能有成长。
接下来要谈的,仅适合创业小公司,在大厂的大佬们可以忽略。
说到创业小公司,当然是缺人缺钱缺制度咯,对于产品经理的要求,也就是能保证需求实现、功能上线即可。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执行产品经理想要完成华丽升级,又该怎么做呢?
我想,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去切入:
1.打牢根基
这也是我一直所坚持的,任何时候,硬技能不能丢,这是底线。
何谓硬技能?无非就是需求管理能力、产品设计能力、项目推进能力、责任心这些了。
请记住,无论是大厂还是小厂,这些基础能力都需要掌握到熟练的程度,因为有可能这是你仅有的优势。
2.心向远方
现在没有条件完成职业升级,但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两眼一抹黑。
我们需要知道行业标准,并且在可能的范围内,自己朝着标准的方向去努力。
像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只需要出原型给开发就可以,什么流程图、功能结构、PRD都是不需要的,全部靠沟通。
但我知道行业标准做法是什么,所以我会自己完成所有的文档内容,哪怕只是自己看。否则,以后换工作的时候,只能说自己不知道怎么做了。
如果你要问我这些标准怎么来,拜托,咱们是产品经理,这些东西还不能找到吗,然后发挥我们的强项,COPY呀。
3.总结反思
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会很杂,容易被各种事情所干扰。(此处省略一万字,产品经理都懂)
这时候,往往会有一种错觉,每天都很忙,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又没有任何的实际产出。
所以需要进行定期的总结和反思,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交代。
通过对以前工作的复盘,我们还能够从中发现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尽量避免类似的情况,如果还能够有所提升,那是最好了。
4.同行交流
一个人的眼界和格局,无论多深远和宏大,都会存在瓶颈。这时候,同行之间的沟通是最有效的方法。
深入交流,不仅能够扩展我们的思路,还能够结识优秀的人,形成自己的圈子。
在未来,也许决定你下份工作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资源。
尾巴:
做了这么多年执行产品经理,说不迷茫是骗人的,说不焦虑是不可能的,说不担忧是自欺欺人的。但我觉得,只要用心,一切都不会晚,一切都会自然而然。
请不要叫我画原型的,我是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