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我有我的时光
岁月流荡,如尘似海,一朝去,夕不返,究竟遥遥时光,带走了无尽人和事物,像那一簇秋叶,名人历史已是过去,但他们却留下了根植于中华血脉的文化传统,那永恒存在的经典,一朝一夕散发独特的魅力,吸引前行者,一批又一批,走进国学的世界。
悄然间,像白云与清风一般,我遇见了《大学》,在美好的大学时光里,浅言小记,浅诉情深。
《大学》我有我的时光时光回溯,一月前,初次翻阅《大学》,如同初入大学的懵懵懂懂,面对两千年教育精粹,自然包裹不住茫然无措,不知其意。踏上弯曲杂错的绵绵古道,耐心谨慎的人啊,一步紧挨一步,缓缓前行中,我看到了升华飞舞的灵魂。
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大学”渐渐接受了我的苦心钻研。坚持过漫漫长夜,终于是阳光与明朗。踏过通幽曲径,大学的桃花园,如画般铺展在眼前,执着的,美好的,所构建的精神指导,关于生活学习为人的启示,穿彻时间的狭隘,淋漓一场春雨后,化作一声惊雷,于是,从梦中醒来,抽出枝枝嫩芽,碧叶,荡漾生的美丽。
读过,醒悟,方知,《大学》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的思想,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大学》将生命的历程铺设在层层阶梯之上,鼓励我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大学生活,踏着高中的尾巴朝大学款款走来,对于大学生活充满未知,有迷茫、有憧憬、有抱负、有畏缩,五味杂陈铺面而来。
求道大学未见一番坦途,而先修内外之明,以游无穷者乎。
在内修方面,先是格物致知,然后是诚其意,正其心。“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为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格物”指努力穷就事物之理,当我们通晓事物之理后,知识也就完备彻底了;致知是作为认识过程中能够的格物在人所得知识的一个自然结果;因而朱熹认为,若没有格物,谈致知是无法办到的。朱熹用“格物所以致知”来说格物和致知的关系,一方面说格物以致知为目的,另一方面致知是在格物的过程中实现的。人的知识在认真研究外界事物中获取,日积月累就能达到“知之至”的境界。从知识储备方面,内修要求“格物致知”,那么从精神修养方面,就要求“诚其意,正其心”。意诚则必须从慎独开始,正心则要求保持平和的心态。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不断的自我改善中达到的。
在外修方面,“齐家,治国,平天下”着眼于处理人际关系。这让我想起安葬于西敏寺的英国国教主教的墓志铭:我年少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要改变世界,但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我发觉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我缩小了范围,决定改变我的国家。但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若我能先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国家,再后来我甚至可能改造整个世界,谁知道呢?内修——努力夯实文化知识,充实精神世界;外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对社会现象有所思有所感,对国家民族命运有责任感与担当。大学生在利己主义盛行之时,应时时忧国忧民,勇于承担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历史使命感,置身于社会民间疾苦,体味人生百态,而不是一味躲在象牙塔寻求安逸。
《大学》我有我的时光入室求知,出世报国,一身长存浩然之气。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儒学体系中"明德"是其核心,儒学讲究"德教",在浮躁的社会中,我们的确需要明德这盏清茗击退内心的不安。面对纷繁的诱惑我们需保持内心的道德底线。知其所止对于我们当今浮夸的社会风气犹如一剂镇静剂,“止”即找准自己的位置,社会诱惑繁多,机会供需失衡,人们内心迷茫,对自身定位毫无概念,成为精神流浪者。大学生活虽多姿多彩,但诱惑重重,我们应明德,坚守内心道德底线,能果断拒绝诱惑。生活如平静的海面历经风浪仍从容归港的船只,我们应找准自身定位,明确目标、理想,为心灵铸造指路的灯塔,保护我们不至于迷失自我,随波逐流,成为冗沉海底的残骸。
《大学》我有我的时光品国学,思《大学》,我们应怀有——“最朴素的生活,最遥的梦想,即便明日天寒地冻,路遥马亡”。
国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积淀,一个国家的历史瑰宝。我们应守护好自己的根,不做无根之草,随风飘摇。
大学拾光,愿历史永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