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溜溜的寒假作业文学

三国往事|论知遇之恩

2018-02-04  本文已影响38人  小木山庄的溜溜

士为知己者死,是某种意义上的对个人价值、灵魂和存在意义的肯定。它与中国一贯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有所背离,因为知己是个人的知己,与其他人的看法无关。

第八回和第九回主要讲的就是我们已经耳熟能详的王允巧施连环计,貂蝉荣登四大美女宝座的故事了。

我吸取前天写《侧面描写的力量》那篇文章的经验教训,认为这样妇孺皆知的故事我再来复述一遍也没意思,写不出新意来,反而让写作变成一种负担。因此今天虽然看的是这两回,我却非要在这故事里找到一些曾经没有关注的细节来。

正饮宴间,忽人报曰:“董卓暴尸于市,忽有一人伏其尸而大哭。”允怒曰:“董卓伏诛,士民莫不称贺;此何人,独敢哭耶!”

董卓死后,万民百官额手称庆,纷纷设宴庆祝脱离董卓的魔爪。这无可非议,人之常情,从我前几天写到的董卓的“丰功伟绩”就可以看到董卓有多残暴多失人心。

但是就是在这一片和谐的声音中有人要跳出来做不合时宜的事,竟然有人为董卓哭。

这个人是蔡邕。

蔡邕早年拒朝廷征召之命,后被征辟为司徒掾属,任河平长、郎中、议郎等职,曾参与续写《东观汉记》及刻印熹平石经。后因罪被流放朔方,几经周折,避难江南十二年。董卓掌权时,强召蔡邕为祭酒。三日之内,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侍中、左中郎将等职,封高阳乡侯,世称“蔡中郎”。董卓被诛杀后,蔡邕因在王允座上感叹而被下狱,不久便死于狱中,年六十。

这段话是从百度百科找来的,历史上蔡邕的真实经历,应该可以为小说中蔡邕不合群的行为作出一些解释。蔡邕大概一直不是一个太圆滑的人,不太会做官,虽然才名远播,但得罪人是分分钟的事。就比如这里哭董卓,当然小说里为了矛盾突出而说他是伏尸大哭,历史上应该不会这样,但无论如何,蔡邕叫别人看出他为董卓的死难过了,碍着别人庆功的心情了。

因为不会做官,蔡邕一腔才华难以施展,大约总有一些愤世嫉俗的不平之意。越是如此,他的性格越不适合做官,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是董卓硬要把蔡邕拉出来的。

三国演义第四回董卓掌了大权之后做了一些事,其中就有逼蔡邕出山。

李儒劝卓擢用名流,以收人望,因荐蔡邕之才。卓命徵之,邕不赴。卓怒,使人谓邕曰:“如不来,当灭汝族。”邕惧,只得应命而至。卓见邕大喜,一月三迁其官,拜为侍中,甚见亲厚。

我以为蔡邕这样给脸不要脸,董卓会不满意,而对蔡邕爱答不理;想来蔡邕也是这样以为的。他大概想明白自己不是当官的料,不想再去官场滚一身尘土了。辗转江南的十二年没有磨平他的棱角,反倒磨出一身傲骨,让他比当年更加愤世嫉俗。

但是董卓没有对他的拒绝表示不满。这个杀人如麻做事全凭心情的土匪给了他全然的信任,高官厚禄一下子全有了,曾经郁郁不得志英雄无用武之地,现在身份有了,地位有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也有了。

我以为蔡邕会因为是被董卓逼出山而对董卓心生怨愤,没想到蔡邕缺少的就是一个能够逼他一把的人。对于洛阳百姓、皇室和原来的官员,董卓是暴徒,是破坏者,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反贼;对于蔡邕来说,董卓是赏识他,提拔他,给了他驰骋千里机会的伯乐。

古人重视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很有意思。现代人已经很难体会到这种感受了。我们也许会因为被赏识而心生感激,但绝对不会像这些单纯的古人一样为此而死。我们面对的机会很多,选择很多,给我们提供机会的人也很多。知遇之恩被稀释了。

司马迁在《刺客列传》里赞扬了五名“刺客”。比如专诸刺王僚,荆轲刺秦王,站在上帝视角,刺客们效忠的人不一定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正人君子或者有大成就的人。但是太史公用他如刀的笔把他们都记下来,让他们成为几千年来刚烈不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象征。太史公想要传递的就是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

王允拒绝了蔡邕的求情,把蔡邕下大狱,叫人在狱中勒死了他。蔡邕只是想学司马迁留着命修完汉史,想不到王允这样说。

允曰:“昔孝武不杀司马迁,后使作史,遂致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运衰微,朝政错乱,不可令佞臣执笔于幼主左右,使吾等蒙其讪议也。”

王允在怕什么呢?诛杀董卓对于汉室来说是大功一件,无论谁来写史都不能否认这一点。大约是时代太近的缘故,王允看不到史记的重要意义。我完全没想到王允是这样评价司马迁和史记的。因此我不由地又要阴谋论一下,王允杀董卓最大的原因不是为了匡扶汉室为百姓出头,而是因为董卓掌权之后他这个司徒的权力被架空了吧。

最后再小小地说一个令我不满的地方。

后人论蔡邕之哭董卓,固自不是;允之杀之,亦为已甚。有诗叹曰:“董卓专权肆不仁,侍中何自竟亡身?当时诸葛隆中卧,安肯轻身事乱臣。”

是不是因为诸葛亮是主角之一的缘故,所以一定要把他拉出来亮亮相,从旁人的口中先叫人有个初步的印象?何苦为了拔高诸葛亮的地位生搬硬套拿他跟蔡邕比较?诸葛亮之所以没有被董卓发现完全是跟他主子刘备一样名声没有打响,他才几岁,隆中对的时候也不过二十七,现在也不过弱冠之年,而蔡邕成名日久,年已六十。他们俩在董卓一事上完全没有可比性。

在三国演义的宏大叙事里,蔡邕只是很小很小的配角,但是在属于他的寥寥几行文字里,我看到一个“士为知己者死”的狂士形象。也许我永远不会因为知遇之恩做到蔡邕这个地步,但是这一点也不影响他留给我的震撼。这就是所谓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