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004-2019-12-2]【唐诗三百首】持续学教训练
1、学习材料:(填当天的诗歌)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知识笔记:(诗文资料)
【注释】
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
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
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采撷(xié):采摘。
相思:想念。
【释义】
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将生出多少新枝呢?
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红豆,它最能够引起人们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青年王维所作爱情诗的代表。该诗由物感怀,借助红豆鲜艳色彩和有关的动人传说,以含蓄深沉而清新流畅的语言,传达浓烈的相思之情,十分感人。
红豆,生于南国,其果鲜红浑圆,外表晶莹剔透,因为常被南方人作为服饰装饰物。红豆与相思联系在一起,则是来源于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为丈夫战死边疆,思念亡夫太甚哭死在了树下,此后化为了红豆,在春天的时候生长发芽。从此以后,红豆被人们称为了相思子,也在文学中引用为相思之意。
“南国”(南方)既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示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这样写来,便觉语近情遥,令人神远。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
最后一句“此物最相思”只因红豆是最能表达相思之物。中国人常说,睹物思人。这“物”可能是他吃过的、穿过的,也可能是他看过的、听过的;可能是他喜欢的,也可能是他厌恶的。只要是与他有关系的,哪怕只有一丝关联,都能激起思念者敏感的神经。诗人所希望的,是友人每每看见这最能代表相思之意的红豆,就能想起正在相思的“我”、正在思念“你”的“我”。从诗人对朋友的深切叮咛中,我们看到了诗人自己深重的相思之意。正是诗人对朋友的满心思念,才使他希望朋友亦如此。用这种方式表露情怀,语意高妙,深挚动人。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3、学教总结(学习和教学的感悟及总结)
(1)学习时间:30分钟
诗歌讲解:22:15-22:35,20分钟
总结复盘:10分钟
(2)学习体会:
这首诗青年王维写的,红豆相思,相思红豆;此时的王维应该是处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心境;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3)教学总结:
A.先讲解王维21岁前的履历,再逐句讲解诗歌;诗歌里提到的地名、意象,都是拓展小朋友知识面的机会,要在讲解的过程中把这些内容渗透进去。不能背了就完事了,要通过具体的知识让他们能够将文学和现实联系起来。这对以后学习地理、生物以及培养空间思维能力是有帮助的。
B.小朋友们一般晚上9点多睡觉,铮伦硬生生地等到10点15分,除了感动我还能说什么呢?以后有时间就早一点,或者早上讲。
C.今晚是两位嫂子带各自的铮伦和旭亮来学习,铮伦在上四年级,旭亮在读幼儿园,紫韩同学睡大觉了。有多个小朋友的时候,可以让先学会的带后学会的。旭亮同学接受慢一点,嫂子就在旁边带着读;昨晚就听到了他在旁边跟读的声音,他以前就玩闹,估计是看到哥哥姐姐都学习,他也被影响了——近朱者赤。旭亮现阶段就鹦鹉学舌,不断朗读就可以熟读成诵了,没必要太多理解诗句中的意思,养成一个朗读的好习惯。
D.说是自己在陪他们读唐诗,其实通过陪伴他们成长是在帮助自己持之以恒地去做一件事情,也给自己一个学习唐诗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