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读书心情随笔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2018-12-24  本文已影响40人  be61e347978b

小贝壳QQ:524094747

这些年,我在异乡漂泊了不长不短的10年,虽然没有做出什么了不起的业绩,可是我发现,我一个人也能挺过所有,原来,我比想象中坚强很多很多,原来,孤独注定是一场蜕变的挣扎。

                                                                                  ——题记         

2014年1月22日,刘同在日记里写“如果在大学没有遇见李旭林,我也许不会走上写作这条路,一写就是15年,有没有成绩另说,但在这样的坚持中,我看到了真实的自己,也在长年累月堆积的文字里,读懂了自己。”再次捧起《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我的内心仍然有很多感慨。

表面看来,这本书的文学价值并不高,可是读者却可以通过33个章节揣摩到80后青年励志作家刘同在揭开华丽的外衣后与内心的对话,哪怕有些东西当时会让作者觉得无地自容,可是这毕竟是成长的一部分,而成长不仅包括光鲜亮丽,更应该包括灰暗、惶恐、难堪、挣扎,正如蚕蛹破茧成蝶、凤凰磐涅重生的背后可能是无尽的辛酸与痛楚。

也许,正是它励志的背后有着很多真实,所以才如此吸引大家的原因吧。其实早在一个多星期前,我就把此书通篇读完了,原本想一口气写下读后感的,可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那个周末定下的计划被一堆琐事扰身,只好搁浅了。等到终于忙完紧急的、重要的、日常的大小事务,再想写读后感的时候,思路竟然不太顺畅,所以,我只好再次捧起此书。

其中看到刘同受大学同乡李旭林的影响,从一个性格唯唯诺诺、过于内向腼腆的小男生,通过重新提笔写作、找回自信的那个章节时,我的内心受到强烈震撼。

不曾想到,在《职来职往》节目里那个意气风发、能言善辩的刘同竟然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爱哭、脆弱、胆小、畏怯……正如他自己讲的,大学新生军训期间,因为第一次来到家乡以外的陌生环境,因为害怕与人交流,他竟然喜欢上交流甚少、要求严格的军训。而当他认识被保送到湖南师范大学的同乡李旭林后,他发现,和赫赫有名的李旭林相比,他没有在校报发表过文章,也从来不写文章,字也写得不好,只是中小学时常常给班级出黑板报,没有其他的特长,唯一的优点恐怕就是有理想了,连性格开朗也算不上。

而后来,在李旭林的鼓励和指点下,他坚持每天写文章,然后,他的文章陆续见报。再后来,李旭林成了文学院校报的主编,而以勤奋著称的刘同也就顺理成章地被他钦点成为责编,刘同问了一句,“为什么选他成为责编?”,李旭林说:“那么多人,只有你会坚持每天都写一篇文章,好不好另说,但我知道你一定是希望越写越好。”正是那句话,把当年那个极其缺乏自信的刘同推向了今天。

正如他说的,在以后的岁月里,无论是写作还是工作,很多事情他会因做得不好而自责,却从来不想放弃。好不好另说,能一直坚持下去,并希望越做越好,是他永远的信条。

从刘同的作品里,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因为我的经历和他相比,可以用大相径庭来形容(当然,有一点就是,我没他出色)。大概在我8岁之前吧,在姐妹里,我算是长得蛮标致的,其实大姐也特别好看呢,可是后来,我的脸上渐渐喜欢长各种各样的东西,然后就是越来越丑,在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性格越来越内向,越来越自卑,我以为这种状况会一直维持下去。

可是不知受什么驱使,大概是2008年底吧,我竟然开始提笔写文字了,记得有一次,203寝室的文艺青年钟林笑着对我说,你的文章越来越好了。受到一个不轻易夸奖别人的人的表扬,和多年前的刘同得到李旭林褒奖的时候一样,突然就增添了很多自信和想象中的成就感。

那时起,我对写文章越来越来劲,我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在记录成长的过程中能得到别人的欣赏,我又何乐而不为呢?后来,我越写越多,再后来,我进了对写文章要求高的鄂西,仿佛造化弄人般,我开始真正爱上了写文章,也通过写文章,让我明白什么是坚持,让我重新找回了很多自信和乐趣,从而让自己的生命在写文章中得到升华。

在以后的岁月里,当我写文章越来越顺手的时候,我回头看看08年末、09年初写的文章时,只觉年幼太过肤浅、甚是羞愧,而这些已完全不重要。当然,我也没有去思量文艺青年钟林当年的一番夸奖是真是假,因为不管结果如何,她的那次夸奖对我来说无疑是一次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暗示吧,因为越年轻、越幼稚,就越希望得到别人的鼓励和肯定,正如多年前的刘同一样,千千万万个年轻人一样。而这些年,我庆幸自己在一种冥冥的安排下坚持了下来,在没有一个同伴与文字前行的孤独中挺了过来。

再后来,我写文章越来越多,得到的夸奖多了,也就越来越淡定了。这时,生命仿佛进入了一个追求内心安宁的阶段,也在这个点上,除了几个不离不弃的挚友,几个心灵朋友进入了我的世界,有的指引我读能够修心养性的书,比如曾国藩、易经等等,渐渐地,我开始学着每日自我反省、自我总结,后来,我终于走出了一段灰暗地带,生命也渐渐走向晴朗;有的和我一块做伴,在写作这条孤独的路上踽踽前行,偶尔一起畅谈人生的得失,偶尔一起探究幸福的奥秘,生命从此变得更加美好。

如今,写文章和看书完全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正如摩西奶奶第一次提起画笔的时候从来不去想会不会成为画家的想法一样,我也从来不去想能否出书,可是通过看书和写文章,我终于开始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美好的一面也好,丑陋的一面也罢。同时,通过看书和写文章,我发现我可以间接地提升自己的内在和外在,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这些年,我一个人在外面,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可是,在喜悦夹杂着泪水的3600多个日子里,我一个人安然地度过了所有。也难怪刘同会说:“很多人缺少了另外一个人便没有自己,无论最终你变成怎样的人,要相信这些年你都能一个人度过所有。当时你恐慌害怕的,最终会成为你面对这个世界的盔甲。”我想,《你的孤独,虽败犹荣》的意义就在这里,因为,那些经历过的可以称之为成长的孤独,正是促成你生命实现一次次转化的资本。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