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文化

成事 | 精神要有余于事

2020-09-21  本文已影响0人  眺山

日记,我喜欢思想型的,因为其内容多是自我教育和自我戒备为主旨的。《曾文正公嘉言钞 • 日记》三十条,大多属于这种类型。今天,我们就来读思一条。

“精神要常令有余于事,则气充而心不散漫。”这即是说:“要长期保持旺盛的精力,这样做事才会精力充沛,心思也不会散漫。”显然,无精打采是不符合这条日记内容的,也不能把事情做好。问题的关键是:何以常令精神有余于事呢?曾公在这则日记中没有明言。因而,就只能靠我们自己总结归纳办法了。

不言而喻,科学合理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作息规则是常令精神有余于事的第一义。这是常识,就无须赘言了。

多读有助于“养精神”的名家名著,是常令精神有余于事的关键。这是我个人的体会与经验。比如,我读《孙正聿哲学文集》,就总有“抑制不住的渴望”“无法割舍的热爱”“永无止境的探求”,这该是典型的“精神有余于事”吧?

人的精神从哪里来呢?除了健壮身体有精力外,人的精神最是需要“富养”的,而这“富养”的最佳路径就在于多读中外名家名著,尤其是文史哲三个方面的名家名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