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教师立身之本
今天刷手机,刷到了近日网上的一则某教师的不齿之事热议,让我心头顿时沉重。且不论网上的各种评说,我只想说说“师德”二字!
打开“百度”,输入“师德”一词,能找到相关网页几百万篇,可见它的关注度如何。她承载了太多太多的希望与理想,有多少老师师德高尚,牺牲了健康、家庭、甚至生命。又有多少老师,“冒天下之大不韪”,触犯了师德之条款,成为令人唾弃的对象。
任何一个职业都有其特定的道德规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因此,学校要坚持把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这里,发一点我以前写过的文字片段:
教师:形象上要做“活教材”,思想上要做“活雷锋”
上行下效,学生都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对于教师的一言一行,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在学生的眼里,教师就是一本活教材,是一面鲜明的旗帜。
为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事事为人师表,作好表率。教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刻苦耐劳的精神会在无形中给学生树立刻苦学习、埋头苦干的榜样;教师很强的时间观念会引领学生自觉尊时守纪,不迟到、不早退、按时到校、按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教师强烈的进取性和创造性会激励学生开拓创新、敢立潮头……
教师是一本活的教科书,这就要求教师在言谈举止、待人处世上都要符合教师的身份,不能出口成“脏”,马马虎虎,不能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有损教师光辉形象的任何不良举止。心理学家潘光旦先生曾作过精辟的比喻——教育乃是“大鱼引导小鱼游”的活动,如果作为“大鱼”的教师自身都言行不雅,又怎么能带出言行文明的“小鱼”——学生呢?
曾经有学生向我反映,谁谁谁老师经常随地吐痰、谁谁谁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手机铃身总是不关……凡此种种,都会在学生心头留下不良影响。也有家长提出,某些女教师夏天穿得太暴露,虽然就其本身来讲挺漂亮,但考虑到职业特点,希望这种服装不要在上班时间穿等等。
我们经常说,“校园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一不是在影响着学生,甚至影响周围。在学校,不管是班主任,还是课任教师,不管你是身在教学一线,还是搞后勤服务,每一项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关系到育人。所以,我们都应该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最具影响力、最具开拓创新精神的教育开拓者,他那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教人求真的教育理念,知行合一的师德风范和人格魅力,堪称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他强调“身教重于言教”、“知行合一”。他认为教师和学生“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恭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恭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恭亲共守”。陶行知一生重视德师修养,以“爱满天下”的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他的情至真,爱至深,不但是我们做教师的榜样,也是我们做人的典范。
教师不仅在形象上要做“活教材”,还要在思想上做“活雷锋”。教师职业的特点要求我们要待人诚恳,乐于助人。对待学生,我们要给春天般的温暖,不讽刺、不挖苦,以一颗宽容之心激励、唤醒和鼓舞每一位学生。不管是成绩优秀的,还是成绩差的;不管是长得漂亮的,还是长相难看的;不管是有背景的,还是没有地位的,都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当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遇到困难时,要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给学生以真心关爱和无私帮助。
做一名教师必须时刻以师德为标准来衡量自己,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坚定的信念去激励学生好好学习,以高尚的情操去陶冶学生的心灵和情感,以巨大的力量去鼓舞学生天天向上;也只有这样,才能以自己满腔的热血去浇灌满园的花朵,尽一名教师之职。
让我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