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心理学——拆屋效应
“ 拆屋效应”指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以便人们更容易接受后者。“ 拆屋效应”源自鲁迅先生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案例1:
学校的一名学生犯了错误后离家出走,把班主任急坏了,没过了几天学生安全地回来后,班主任反倒不再过多地去追究这名学生之前所犯的错误了。实际上在这里,离家出走就相当于“拆屋”,是班主任没办法接受,也是不希望再发生的一种结果,学生之前犯的错误就相当于“开天窗”,虽然原来难以接受,但相对于离家出走就显得可以接受。
案例2:
《影响力》的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曾做过一个实验,假扮成县里青年咨询计划部门的工作人员,到大学校园里去问大学生们是否愿意陪一群少年犯去参观动物园。要与一群年龄各异的少年犯一起在公共场所呆上好几个小时,而且也没有任何报酬,这对于大学生们来说当然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结果也正像我们所预料的那样,绝大部分人(83%)都拒绝了这个请求。
但当他们用一种不同的方式对同一所学校的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时,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在邀请大学生们作为义务管教员去动物园之前, 罗伯特·西奥迪尼先提出了一个更大的请求:在至少两年的时间里,每周花2个小时的时间为少年犯们提供咨询服务。当然所有的人都拒绝了那个极端的请求。在他们拒绝了那个请求之后,才提出了这个小一点的、参观动物园的请求。
这一次,由于参观动物园的请求是以让步的形式提出来的,成功率明显地提高了,答应去动物园的学生人数是原来的3倍。
拆屋效应的产生可能由于:在面临不希望发生的事,同时有两种心理机制启动,一是设法采取一些措施避免事情的发生,二是开始调整内在的心理矛盾,准备接纳要会发生的事实。如果在调整进入平衡状态时,出现的一个新的选择与内心平衡状态相近时,就很容易被内心接纳。
很多困难,容易在人的心理上被放大。而且,当领导分配下来特别难以完成的任务时,他可能已经利用了“拆屋效应”,也就是说,他的要求貌似很高,但是心理期望值并不高,这样的任务才是责任风险很小的任务。
面对着这种情况的时候,如果你习惯性地说“我不行”,过一段时间以后他会觉得你真的不行,所以干脆不给你指派任务。
相反,如果你把工作先接下来,及时你完成得不够好可能也不会损失什么。如果你能有“这个我做起来有些困难,但是我会努力的”的态度,然后全力投入把问题给解决,那么就会有超出想象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