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代码》中的8分钟意识移植说不通?
科学不承认换魂之说,代之以意识移植或植入。电影《源代码》中的8分钟,究竟是意识移植还是记忆移植?
记忆具有客观性、确定性,可以上传、移植;意识不同,意识具有主观性,我们每个人对外部世界的体验都是不同的,每个人对颜色的感觉、对冷暖的感觉、对疼痛的感觉都是不同的,跟我们的心情-喜怒哀愁有关。意识具有瞬时性,此时的意识不同于彼时的意识,你要上传的、移植的究竟是哪个?
所以,移植8分钟的记忆可以,移植8分钟的意识说不通。意识上传,即换魂,只能发生在某一时刻。
《源代码》中的程序根据8分钟的记忆,“重现”了8分钟的过程,但是不同的是通过换魂将其中的人换了一个。所以,这种“重现”不是原滋原味的,而是在原来记忆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本来按照记忆进行的过程,由于换魂人的自由意识产生的随机反应(无法预测)而偏离方向。
第一次上传时,换魂人并没有8分钟记忆,他的反应完全是自由意识的被动反应;第二次换魂人就有了上次8分钟的记忆,所以他知道何时查票,等等;下一次上传他不但知道查票的事情,还知道炸弹的事情,等等。
前面我们的理解是,一群死了的虚拟人,通过程序运行在虚拟世界活了过来。我们给其中一个虚拟人上传了意识。8分钟程序结束后,虚拟回归现实,幻象消失。历史不会改变。
但是,电影最后,我们发现他们不是虚拟人,而是真实的人。排除了炸弹后,通过发邮件等方式证实了自己的存在。通过让本体死亡,得以让替身上的植入意识消失,替身恢复自我。爆炸没有发生,男女主人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历史被改变了。
这种改变只能通过量子力学的平行世界得以实现。爆炸前8分钟乃是穿越的节点。我们仍然生活在真实的世界,只不过通过穿越,改变了历史而已。
不过,影片前半段程序运行的虚拟世界与后面穿越的真实世界的转变有些逻辑上的瑕疵。可能是我理解上的偏差。
当然,影片最后展现的男女主人公的幸福生活,仍然可能是虚拟世界的幸福生活。电影的魅力就在于调动起观众的无限想象。
总结一下,电影《源代码》中的8分钟,仍然是老生常谈的换魂,至于如何换魂,仍然无解。但是,这部电影涉及到的科学假说或理论还是比较丰富的和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