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提升班6】思维导图课程(1)2018.08.09

2018-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松阳273叶冬
【信息技术提升班6】思维导图课程(1)2018.08.09

2018年8月9号,我们迎来由杨丹老师给我们带来2018互+计划暑期教师培训-信息技术提升班第六讲《思维导图课程(1)》。

所谓“思维导图”,也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工具。

杨丹老师从整体方面为我们介绍思维导图的背景、意义、用途、工具等。

为什么连比尔盖茨、李嘉诚都在用思维导图?杨老师告诉我们思维导图的魅力在于它是目前最接近人脑学习模式和思考方式的工具和技术

人类的左脑倾向于逻辑思维,右脑倾向于艺术思维,因此,左脑又被称为“学术脑”“抽象脑”,右脑也被称为“艺术脑”“创作脑”。

思维的本质是: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是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

思维的特征:信息、感觉、记忆

在整理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需要大脑的参与思考,需要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技能。

思维导图是目前最接近人脑学习模式和思考方式的工具和技术

是帮助记忆、思考、回忆的一种方法

关键字:原始、联想

图形:解读、发散

记录:思维暂存

思维导图就是利用了右脑开发的原理及右脑的特点,利用发散性思维的方式,建立人脑个性化的思考。

思维导图的特点:网络结构、多彩思考、左右脑协调合作 、立体式思考、个性化

在思维导图和我们传统的笔记本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思维导图更具高效性,是最接近人脑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制作

思维导图的用途:设计课程 、做笔记、做总结、做计划等等

思维导图的制作规则

1.重点突出

2.条理清晰

3.使用联想

4.布局合理

5.风格独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