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奶奶
白奶奶走前的最后几天一直是闺女照顾的,闺女家离白奶奶只有一节地远。每天早上炖一碗鸡蛋羹,一手骑着电动车,一手托着碗送来的。白奶奶每次只能喝一小口,还是闺女硬塞进去的。有人说她现在就吊着一口气,等着外面打工的孙子来看最后一眼,村里人都夸闺女孝顺。
她儿子之前也挺孝顺的 ,就是多年前得了尿毒症,隔一天就要做一次透析。儿子没有收入,全靠儿媳妇一个人维持。她儿子后来自己借钱买了一辆“木的”在县城里跑着,挣些生活费。没想到屋漏偏逢连连阴雨,儿子确诊后的第三年孙子也得了尿毒症。让这个本来就困境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村里了解她家的情况给办了低保,爷俩做透析都是免费的。又给她孙子在家门口安排一个最轻的活,一星期象征性的去一次,钱一分不会少。她孙子年轻,拉不下脸,宁愿在家躺着也不愿去,最后是他爷爷替他去。
白奶奶年纪大,大家觉得她挺不容易的,打心眼里都很同情她,都想力所能及的帮帮她。谁也不知道自己一辈子会遇到什么事?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会一世无忧?自己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伸一把手总归不会有错。白奶奶脾气有点怪,对左邻右舍的帮助不以为然。宁愿每天骑着三轮车到处去捡破烂也不接受别人的好意。
都是一个村的老少爷们,谁也不会跟一个老太太计较。对她今天顺手薅这家的葱,明天顺手摘谁家菜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没看见。自家老少爷们可以不计较,对那些了解情况的人来说也就不那么宽容。几次被人发现找到家里。儿女劝她不要去捡,她不听,见了啥东西都往家里拾掇,谁都拿她没有办法。
几年前横穿马路出了事,从那以后就忘记回家的路。白爷爷怕她走丢,去哪都把她带在身边。再后来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是白爷爷一个人照顾。
上次回家听说她已经意识模糊,没想到这么快就走了,出殡那天白爷爷哭的最厉害。他说哪怕她只有一口气,自己心里也踏实,不像现在心里没着没落的。相濡以沫几十年的老夫妻,早已变成不理不弃的亲人。即便心里知道那个人有一天会离开自己,真到这一天还是忍不住悲痛。
村里人都说白奶奶辛苦一辈子,临走睡个八千块钱的棺材,白爷爷又对她这么好,也算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