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专题投稿随笔散文文学创作

停电的好日子

2019-03-03  本文已影响12人  江岚_美国

一场暴风雪拖泥带水地横扫而过,水没断,电停了。

当时,刚吃完星期天的晚餐,家里的灯挣扎两下之后终于灭掉,四周顿时漆黑一片。偌大的房子,早早准备下的蜡烛或手电的那点光,根本敌不过整片整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看书写字都不能了,大家都上楼去睡觉。

关于停电,我所有的记忆还停留在童年。逼仄的小木屋里,点起两根蜡烛足够了。我继续写作业,身边有祖父照常看报纸,祖母照常做针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过了几十年再经历停电,一时也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

次日早上起来,才知道如今和当年大不一样。外面阳关灿烂,用不着蜡烛、露营灯或手电筒照明,然而在我们后现代的日常生活中,“电”这种东西的功用何止照明而已?!

网络中断、电话不通,天亮之后做什么呢?在家有限的空间里走过来走过去,心里惶惶然无着落。平时忙碌起来,恨不得把千头万绪都抛开,独自喝茶、看书、写文章。此刻,算是如愿了吧,千头万绪都已被掐断,再不用受什么人什么事的催逼。

然而——喝茶不能整天无休止,看书看到疑难之处,又不能上网查找答案;文章写来更凄惶,在电脑上敲打惯了,提起笔忘了字,最后思路只落得被焦躁零零碎碎切割,哪里还能成篇?管道煤气是正常的,可以做饭,可做饭也成了新习题:当电饭煲成了摆设,一个钢精锅架在煤气灶上,怎样才能将三杯生米做成熟饭?

习惯的生活方式和节奏被划上了一道长长的休止符。

孩子们停课在家,也惶惶然不知该做什么,唉声叹气。习惯就有这么可怕。习惯了夜夜灯火通明,习惯了隆冬也穿丝睡衣,习惯了在键盘上敲几个声母就能在屏幕上见到一行字,习惯了……然后,这些习惯成为理所当然的事,牢不可破,坚不能摧,生活一旦逸出习惯的常轨,人立刻手足失措。

想起古人说,“月落鸡吹角,夜长鹅报更。山中无历日,日出即天明。”前人的青灯红烛所照不过五尺,毋须电灯电脑也留下了这么多足以传诵千古的名句。我决定让自己和孩子们安静。

吃过午饭,把封在纸箱里很久的针头线脑翻出来,对孩子们说,来穿珠子吧。散落的珠子,被穿成若干条美丽的珠链,戴在我们穿着厚厚毛衣的项上胸前,闪闪烁烁。

接下来的两三天,趁着日光各自收拾房间里平时懒散堆放的物件,再趁着日光一起准备晚餐。到天黑下来,大客厅的窗帘也不用放下,就着壁炉的火光,桌上的烛光,以及窗外迷蒙月色雪光,讲故事聊天。反正停了电,天又冷,习惯了熬夜的、上网的,统统都要挤到一张大沙发上来。偶尔书页翻动,我们之间没有电视、没有手机电脑,与世隔绝的亲密。

第四天下午,带着孩子们开车从图书馆回来,远远看见家里客厅那盏吊灯煌然的亮光,我并没有欣喜若狂。供电系统恢复正常了,后现代的习惯重回正规。一家数口人各据一角,各自为政,互不干扰。这是正常的呢,我不由自主地恍惚。在明亮的电灯光下,怅然若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