泩选散文🍓(伯乐休假至2025年6月)墨海理事会点赞汇总

走人家

2024-01-04  本文已影响0人  修行ing

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摆摆手,旮旮里去,      旮旮杀了个老母鸡,  外孙吃了滚回去,    滚——回——去……”

这是过去流传在随州乡村的一首儿歌,大人在逗弄孩子的时候,经常会对着孩子念叨这个。这里面的“旮旮(ga ga)”是乡村人对外婆(姥姥)的特定称谓。外孙走“旮旮”的,是走人家去向中最重要的一个。

在随州,“走人家”就是走亲戚的意思。大凡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三朝满月,周岁十岁,给老人祝寿,乔迁之喜,升迁之喜,升学之喜,节假日团聚,拜亲访友,都会涉及到“走人家”。走人家似乎古来就有一套完整的规矩,而这套不成文的规矩,充分体现出了“差序格局”(费孝通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的原理。首先体现在时间安排上,按亲疏关系排序,分个主次轻重缓急。例如春节大拜年,初一走自家的——给本家族的长辈拜年。初二走舅舅的——给旮公旮旮舅舅舅妈拜年。初三走丈人的——给丈人(岳父)丈母(岳母)拜年。正月十五闹元宵——送年走,这就意味着走其他的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务必在正月十五以前走(拜年)完。在过去交通不发达的时代,亲戚朋友多了,拜年忙不过来,就有“拜个跑年”的说法,即拜年时不带礼物(有时也带礼物),只到亲朋家里站站,说个吉祥话,不在其家吃饭即赶向下一家去拜年。

“差序格局”还体现在走人家所送礼物(礼金)的等级差别上。礼物(礼金)的份量体现着关系的亲疏,乃至人情的冷暖。

当然也有特殊的情况,例如过年的上一年家中有人去世的,丧家就要在正月初一至初三举行“拜新香”(也许应写为“拜歆享”)纪念亡者的活动。因为“亡人为大”,过年时所有的亲戚都要优先到丧家拜新香 。丧家该年到亲朋处拜年则需在正月初三以后。这个约定俗成有它内在合理的因素:一是拜新香时,主人都要在家接待陆陆续续到来的客人,组织纪念活动,没时间出门拜年;二是过年是一个很讲忌讳的时段,丧家的人在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就到亲戚家登门拜年,可能让亲戚家觉得不吉利吧。

另外,走人家送礼还有礼仪上的一些讲究,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给重要长辈送礼一般送烟酒糖类比较贵重的副食品,给一般长辈白糖罐头类的礼品,给平辈送糕食(糕点),给小孩送糖果。给月嬷子(产妇)送鸡蛋、面条、油条等礼物,并用红纸裹着装在竹篓子里,这叫送“祝米”。主人在亲戚回去的时候,还要“回篓子”,即把送来的“祝米”拿出一小部分返回去。还有,新媳妇上门拜年,主人要给上门钱,这个叫打发“新母娘儿”。

“走人家”在我们小时候是个快乐的差事,小孩子可以借机出去逛逛,可以不做家务了。重要的是在那个还比较贫困的年代,到亲戚家做客,可以吃点好吃的。不仅如此,有的亲戚在你临走的时候还会塞给你打发钱,或者用报纸包一只鸡腿送给你,或者送给你一颗“福蛋”(用红颜料染过的熟鸡蛋)。为什么是“塞”给你呢?因为按照古礼,主人临走的时候送你东西,你都要推辞一番,即一边说“不要”一边要赶紧假意跑开。如果主人确实有诚意,他(她)就会追上来塞进你的口袋。这让我想起了历史上的“劝进”闹剧,一个人本来很想当皇帝,但又不便于自己直接上位,然后让一帮人再三劝其上位,然后假惺惺地再三推让三番,最后心满意足地做了皇帝。那个人想当皇帝“被劝进”时的心理跟这孩子“被打发”时的心理何其相似,多么有趣啊!

当然打发钱也有时候一套(客套)就套掉了的:一个是半真半假地给,毕竟那个时候大家都不宽裕;一个是半真半假的推,毕竟连吃带拿不好意思。结果是你正在寻思还要不要再来一轮推辞时,主人一缩手,所谓的“打发钱”就有可能又回笼了。当然还有一种极为真诚的给打发钱的方式:主人趁小客人吃饭时不备,将打发钱偷偷地塞进他(她)的荷包儿(口袋)里;等小客人辞别走得很远时,主人就对着小客人的背影扯着嗓子喊着告诉他(她)——荷包里的钱不要弄丢了!现在拜新年,长辈在网上发红包给小孩子压岁钱,应该就是这种风俗的传承发展吧。不过网络发红包虽然快捷方便,但还是少了一些走人家的那种现场真实感,少了一些温度,少了一些情感互动,当然就少了良多趣味。

不过,小时候走人家也有一些尴尬事。有一次,我预设好了一个拜年线路,准备先后到五家去拜年,带了五包白糖,分别用五个黄色的纸袋子装着,放在挎包里背着。然后约上几个兄弟姐妹就出发了。一路上使欢儿,打打闹闹,虽然路程远,我们也没有感觉累。可兴冲冲地赶到亲戚家时,发现挎包里的纸袋子都破了,白砂糖多半漏到挎包里了——这礼怎么送啊?送也不是不送也不是,好尴尬啊!

还有一次走人家带着两瓶糖水梨子罐头,玻璃瓶装的。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一个不小心,摔了一跤。两个玻璃瓶子相碰,瓶子破了。说时迟那时快,我们赶紧把背包放在地上,打开背包,趴在地上就抢喝那即将流淌完的糖水……喝完糖水,吃完梨子,大快朵颐,快活赛神仙!可一想到走人家没礼物了,去也不是回也不是,怎么跟大人交差呢?!一时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拜年走人家还讲究个“回拜”(回年),即在晚辈给长辈拜年之后,长辈在正月十五以前的适当时候,也会亲自或者派子女来回拜。回拜的礼物一般会减等或原封退回,这样就会出现“礼物环行”的现象。记得一年到一个长辈家拜年带了一瓶桔子罐头,结果是半个月之后,它又原封不动地回到了我家的神柜上。这一定是我送去的那瓶罐头,对此我确信无疑,因为我曾在拜年的路上歇气儿时,将罐头拿出来欣赏过,并用指甲在罐头标识上划了一个不起眼的特殊标记“”。想想也是的,送过去送过来,不麻烦啊?繁文缛节呀!但是,现在我已认识到了——这也许就是礼仪的仪式感吧!所以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礼物有来有往形成定例,大家彼此心领神会,即使是“礼物环行”也是见怪不怪的。

我们随州乡村有一些俗话,如“小孩望过年,大人盼种田”“人情大于债,顶着锅儿卖”。从这些俗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当时作为一家之主是多么的艰难!一到过年,小孩子都在盼一身新衣服新鞋帽,吃点好吃的。而对于大人来说,年关年关,过年不啻于过难关:不忍心让懵懂无知的孩子盼一年到头而失望,也想在亲戚朋友面前活得像个人样;要拿得出拿得出手的礼物到长辈家去拜年,要做得出拿得出手的饭菜招待上门的亲朋。再加上平时的婚丧嫁娶,过生拜寿,赶情答礼,礼品礼金……而这些在过去那个缺吃少穿的时代,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无异于天一样大的难题!虽然难,但大家都认为理应如此,所以对走人家依然“乐”此不疲。从拜年程式化的语言也可以感受到走人家是必不可少的。每逢过年,人们见面首先就是互相拜年问好——“你的爷爷奶奶还好唦?你的伯伯妈还好唦?你们姊妹伙的还好唦?”,然后就必问“人家走完了没有?”

原有的乡村是稳定的,缺乏变动,以血缘为主的社会 。家族亲戚邻里形成亲密的关系,各个人之间都有相互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亲戚朋友邻里之间互相赶情答礼,让对方欠自己一笔人情,实质上就是在感情上互相投资。走人家,来来往往,以此来维持着偏僻乡村人和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互助合作。在这礼尚往来之中,就必然会有更多的共同的话题、共同的喜好、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经历、共同的记忆,乃至共同的文化,进而形成家族情、亲戚情、同乡情、同学情、同志情、同事情、朋友情……而正是这千丝万缕的情感,滋润着每一个人的生命,让我们在脸面和责任、纠结和感恩中过着每一天!

可是,改革开放在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发展进步的同时,也给传统社会带来巨大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人在不断感叹“年味淡了,人情淡了!”试想,人如果将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逐渐淡去视线乃至失去了记忆,彼此还会有深沉亲密的情感吗?我们过年不想回老家了,我们过年不想走亲戚拜年了,我们平时也不想赶情答礼了,好像是省事省心了,可是我们把家乡安放在何处?我们什么时候去表达对父母长辈的孝心和问候?我们什么时候去看望亲戚朋友联络彼此的情感?也许只能是等“以后”——一个无限期的以后吧。

是的,中国已从过去的以血缘为主的熟人构成的乡土社会,走向了以地缘为主的陌生人构成的契约社会。母庸讳言,在这个剧烈的社会转型期,人际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物质层面我们已有了巨大发展和进步,但精神层面却出现了很大断裂和缺失!世易时移,我们已天南海北,各奔东西,但我们还要不要团年拜年?我们还要不要走人家串亲戚?我们还要不要赶情答礼彼此掂记?

我的一个学生朋友,去年在其女儿高中毕业等大学通知书之际,专门安排时间,不畏酷暑,不远千里,专程从天津带着女儿回到老家随州乡下,去寻根问祖,去祭拜先人,去走亲访友。他的如此虔诚之心,如此着情着意地对待故乡,对待先人,对待亲朋的行为着实令人感佩!但能这样做的年轻人如今已是凤毛麟角了啊!

人是讲人情礼仪有文化内涵的动物,这正是人的高贵之处!作为有灵魂的人总是要解决从哪儿来的问题,因为没有归属感的生命注定是无根的,无力的,也是没有滋味色彩的,更是没有真正的幸福快乐可言的!我们随州市一年一度举办盛大的寻根节的魅力也许正在此处吧!且不说《绿叶对根的情意》,也不说《故乡的云》的一往情深,也不说《我的中国心》的赤子情怀,单说电影《庐山恋》中曾经是国共两方的敌手,而今是年逾古稀的两个老人,却因为共同的祖国,共同的故乡,因为年轻一代共同的爱情而尽弃前嫌,握手言欢。这正是文化的力量!这正是寻根的价值所在!

穷酸的刘姥姥进大观园,本想是到久不走动的贾府打打秋风。可亲戚走动起来关系就逐渐熟络起来,“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是朋友。”不成想,刘姥姥竟成为“呼啦啦大厦倾”之时王熙凤在生死落拓之际托孤的唯一对象。可见亲戚是应该走动的,无论是富亲戚,还是穷朋友,都要经常来来往往,礼尚往来。殊不知,共同共通的东西越多,情感就会越深厚越真挚!所以对于“走人家”这样的传统文化习俗的价值,我们现在依然不能低估乃至忽视。

走吧,朋友,走人家去!让我们回到故乡,去登门拜望长辈,去看望亲戚朋友,去探望乡亲邻里,去握手拉拉家常,去相拥嘘寒问暖,去稻花香里说丰年,去听取蛙声一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