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年轻,怕甚么,只管去做!
年过了,肉长了,一看日期上班了。
扎心了,又老了,重复的生活又来了。
相信这是很多人的状态,过年时候无感,在家感觉无聊,上班了却又觉得无奈。
要么是堵在回家的路上,要么是挤在上班的路上,虽然我们一直在路上。
但心里总有个声音,忙碌的我们,路究竟在何方?
如果你也在为如何寻找方向而感到迷茫,如何达成心中所想而感到焦虑,那今天的文章或许可以帮到你。
一、站在更高的时间视角
如果你制定的是周计划,那么你关注点会是每天的日程安排。
如果你制定的是月计划,那么你会个更好的去复盘每周进度。
我们焦虑有时候是因为站的过于靠近,任何事物都遵循近大远小的原则,当下你认为特别重要紧急的事,一旦把时间线拉长,站在更高的时间维度去思考,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所以我们的目标计划也是如此,试着给5年后的自己写一份封,把自己的目标实现的时间线拉长,去想象和感受5年后的自己会是一个什么模样,有怎么样的生活,以这个目标感受为基础来倒推你当下的年月周日计划。
用5感法,从视、听、触、嗅、味,来描绘自己5年后的生活场景,不要给自己设限,发挥想象具体到让你热血沸腾!
当然人是阶梯式成长的,当我们对目标求而不得时,就会产生焦虑情绪,但只要我们有足够高的时间维度去思考,那么就始终是在正确的方向奔跑,而焦虑说明你在不断的成长。
二、9宫格维度平衡目标
想要更好的达成我们的年度目标,就需要对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拆解和复盘。
那么9宫格就能帮助你清晰直观的看到自己的成长路径。
我们该如何的正确使用这个表格呢?
1、在完成了5年后生活目标的计划之后开始拆解年度计划2、确定具体清晰的年度计划,可衡量,可操作,切实际作为封面时刻看见(具体请看SMART目标法则)3、设置12张月进度表,52张周进度表,和对应数量的奖励表(每周完成既定任务,都值得奖励自己)4、根据每周、月实际情况做出复盘和调整安排。5、担心自己无法坚持,可以尝试晒到知识星球或者朋友圈,倒逼自己执行!
我们很难回忆起一周前做过什么,所以通过这种类似于日记的记录方法,能让你不再欺骗自己有多忙碌。
而确定完5年目标让你减少当下对任务的焦虑,只要方向是对的,傻傻的坚持就好。
如果你喜欢当然也可以使用电子版记录,印象笔记、格志日记、滴答清单等等都可以帮助你记录进度。
但我个人更喜欢这种翻页的感觉,和完成进度后看到奖励页的直观感受。
三、3种目标达成的工具
1、SMART
我们的想法总是很多,但很多时候可能过于假大空全。
用它可以帮助你看清自己的任务是否切实可行,从而帮助你进行调整和删减。
S:具体数字可视化M:进度清晰可衡量A:符合当下不夸大R:多个维度可抵达T:时间限制有序化
每次当你设定好目标就可以进行5个方面的对标,看看是否是一个可执行的项目。
例如:一年读50本书,每月完成4本,每周完成1本,每天阅读1小时
(S)满足各个环节的数字化
(M)满足周月日可衡量化
(A)满足目标不夸大7小时一本书
(R)满足多维度,听书,电子书,纸质书都可以作为完成的方法
(T)满足时间限制,周月日,时间节点清晰
拿出你的年度目标来对照一下吧,如果全部符合,那恭喜你距离目标达成已经完成了3分之1了。
但如果你发现目标过多,什么都想做,那就需要通过接下来的2个工具来处理了。
2、时间填空题
我们在制定目标时,也许能很好的使用SMART原则来衡量。
但不能忽略一点,那就是我们的可支配时间,和完成各个目标所需要的时间差。
例如:
要背英语(1小时)每天看书(1小时)码字写作(1小时)有氧健身(1小时)看TED演讲(0.5小时)等等····
而我们普通上班族,朝九晚五,到家吃喝洗漱完毕,一般在晚上7点左右,即便我们努力到12点,满打满算的有效可以支配时间也不过5小时,算上你是一个勤劳的人,早起再多出1小时,其实也很难保证任务的完成。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时间填空题法则,去计算出你的梦想所需花费时间,以及你真实可支配时间。
如果收支无法达到平衡,那么你就该适当的给你的目标重新排序了。
3、4D工作法
这个概念源自《搞定》一书,让你对任务有重新定义和优先的选择。
我们可以做好很多事,但却无法做好每一件事,所以在面对众多选项时,要懂得重新排序。
如果再进一步简化,就是必须做的、选择做的。
用5年目标的视角来分析,什么是达成目标必须做的。
那些剩下的,也许是当下较为紧急的,也许是自己感兴趣的,但都不是我们最终达成目标所必要的。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站在更高的维度去思考的原因,同时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你会发现。
原本以为全部需要自己完成的任务,会一点点的剥离出来,形成授权给他人做的任务。
花些时间把你的目标全部罗列出来,然后逐一的去填写吧~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有一个步骤可帮你达成目标。
趁年轻,怕甚么,只管去做!
没有什么错,不可以重来,人一辈子都在试错,做就对了!
我是邵筅笙,我在成长的路上。
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