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session、token、jwt
2018-12-27 本文已影响574人
Tiger_Lam
cookie产生背景
由于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而服务器端的业务必须是要有状态的。Cookie诞生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存储web中的状态信息,以方便服务器端使用。比如判断用户是否是第一次访问网站
cookie
- Cookie是客户端技术,程序把每个用户的数据以cookie的形式写给用户各自的浏览器。当用户使用浏览器再去访问服务器中的web资源时,就会带着各自的数据去。这样,web资源处理的就是用户各自的数据了。
- cookie的处理:
- 服务器像客户端发送cookie
- 浏览器将cookie保存
- 之后每次http请求浏览器都会将cookie发送给服务器端
- Java提供的操作Cookie的API
Java中的javax.servlet.http.Cookie类用于创建一个Cookie
方法 | 类型 | 描述 |
---|---|---|
Cookie(String name,String value) | 构造方法 | 实例化Cookie对象,传入cooke名称和cookie的值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普通方法 | 取得Cookie的名字 |
public String getValue() | 普通方法 | 取得Cookie的值 |
public void setValue(String newvalue) | 普通方法 | 设置Cookie的值 |
public void setMaxAge(int expiry) | 普通方法 | 设置Cookie的最大保存时间,即cookie的有效期,当服务器给浏览器回送一个cookie时,如果在服务器端没有调用setMaxAge方法设置cookie的有效期,那么cookie的有效期只在一次会话过程中有效,用户开一个浏览器,点击多个超链接,访问服务器多个web资源,然后关闭浏览器,整个过程称之为一次会话,当用户关闭浏览器,会话就结束了,此时cookie就会失效,如果在服务器端使用setMaxAge方法设置了cookie的有效期,比如设置了30分钟,那么当服务器把cookie发送给浏览器时,此时cookie就会在客户端的硬盘上存储30分钟,在30分钟内,即使浏览器关了,cookie依然存在,在30分钟内,打开浏览器访问服务器时,浏览器都会把cookie一起带上,这样就可以在服务器端获取到客户端浏览器传递过来的cookie里面的信息了,这就是cookie设置maxAge和不设置maxAge的区别,不设置maxAge,那么cookie就只在一次会话中有效,一旦用户关闭了浏览器,那么cookie就没有了,那么浏览器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我们启动一个浏览器,就相当于启动一个应用程序,而服务器回送的cookie首先是存在浏览器的缓存中的,当浏览器关闭时,浏览器的缓存自然就没有了,所以存储在缓存中的cookie自然就被清掉了,而如果设置了cookie的有效期,那么浏览器在关闭时,就会把缓存中的cookie写到硬盘上存储起来,这样cookie就能够一直存在了。 |
public int getMaxAge() | 普通方法 | 获取Cookies的有效期 |
public void setPath(String Url) | 普通方法 | 设置cookie的有效路径,比如把cookie的有效路径设置为"/xdp",那么浏览器访问"xdp"目录下的web资源时,都会带上cookie,再比如把cookie的有效路径设置为"/xdp/gacl",那么浏览器只有在访问"xdp"目录下的"gacl"这个目录里面的web资源时才会带上cookie一起访问,而当访问"xdp"目录下的web资源时,浏览器是不带cookie的 |
public String getPath() | 普通方法 | 获取cookie的有效路径 |
public void setDomain(String pattern) | 普通方法 | 设置cookie的有效域 |
public String getDomain() | 普通方法 | 获取cookie的有效域 |
response接口也中定义了一个addCookie方法,它用于在其响应头中增加一个相应的Set-Cookie头字段。 同样,request接口中也定义了一个getCookies方法,它用于获取客户端提交的Cookie。
package gac.xdp.cookie;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PrintWriter;
import java.util.Date;
import javax.servlet.ServletException;
import javax.servlet.http.Cookie;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ques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sponse;
/**
* @author gacl
* cookie实例:获取用户上一次访问的时间
*/
public class CookieDemo01 extends HttpServlet {
public void 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设置服务器端以UTF-8编码进行输出
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UTF-8");
//设置浏览器以UTF-8编码进行接收,解决中文乱码问题
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PrintWriter out = response.getWriter();
//获取浏览器访问访问服务器时传递过来的cookie数组
Cookie[] cookies = request.getCookies();
//如果用户是第一次访问,那么得到的cookies将是null
if (cookies!=null) {
out.write("您上次访问的时间是:");
for (int i = 0; i < cookies.length; i++) {
Cookie cookie = cookies[i];
if (cookie.getName().equals("lastAccessTime")) {
Long lastAccessTime =Long.parseLong(cookie.getValue());
Date date = new Date(lastAccessTime);
out.write(date.toLocaleString());
}
}
}else {
out.write("这是您第一次访问本站!");
}
//用户访问过之后重新设置用户的访问时间,存储到cookie中,然后发送到客户端浏览器
Cookie cookie = new Cookie("lastAccessTime", System.currentTimeMillis()+"");//创建一个cookie,cookie的名字是lastAccessTime
//将cookie对象添加到response对象中,这样服务器在输出response对象中的内容时就会把cookie也输出到客户端浏览器
response.addCookie(cookie);
}
public void doPos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doGet(request, response);
}
}
session
- session的处理:
- 浏览器第一次访问服务器,服务器会创建一个session,并生成一个sessionId
- 将sessionid及对应的session分别作为key和value保存到缓存中,也可以持久化到数据库中
- 服务器再把sessionid,以cookie的形式发送给客户端
- 浏览器下次再访问时,会直接带着cookie中的sessionid。然后服务器根据sessionid找到对应的session进行匹配;
- session常用方法
public void setAttribute(String name,String value)设定指定名字的属性的值,并将它添加到session会话范围内,如果这个属性是会话范围内存在,则更改该属性的值。
public Object getAttribute(String name)在会话范围内获取指定名字的属性的值,返回值类型为object,如果该属性不存在,则返回null。
public void removeAttribute(String name),删除指定名字的session属性,若该属性不存在,则出现异常。
public void invalidate(),使session失效。可以立即使当前会话失效,原来会话中存储的所有对象都不能再被访问。
public String getId( ),获取当前的会话ID。每个会话在服务器端都存在一个唯一的标示sessionID,session对象发送到浏览器的唯一数据就是sessionID,它一般存储在cookie中。
public void setMaxInactiveInterval(int interval) 设置会话的最大持续时间,单位是秒,负数表明会话永不失效。
public int getMaxInActiveInterval(),获取会话的最大持续时间。
使用session对象的getCreationTime()和getLastAccessedTime()方法可以获取会话创建的时间和最后访问的时间,但其返回值是毫秒,一般需要使用下面的转换来获取具体日期和时间。
3.基于session的用户认证
image.png
image.png
token(访问资源的令牌)
1.token处理流程:
- 把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发到后端
- 后端进行校验,校验成功会生成token, 把token发送给客户端
-
客户端自己保存token, 再次请求就要在Http协议的请求头中带着token去访问服务端,和在服务端保存的token信息进行比对校验。
image.png
JWT(json web token)
组成:
一个jwt实际上就是一个字符串,它由三部分组成,头部、载荷与签名,这三个部分都是json格式。
一、头部(Header)
头部用于描述关于该JWT的最基本的信息,例如其类型以及签名所用的算法等。
{
"typ": "JWT",
"alg": "HS256"
}
在这里,我们说明了这是一个JWT,并且我们所用的签名算法是HS256算法。
二、载荷(Payload)
{
"iss": "John Wu JWT",
"iat": 1441593502,
"exp": 1441594722,
"aud": "www.example.com",
"sub": "jrocket@example.com",
"from_user": "B",
"target_user": "A"
}
验证流程:
- 在头部信息中声明加密算法和常量, 然后把header使用json转化为字符串
- 在载荷中声明用户信息,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内容;再次使用json 把载荷部分进行转化,转化为字符串
- 使用在header中声明的加密算法和每个项目随机生成的secret来进行加密, 把第一步分字符串和第二部分的字符串进行加密, 生成新的字符串。词字符串是独一无二的。
- 解密的时候,只要客户端带着JWT来发起请求,服务端就直接使用secret进行解密。
这里面的前五个字段都是由JWT的标准所定义的。
- iss: 该JWT的签发者
- sub: 该JWT所面向的用户
- aud: 接收该JWT的一方
- exp(expires): 什么时候过期,这里是一个Unix时间戳
- iat(issued at): 在什么时候签发的
把头部和载荷分别进行Base64编码之后得到两个字符串,然后再将这两个编码后的字符串用英文句号.连接在一起(头部在前),形成新的字符串:
eyJ0eXAiOiJKV1QiLCJhbGciOiJIUzI1NiJ9.eyJmcm9tX3VzZXIiOiJCIiwidGFyZ2V0X3VzZXIiOiJBIn0
三、签名(signature)
最后,我们将上面拼接完的字符串用HS256算法进行加密。在加密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提供一个密钥(secret)。加密后的内容也是一个字符串,最后这个字符串就是签名,把这个签名拼接在刚才的字符串后面就能得到完整的jwt。header部分和payload部分如果被篡改,由于篡改者不知道密钥是什么,也无法生成新的signature部分,服务端也就无法通过,在jwt中,消息体是透明的,使用签名可以保证消息不被篡改。
特点:
- 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进行字符串的转化
- 解密的时候没有使用数据库,仅仅使用的是secret进行解密。
eyJ0eXAiOiJKV1QiLCJhbGciOiJIUzI1NiJ9.eyJmcm9tX3VzZXIiOiJCIiwidGFyZ2V0X3VzZXIiOiJBIn0.rSWamyAYwuHCo7IFAgd1oRpSP7nzL7BF5t7ItqpKViM
和session的区别:
基于session和基于jwt的方式的主要区别就是用户的状态保存的位置,session是保存在服务端的,而jwt是保存在客户端的。
- 应用程序分布式部署的情况下,session需要做多机数据共享,通常可以存在数据库或者redis里面。而jwt不需要。
- jwt不在服务端存储任何状态。RESTful API的原则之一是无状态,发出请求时,总会返回带有参数的响应,不会产生附加影响。用户的认证状态引入这种附加影响,这破坏了这一原则。另外jwt的载荷中可以存储一些常用信息,用于交换信息,有效地使用 JWT,可以降低服务器查询数据库的次数。
jwt的缺点:
- 安全性
由于jwt的payload是使用base64编码的,并没有加密,因此jwt中不能存储敏感数据。而session的信息是存在服务端的,相对来说更安全。 - 性能
jwt太长。由于是无状态使用JWT,所有的数据都被放到JWT里,如果还要进行一些数据交换,那载荷会更大,经过编码之后导致jwt非常长,cookie的限制大小一般是4k,cookie很可能放不下,所以jwt一般放在local storage里面。并且用户在系统中的每一次http请求都会把jwt携带在Header里面,http请求的Header可能比Body还要大。而sessionId只是很短的一个字符串,因此使用jwt的http请求比使用session的开销大得多。 - 一次性
无状态是jwt的特点,但也导致了这个问题,jwt是一次性的。想修改里面的内容,就必须签发一个新的jwt。
(1)无法废弃
通过上面jwt的验证机制可以看出来,一旦签发一个jwt,在到期之前就会始终有效,无法中途废弃。例如你在payload中存储了一些信息,当信息需要更新时,则重新签发一个jwt,但是由于旧的jwt还没过期,拿着这个旧的jwt依旧可以登录,那登录后服务端从jwt中拿到的信息就是过时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在服务端部署额外的逻辑,例如设置一个黑名单,一旦签发了新的jwt,那么旧的就加入黑名单(比如存到redis里面),避免被再次使用。
(2)续签
如果你使用jwt做会话管理,传统的cookie续签方案一般都是框架自带的,session有效期30分钟,30分钟内如果有访问,有效期被刷新至30分钟。一样的道理,要改变jwt的有效时间,就要签发新的jwt。最简单的一种方式是每次请求刷新jwt,即每个http请求都返回一个新的jwt。这个方法不仅暴力不优雅,而且每次请求都要做jwt的加密解密,会带来性能问题。另一种方法是在redis中单独为每个jwt设置过期时间,每次访问时刷新jwt的过期时间。
可以看出想要破解jwt一次性的特性,就需要在服务端存储jwt的状态。但是引入 redis 之后,就把无状态的jwt硬生生变成了有状态了,违背了jwt的初衷。而且这个方案和session都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