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的路
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更是给村子带来了特有的安静。其实,村子本身也是安静的,加上了小雨的到来,人们终于可以在老天爷的眷顾下,把劳累了多日的身子骨往床上放一放,让身子骨也享受一下暂时的歇息。这是多么难得的太白天睡觉的日子,在农村人的观念中,历代午休这一词都是不存在的。只有大夏天的时候,人们被明晃晃的太阳晃困了眼,才得以休息一下,平常的日子,哪有这样的闲情,地里的庄稼都在呼唤你,忙的更是不可开交,都恨不得一人劈成两半呢。
也正因为人们都处于困乏的睡眠中,唯一能听得见的是两三声犬声加之有水滴滴在盆中的嘀答声,仿佛是一首催眠曲,催促着人们睡会儿,再多睡会儿。
小雨的洗刷下,村子里的路更显出了它的明晃晃,一条靓丽的柏油路通向了各家各户的门口,免除了人们在泥泞不堪的土路上,艰难行走的里程。
土路,估计在许多人的脑海中依然深有印记。那时候,人们大多脚穿自家做的土布鞋,每到下雨的日子,土路则更加慷慨的多,脚一踏上去,立马将厚厚的泥巴奉献出来,将人们的鞋底粘的满满的,鞋底一下子多出1/2的泥巴,踏都踏不稳,只是可怜了两条腿,还需要不停地艰难向前迈,好似腿上灌了铅,走上几步,就必须停下来,在路边刮刮脚底上的泥,继续向前走。
而鞋里面,早已灌满了水,一走便发出咕嘟咕嘟冒泡的声音,但相比走路难来说,打滑的陷阱更是让人们最为担心的一面。看到有比较光滑的路面部分,犹如故意给人们设置的一点诱惑,而这诱惑的部分,在你一踏上去的瞬间,脚底立马开始不听话了,也不是自己的脚了,只能任由这诱惑之地的摆布,摔个脚底朝天。摔了到没啥事,反正身体的抗摔底子还是有的,只不过衣服可就遭罪了,浑身泥巴,这才是让人最气愤的地方。
遇上骑自行车的时候,那就更加麻烦了,人走路都是问题了,还不得不下来推着车子走,那个时候,再也不是潇洒地骑车一晃而过的场景。而是咬牙切齿,估计把车子扔掉的心都有了,要么前轱辘被带起的泥巴塞住,要么后轱辘早已在地上被泥巴拖住不动了。路边捡根树枝,只能边戳边走,走走停停,边走边骂一两声鬼天气,还有这不争气的土路。不下雨的日子不但黄土满天飞,而且还坑坑洼洼,骑自行车走在上面,车铃都会被振的自响,而下雨的日子又是这般的难以行走。
终于,泥泞的土路结束了它的宿命,人们迎来了有柏油路的日子,天晴的时候,村子的车也少,人们可以把需要晾晒的玉米、小麦等放在路边,让它们在太阳的暴晒下,脱掉身体里的水份,成为可以进仓做长时间储存的口粮。
无论经过多少年,村子的路依在,依然会伸向很远很远的地方,依然会通向各家各户。
鲁迅曾经说过:“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正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是啊,走的人多了,有了路,走的人多了,路也会有变化,变得更加宽敞,变得更加楚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