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投资家的20年(3)

2019-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周子沫

香港移师后,我们购买了一系列具有高派息的股票,其中包括后来被巴菲特相中的中石油,当时每股价格1港元多,仅派息就有10%的回报。

这些年,认识到财务自由的意义,上至民族尊严、国家统一,下至家庭和睦、安居乐业,多与经济基础相关。钱不再仅仅是钱,它是过去青春岁月、奋斗与汗水、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它是未来幸福的保障、家庭和睦的源泉。

社会需要有能力的好人。”然而证明这一点需要时间,一个好名声的建立需要很多年,如果一年不行就用五年,如果五年不行就用10年,如果10年不行就用20年,如果20年不行就用一辈子,几无捷径。

“就资金运用而言,我比你自己更关心你的钱。”

在付出青春和资本的代价后,我们最终总结了16字的工作原则以提高胜算的概率:“理念认同、资金合适、沟通顺畅、配合默契。”通常而言的投资知识、经验等仅仅占投资成功因素的1/3。很多投资之外的因素,例如坚韧、毅力、资金性质、投资规划、沟通能力等,这些看似与投资无关的因素,却可能决定最终的投资命运。

第七天

我自己的投资风格可以概括为守正出奇,大约是希望在物有所值的基础上还能有所增长,如果全是“守正”可能平稳有余而增长不足,皆为“出奇”可能过于冒进而风险太大。但是任何方法与体系,均利弊共存,没有完美的世界。

投资对象的选择,我们希望“好企业好价格”,即能以合适的价格获得运营优秀的企业。

必须承认,我有很多的不擅长,例如判断ST之类的企业如何能起死回生、判断短期大势走向等,但我们最大的擅长在于避免做不擅长的事。我们喜欢的企业类型至少具备以下条件:①盈利;②持续性盈利;③可增长的持续性盈利。我们较为重视的指标有净利率、ROE、PE、PEG等,以及管理者的品质。但现实总是较书本复杂得多。

持仓通常表现为重仓或满仓,这种行为源于现实中最为成功的财务阶层的启发。

集中投资是达成投资目标的重要手段,否则仅以1/100的资本即便抓住了上涨10倍的股票,也于事无补。了解对象的集中投资较之不明就里的分散投资,实际上更具安全性。

持仓为主的风险在于遭遇系统性风险,例如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都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应对这种系统性风险的手段是合适的人和合适的资金,而不是所谓的“止损”。

在我的投资体系中,没有通常而言的基于股价变动的所谓止损概念,因为无法认同为何10元物有所值的东西,跌到7元反而要卖掉。我早在1997年发表于《金融时报》的文章中提出自己卖出股票的三个原因:目标公司质量恶化、价格高估、有更好的选择。多年以来,我所坚持的这三个原因依然没有改变。集中投资的风险在于投资对象货不对板,控制这一风险的手段是勤奋工作,别无他法。

投资过程大体是搜集、研究、判断、执行、忍耐,以及再重复的过程。我的整个时光基本上处于这种不断的阅读与热爱之中。

信念的好处在于它能让人渡过艰难的时光。

最终的美好结局只有一个:经历周期之后,战胜大盘并取得绝对盈利,如果能解决问题就更好了。这种“不负如来不负卿”两全其美的投资成功像所有成功一样,因稀缺而令人着迷。

好在有足够长的时间,让我有机会证明,长期而言,我们并不需要靠运气胜出。

已有的日子,唯一遗憾的是,在证明每个人都有达成财务自由可能的同时,却没有过多地提醒期间的艰难与残酷。不要指望每一次努力都有正向的回报。

我们今天播下的种子,在未来的道路上,如果能有80%发芽,60%开花,30%结果,我们的幸福就已经足够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