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苏州
品尝苏州的味道是从"一碗面"开始的。俗话说:"南方的米,北方的面",想不到南方城市苏州的烹面竟也如此的好吃。坐在景区岸边的面馆里,简单吃上一碗蟹黄面,或是一碗双椒面,顿时让饥肠辘辘变得胃口全开了。且不说用餐的味道如何,单从面品那红白绿黄的色泽,鱼肉蛋菜汤的齐全,已是秀色可餐,令人垂涎了。比起北方的打卤面,苏州的面食精致了许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6732/898775d7b728a40b.jpg)
这种精致体现在城市的方方面面,其中最为人乐道的当属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了。古典的苏州园林艺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山水诗意的美丽中国,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国!当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何以理解一个区区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叠山理水,植花栽木,建造亭台楼榭,配置家具陈设,书写匾额楹联,营造出一种"伊甸园"的氛围。意境之美只在东方,《圣经》中不曾寻得到。一方小天地的"别有洞天",蕴含了一个偌大国家的哲学思想、文化艺术、与审美情趣。
苏州的古、秀、精、雅,这些个元素恰好体现了一个泱泱大国的"君子风范"。据了解,在苏州最为古老的园林,始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王阖闾的园囿,唐代文人白居易曾对园林艺术有过这样的描述:"覆亏土为台,俱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历经宋元明清的发展,全盛时期,姑苏城里的园林达到了二百处之多,目前保留完好的园子有六十余处,对外开放的园景有十几处。
出于对中国元素的钟爱,每次旅行至苏州,我都喜欢去园林中走一走,归辞来兮总会有不同的收获,走遍了颇具代表性的园林,体味异曲同工之时,也在发现着匠心独运,这将一一道来。"拙政园"有着江南园林面积之最,因此广泛涵盖了中国园林建筑文化之要素,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狮子林"以太湖石构筑的假山群为代表,洞壑奇巧,充满了狮子怒吼的禅意;"留园"最能体现艺术造园的智慧特色,将山水、田园、山林,按比例浓缩在一幅图画中;"网师园"移步换景,精细之至,如同将3d打印技术打印出的美景印在方寸之间,工匠精神"叹为观止"……可以想见当年的皇上为何三番五次下江南?为何要将南方的苏州街搬去北方的颐和园?为何一隅偏安的私家园子会列入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6732/02598bb27b203898.jpg)
苏州的精致,是出于了水的涵养。这座被称为"东方威尼斯"水城。是水温润了一方水土,也养育了一方勤劳、智慧美丽的人们。从虎丘乘船顺流而下,不息的川流洗净了铅华,也淘涤了精华,古今过往,从岸边豪门大宅走出了世代精英亦是绵延不断。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家伍子胥、军事家孙武、以及历代的文人墨客范仲淹、黄公望、文征明等,其中的画家唐寅是人们所推崇的古之偶像,"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处处充满了欢喜色彩,历史也让这琴瑟和谐,夫唱妇随的评弹老调续写出新曲,如今才子佳人的天作之合为苏州经济的发展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人们说苏州经济是"美女经济",颇有些道理。江苏的丫头与山东的馒头一道曾被当做"地方特产",实在的说,江南女子少有北方女子那浓眉大眼,高挑纤细,但却有着一种婉丽的气质,小家碧玉,温柔如水……中华妇女温良恭俭让美德魔化气神。美女终于拉来郎配,站在身后的夫君爱屋及乌,情感的投资也带动了其他方面的投资,从而促进了家乡经济的发展。据了解,全国首个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苏州工业园,为中国与新加坡政府间合作中的旗舰项目,这其中"苏州女婿"多为投资的大佬,坊间传说,当年的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专门留作私家园林的"小姐楼"作为合作协议的签署地,从而让苏州跃上全国经济制高点的新台阶。
从家乡旅行到苏州,不过千里的路程,却有着道不尽的万千……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6732/e75646f142c26ce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