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绪和我们的健康
情绪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它时刻的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在我们平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都能发现的它的身影,像是空气一般游走在我们周围。它就是这样真实的存在着并时刻与我们打交道,但我们也往往忽略了它的存在。
情绪活动不仅是心理活动,也是一种生理活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情绪活动,基本上都能同时引起生理上的变化。 比如人们的面部肌肉在高兴的时候,眉开眼笑;愤怒的时候,眼睛、嘴巴张大,毛发竖起;困窘和羞愧的时候,面红耳赤;惊吓的时候,脸色苍白···
不仅如此,情绪上的变化还能引起内脏器官活动发生变化,从而与我们的健康产生关系。如果在发怒或突然震惊时,呼吸加快而短促,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血糖及血液含氧量也增加。在人们忧郁或焦虑的时候,会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发怒时,会引起食欲锐减;激烈紧张的情况下,会使肾上腺素等活性物质大量的分泌。可能我们没有关注到,随着情绪的变化,我们身体上从肌肉、血管、内脏及内分泌腺几乎全都受之影响。当某个强烈的情绪爆发时,虽然自己可能意识不到,但身体内部已做了次周身运动,其程度已不亚于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

我们一般关注某些疾病,但是往往忽略了情绪带来的不利影响。既然情绪能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我们根不能不重视起来。其实,很多身体疾病都是有心理上的病原的,而情绪是影响其重要的因素。关于情绪致病的理论,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贤就已提出来过。如《黄帝内经·素问》中就记有:“余知百病之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综上所言,我们还是要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增强控制与调节情绪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从而避免没必要的疾病发生。当然,这也不是简单轻松就能做到的,还是需要我们加强学习、勤于思考、提高认知,这也是我们人生修炼的过程。当我们的眼界与境界提高了,有些事自然不是事了,有些火可能也无从发起了。当心态情绪归于平静后,身心岂不是更健康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