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如何走出误读?
我十分赞赏和感激,今天是我在一洋晨读,听的第81本书《互联网的误读》。
一洋老师在晨读的有限时间,极精简地梳理出互联网发展的脉络,透过最初人们对互联网的期待以及预言,到今天呈现出的现状,指出人们之所以对互联网有误读和误判,根本原因是认知层面的偏差。
人们对互联网的误读是一个缩影,涵盖着对所有新生事物的误读:无论是互联网、微信、直播,区块链还是各种所谓的风口,在发展之初,人们几乎都会投诸以看似最乐观积极的判断,认为这个东西太厉害了,它将改变全世界,改变全人类,甚至改变世界政治经济的格局……
可是喧嚣过后,狂热过后,最终大家都会发现一个事实:桥归桥,路归路。
会赚钱的人,做什么项目都赚钱;不会赚钱的人,再怎么找风口也是一次次被割韭菜。这些年产生的各种难民潮,归根结缔是很多人没有想明白一个问题:再怎么厉害的新生事物,充其量就是一个工具,能否成功的关键,取决于驾驭工具的这个人而非工具本身。
这个世间的智者,从古到今一直在说一句话:“修身是根本,财富是水到渠成”。可是真正明白并能践行的人,凤毛麟角。
近日接到一位久未联系的朋友打来的微信求助语音,几年前她因为项目投资失败陷入困境。为了摆脱困境,于是把筹码一次次押在所谓只要一次投资就能做到恒久受益并可以翻转财务的项目上,这几年每每迎着热潮追上去,却发现自己于负债的泥潭越陷越深,无力自拔。
她说:“债务越来越多的感觉太煎熬了,我恨不得马上摆脱它。”我说:“如果你不去面对真相,不去静下心来修正自己的认知,做计划稳扎稳打。越迫切地想改变现状,只会南辕北辙。”
她问我那该怎么办,我说:“止损,先停止所有基于迫切地翻转债务的投资。然后静下心思考和觉察,去发现到底是自己哪一点起心动念的偏差导致最初掉进坑里,又是怎样的认知导致自己如今陷入恶性循环。翻转不是盲目的投资,而是先要觉察到自己的认知偏差,再从行动上对该认知偏差做以调整与改正。循着正确的路走,自然到达目的地。”
经过一席交流,她决定来听一洋晨读和微信银行的课程。
为何?因为她发现自己过往的人生,只想快速成功,却没有建立自己的永续系统,做任何事情,都是只凭几天热情,既缺乏完善的认知体系,又没有坚持的动力。
一洋晨读每天早晨十分钟,一年读365本书的精华,她觉得这样可以修正自己有偏差的认知体系,与智者为伍总是能兼听则明的。再有,借助微信群大家每天持之以恒学习的场域,培养自己做事持之以恒的能力。
为何要听文案银行的课程,她说是我的一段话打动了她:“文案银行与其说是讲文案,不如说是一堂人生课。如果我们能对自己的人生有精准定位,如果我们一生只做一件事情:把自己的特长与爱好,变作我们的职业。这份职业给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富,让生命永续发展。那么,迎接我们的就只有希望与美好,之前因认知偏差导致的痛苦和迷茫将烟消云散。”
人生如莲,成功是浅浅地浮在水面上那朵看不见的花,而决定其美丽绽放的是水面下那些看不见的根和本。
普通人只看表象,所有被人在一时之间热捧的风口,都只是让人看到了莲花盛开时的美丽动人;而一洋晨读、一洋拆书、系统王道乃至文案银行等相关课程,是长期永续的学习,是在让我们修习水面下那些看不见的根和本。
无论是走出互联网的误读,还是走出对所有新生事物乃至对人生的误读,都要从穿越表象看到根本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