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高端丛林生存法则 上
作者是位美国本土研究过灵长动物的人类学博士,为了孩子,从美国下城区西村,迁居美国上东区,对!就是《绯闻女生》里各名媛勾心斗角荣耀登场的美国最高端生活社区。这里不一样!
入驻上东区可是需要资格的:你是不是足够优秀,你的老公孩子是不是足够优秀,你的祖宗八代是不是足够优秀,你的资产是不是达到不菲房价的3倍或者10倍以上,你用的中介够不够档次,你家保姆是不是有气势,你的暑假是不是在富豪小岛棕榈岛过,你的冬天是不是到富豪聚集地阿彭斯滑雪。
因为,上东区真的是学区最好,私立学校最好,住户资产最富有的所在,上东区的各位阔太们连到楼下小卖部买东西,都要盛装打扮,带着首富太太的傲娇和雍容华贵,当然,这还并不包括她遛狗链上价值连城的珠宝。不过,这只是普通富豪太太的出场,超级贵妇那更是,富可敌国,房子多到数不过来,店铺多到数不过来,孩子多到数不过来,可能家里唯一数的过来的就只有保姆了。
贵妇太多,学校资源却是有限,所以学校成为贵妇必争之地。如果某贵妇居然都无法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天价私立学校,那简直就是没顶之灾,这等同于被美洲豹吃掉一样恐怖。
作者买房子初心只是要孩子上一个好的公立学校,然而,等作者真正进入此高端群体,才发现
自己仅仅送了孩子去金宝贝学音乐,可怜奥,自己连生孩子都是在不可思议的月份生了性别错误的孩子,因为,八月份以后的男孩上学晚一年,会一进学校就赢在起跑线上。
作者已经顾不得初心了,怎么可以“残忍”的把孩子送到公立学校?那孩子的未来怎么办?孩子的社交圈怎么办?孩子的一生怎么办?于是作者费尽心思终于把孩子送进上东区最好的,也就是全美国最好的私立幼儿园。
终于可以喘口气了吧?可是这位曾经混联合国跟多国外交官打交道自认为可以轻松融入一切文化的作者,居然在本土上东区,遭受了文化冲突(文化壁垒?),她被无情的排挤在贵妇圈外无人问津。
如果她胆敢主动上前跟家长首领贵妇打招呼,那
“就像看到一个因为喝醉而严重失态的人,似乎我伸手说哈喽的行为,等同在晚宴上喝掉一整碗拿来洗手的水,接着还脱衣裸奔。她的冷笑和挑高的眉毛似乎在说着:“你以为你是谁,居然敢跟本皇后打招呼。”她不发一语,直接转身离去。我当场愣住,后来才明白,整所学校的女人几乎都像这个样子,只不过这位会长是更极端的版本。每个女人只对少数几个人打招呼,其他的人她们理都不理。”
作者只好默默观察和分析着这群贵妇,这群本身精英,老公精英,孩子也一定会被规划成精英的强者,她们如同丛林黑猩猩社群里最有头脑的女王猩,把自己的家族整装推上更高端的王位。猩猩尚且如此“拼搏”,更何况更高等的人呢?
所幸,一次鸡尾酒会,作者无意中跟一位家世富可敌国的同学爸爸喝了一杯,这位同学的爸爸就说孩子们可以一起玩。这一句话,居然帮作者打破了她的僵局,因为别的富豪太太处心积虑几个月都没能取得跟他家孩子的玩耍资格,作者却有资格了,所以你有用,我们是一伙的了。
做为想研究学术课题的人类学者,很多需要深入文化差异地,融入当地生活,研究部落,可是作者,仅仅在自己国家从西村搬到上东区,就可以如此亲近文化差异和壁垒极强悍的现场,也未尝不是一种学术研究的幸福。
谁说美国人不讲关系?他们从最一开始就会通过360无死角拿到的资料,来定位一个人是否有资格进去他们的圈子,以及她在圈子里的地位。谁说美国人只管自己不管后代,他们为了自己的孩子,简直花出比对自己还要精细百倍的心思,看来拼爹拼妈是灵长类动物的天赋本能,目的只有一个,更快更高更强大!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