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
上个月就一直想读《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于是五一节那会儿迫不及待开读了。
这本书怎么说呢,因为我读的是电子书,所以读得比较快,较纸质版来说,少了一种磨合的深刻感觉。
但是仍然无法阻挡我对这本书的喜爱,因为李笑来这种语重心长的叙述方式,辅助坚定的个人事例验证。让这本书除了方法论之外,还多了那么一点点想践实获得李笑来式成功的激励!
后面看了猫叔的《一年顶十年》,我觉得它们之间有很多的相似的地方,我个人认为最相似的体现在他们都是:
终生学习、践行者!
猫叔的方法论比李笑来的方法论,有了很多的数据支撑,也多了更多的打广告意味,当然这跟写作的时间、背景有关。口吻上没有李笑来的情感多,但是语气中带有的信心劲更足。或者这就是社群营销的魅力。当然这本书都是非常值得认真读的。
看我在微信读书上画的笔记数量就知道我读书的习惯:喜欢快读、划线的爽劲,但是吸收的可能还是比较浅薄的。值得后期再次重读,以下仅整理部分《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大部分为摘抄原文,非个人原创。
1.时间花在值得的事情上,比如学习:最节省时间的方式是学习,而你的时间花在哪,你的成功就在哪。所以请谨慎使用你的时间,因为你一旦花了,就倾注了你生命的一段。
2.一个人必须在开启心智、提高思考能力之后,才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也只有这样,时间才是朋友,否则,它就是敌人。(注:简单地说,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
你的大脑并不是你,你的大脑是(属于)“你的”大脑。
人脑子里常常有一个巨人和侏儒,他们常常给你灌输概念,控制你的行为。而你如果没有独立的判断能力,也常常被更具有诱惑力的侏儒所俘虏。成为那个离自己梦想越来越远的人。
跟着感觉走,这种感觉常常是避难的,享乐的。所以一定要拥有自己明确独立的思考能力和选择能力。
这就是所谓的“运用心智获得解放”。不再让自己“跟着感觉走”,成为大脑的奴隶,而是翻身做大脑的主人。
3.成功从来都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依然不是。基于比较的成功观,是伤人的、害人的。事实上,对年轻人来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而且,这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才是人人都值得追求的事情。而成长其实只有一条路——积累。
4.只有坚强的人才能接受现实,只有接受现实,才有可能开始运用心智作出理性的决定,进而才有可能做时间的朋友。
比如:速成绝无可能。大多数人对其自身的满意程度从15岁左右开始持续下降,这大抵是不再“无知无畏”造成的。从那时起,一个人慢慢地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是微不足道的,进而开始在所谓的理想和扭曲的现实中拼斗、挣扎,直到45岁左右才渐出苦海,曲线开始上扬。这就是以一个普通人的心智,观察、感受、思索、理解、实践、回顾,直至恍然大悟或者误入歧途的时间——30年。在这漫长的30年里,由自我满意度持续下降所造成的浮躁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越是浮躁,就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就越是浮躁。更大的问题在于,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相反,现实好像总是提醒我们:有些人过得比我们好多了。
常常对自己感到绝望,就是对自己的不满意程度越来越高。还觉得别人都过得很好。苦苦挣扎速成的方法。
总的来说,一方面是自己的欲望无限,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一方面是自我满意度的不断下降——这就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期望速成的根源。出路肯定存在,但这出路只有一个起点——接受现实。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5.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居于明确的个人成长,有了正确的观察思考,判断,行动能力之后,再用管理时间的工具,则可以发挥工具本身的重要性。但如果没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明确知道自己的想要,管理时间,则为空谈。
----这一点,深有体会。内心常常有让自己更优秀的决心,但是因为没有具体的实施路径,和足够深刻的心智一定去践行。一天的时间里,常常过得惶恐而迷茫被动。强迫自己写看似”美好“的今日计划。如果坚持下来了,会觉得是侥幸,但没有持续性。如果没有坚持下来,那是常事了。
我觉得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盲目地管理自己的时间,以为只要把自己的时间塞得满满的,并且去做,结果就会好起来。但结果却是因为没有对管理自己有清晰明确的目标,所以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攻。
只有当你自己非常明了自己的目标,并且带着憧憬时,你会自然而然地做各种事情填充自己的时间,管理时间不是目的,而只是一个随便的工具或者说实施的展示路径而已。
6.交换才是硬道理。积累多的人之所以稳健,是因为对他来说,“我要”的欲望可以用“我有”的东西来满足。即便“我有”的暂时不够,他也能借助已经拥有的足够的努力和勤奋(抑或投机取巧的方法和经验),只需假以时日,定能如愿以偿。一旦得偿所愿,不仅“我有”的更多,“我要”的也更容易获得,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交朋友,论婚嫁,找工作等,都近似于等价交换,如果没有达到等价交换的条件,交易自然达不成,达成了也是不平等条约,注定会出问题。
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偏不给你什么。摆脱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要不断想办法运用心智的力量去识别那些死循环和恶性循环,然后在好像不可能的情况下跳出去。出者存,困者亡。这叫:马太效应。
还有一个辅助手段,就是在想到“我要什么”的时候马上提醒自己,接下来要花一些时间去思考“我有什么”。后者会在转瞬间让你“脚踏实地”。
7.未知永远存在。一个相对有效的策略是:当有问题解决不了时,可以先把它记下来,然后继续前行。注意,一定要把问题记下来。很多人没有记录的习惯,以至出现曾经因为思考(疑问就是思考的起点)后“忘了”而失去获得答案机会的情况。继续前行,并不意味着忽略这些问题
8.现状无法马上摆脱。因为无论是谁,从本质上看都无法摆脱现状——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过去某一或者某些时刻的结果,而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未来某一或者某些时刻的原因。没有人能够逃脱现实的束缚。
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不要常常觉得苦(这会让人忍不住顾影自怜,浪费精力与时间),而要想办法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情趣——快乐是一种本事。
阶段小结:与时间做朋友的方法很简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怎样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核心只有一个:看它是否现实。
正态分布是概率论中最重要的分布。大量的实践结果与理论分析表明,大多数随机变量均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如测量的误差、学生的成绩、人类的身高和体重、产品的质量数据、投资的收益率等。
尽管现实总是如此难于接受,坚强的你却应该坦然。以上提到的种种现实,包括“速成绝无可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完美永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现状无法马上摆脱”,都既清楚又简单,你必须要接受——不仅要接受,还要牢记;不仅要牢记,还要坚信,不容半点动摇。最好时常把自己的一些念头记下来,然后与这几条现实对照,看看它们是否与这些现实相符。之后,你会和所有这样做过的人一样,发现自己常常在不知不觉之间被一些实际上完全不现实的念头所左右。这是正常的。但是,通过不时地记录、思考与反省,你会越来越善于甄别那些不现实的念头,进而摆脱它们的影响。这就是差别。
百分之百地接受现实也许痛苦,但要醒悟——没有其他的办法。
时间是现实的人的朋友,是不现实的人的敌人。时间不是故意要这样做,只不过事实就是如此。
了解完时间是我们的朋友,只有跟时间好好相处,才能铸就幸福的人生后,我们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中,应该怎么与时间相处呢?
1.估算时间
想要出类拔萃,就要努力至少10000小时。要想提高估算时间的能力,就要从现在开始养成习惯: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再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2.及时行动
我自己拖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没有找到明确的,一定要马上去做的理由,或者对做成之后能够达到的那种成就感,无法切身体会,没有迫切的欲望和激情。第二个就是懒惰。
在起步晚了的情况下,问题不是“到时候能不能做好”,而是“到时候能做多好就做多好,总好过什么都不做”。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任务,永远不要再问“什么时候开始才好”,因为答案只有一个:现在!
3.直面困难
合理的时间安排应该是这样的:迅速做完简单的部分,把节省出来的时间放在困难部分的处理上。然而,很多人会下意识地回避困难,于是乎,他们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用几乎全部时间处理简单的部分,至于困难的部分,干脆“掩耳盗铃”,视而不见,暗地里希望困难自动消失……
很多人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谓的“喜欢做某件事情”很可能只是因为那件事情相对简单、容易获得奖励而已。拖延的人并非不做事——他们做事,甚至做很多事。拖延的人也并非不努力——他们会花很长时间去做事,但做的只是很多简单的事。他们每次回避困难的时候,都不是故意的,并且往往已经给自己找了恰当的借口。这借口太强大、太有力,以至他们真诚地相信:“我喜欢做有创意的事情,而现在手上的这些事情太枯燥,我确实提不起兴趣……”
4.关注步骤
做任何事情,学会思考方式最为重要。要学着像一个项目管理者那样思考——他们更多地关注“方法”,他们会花费比别人多(多出许多倍)的时间去落实每一个步骤,在确认无误之后,他们才会有效地分配任务,团队才能够切实可靠地完成任务。一个学生在背单词的时候,他就是自己的项目主管,只有学会像项目管理者一样思考,他才能给自己分配具体的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最终高效地完成任务。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方法”去反复拆分任务,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功课。这样的习惯,会使一个人变得现实、踏实。这既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后天习得的技能。这种技能无比重要,却常常被忽视,因为掌握这种技能的人总是默默地应用它,而忽视这种技能的人从未看到过它的具体实施过程和巨大好处。
5.并行串行
养成一个习惯——把要做的事情用纸和笔写下来,把任务落到纸面上,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分辨出哪些任务是简单而又机械的,哪些任务是相对复杂而又灵活的(对我个人来讲,需要思考的就是“非机械”的),然后,尝试把一个非机械的任务和一个机械的任务搭配起来完成。
把自己的时间切分成“时间片”是一种很难习得的能力,我花了两三年时间才开始感觉自己可以相对自如地运用这种能力。不过这种能力在大多数时候用不上,只有在任务太多、时间太紧的情况下,我才使用这种能力。应用这种能力时,要先坐下来制定一个工作列表,把任务罗列出来,然后把自己的时间“切片”。我通常把“20分钟工作+ 5分钟休息”作为一个时间片,然后就开始像处理器一样处理任务。这样做可以保持相对长时间的高效率工作。
6.感知时间
通过实践,我发觉这种基于过程的事件—时间日志记录可以调整我对时间的感觉,在估算任何任务的工作量的时候,都更容易确定“真正现实可行的目标”。此外,相对准确的估算又使得目标基本上都可以达成,由此可以算是“战胜了焦虑”。
我同他见过两次面,在他日记中都有记载,时间记得十分准确——“一小时三十五分”、“一小时五十分”;然而当时他自然没有看表。我同他一起散步,不慌不忙,我陪着他;他借助于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感觉得到时针在表面上移动——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之中,觉得出来光阴在冷冰冰地流逝。
7.记录开销
一、认真回忆并记录昨天做的事情。逐条记录下来,每条前面写上标号,后面标注出花费的时间。例如:1.上午去健身房。08:30从家出发,10:15离开。花费105分钟。2.回家休息,打几个电话,接几个电话,想收拾一下房间,但是决定下午再说,等于什么都没做。3.中午与朋友吃饭。12:00到餐馆,13:45离开。花费105分钟。4.下午写了一篇文章。15:00左右开始写,到18:00左右写完。差不多花费180分钟。
发现自己期间还做了很多没办法或者不好意思写给别人看但确实没用的事……不过,反正是写给自己的,不会让别人看到,所以,一定要如实记录
二、认真回忆并记录前天做的事情。同样逐条记录下来。三、认真回忆并记录大前天做的事情。同样逐条记录下来。第二组练习做这组练习也只需要一下午的时间就够了。一、认真回忆并记录上个星期做的事情。二、认真回忆并记录上个月做的事情。三、认真回忆并记录上个季度做的事情。四、认真回忆并记录过去一年做的事情。第三组练习一、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晚上回忆并记录当天做的事情。二、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随时记录自己刚刚做完的事情花费了多少时间。这些练习全部做完,如果你觉得筋疲力尽或者看着这些记录就会心惊肉跳,我就要说我最喜欢说的那句话了:“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8.制订预算
前面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养成一个好习惯:每天记录时间开销。如果这个习惯已经养成,我们还要养成第二个好习惯:每天制订时间预算。
一旦开始尝试给要做的事情标注权重,我们就会发现,这件事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容易,即便用最简单的方法——只拿“重要”和“不重要”进行标注,我们也必须分辨“真的重要”和“显得重要”,以及“真的不重要”和“显得不重要”。
相信我,养成任何一个哪怕很小的习惯都需要挣扎。然而,貌似痛苦的挣扎过程,在将来的某个时刻终将变得其乐无穷。
9.计划
所谓“成功”就是“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这是我所见过的对“成功”最简洁、最清楚、最无副作用的定义。
按照正态分布曲线看,仅有不到1%的人有机会追求那些能令所有人仰望的目标。对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证明我的目标现实可行的方法比较简单: 已经有人做到了。 我与那个人没有太大的差距。对这两个简单的衡量标准,也需要多少做些说明。“已经有人做到了”,并不代表我也能做到。他用多长时间做到的?他通过什么方式做到的?我和他的区别究竟在什么地方?哪些是我确实无法超越的?我的相对优势在哪里?我有没有可能通过一些方式弥补我的相对缺陷?也许还要问更多的问题,才能够确定我们的目标确实是现实并且可行的。
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
在目标现实可行、方向确定的情况下,辅以计划,才能成功。一般来讲,期限越短、内容越清晰,目标就越容易实现。长期目标、人生理想固然要有,但理想这东西往往太遥远,以至我们总是看不清楚。不过,看不清楚也没关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做的事情只是一步一步地走,把每一步都走好,走踏实。至于“千里”之外的终点,既然连看都看不清,就不用花时间去想了,因为想了也没用。
《运气并非偶然》一书里说:“我的一生以及整个事业都在被不可预期的事件影响着。”而他的调查发现,在35岁时仍然在做自己18岁时最想做的事情的人,在整个样本群体中占的比例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由此可知:做长期计划显然是正确并且必需的,但是,并非每个人都有制定长期计划的能力。这种能力可跻身最重要的能力之位,拥有它需要挣扎、需要努力、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一上来就制定过长的计划。哪怕制定一个星期的计划,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实际做一下就知道了。
很多时候,只要开始行动,哪怕事先并无计划,往往也会有收获。但是反过来,缺乏行动的计划肯定没有任何意义。
达成目标的关键在于每次受到挫折之后能否汲取教训。只要能汲取教训,然后自我调整,那就是进步。我们一生所做的事,大都是在试错,对于人生,没有人能像解释数学或物理学原理那样给出普适的公式。永远记住,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尽管这句话已经被无数人说过无数次。
10.流程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面临的任务大都是重复性的。要想加快执行重复性任务的速度,只需在遇到重复性任务时先将其做完一次,然后马上总结、整 理,搞清流程,再靠进一步的实践把它变成“闭着眼睛也能做好”的事。这是提高效率、减少失误的根本手段。
11.预演
我并不能克服恐惧,而是仅仅做到了习惯恐惧。然而,就算是这种退而求其次的“习惯恐惧”,都需要努力和挣扎
我父亲的一句话帮了我。他说:“相信我,你并不孤独。”我之所以认为自己可以想出办法解决对演讲的恐惧,就是因为我知道很多人都害怕当众演讲。有些人甚至把“害怕当众演讲”与“害怕死亡”相提并论。害怕死亡的理由自然不必说,而害怕当众演讲的原因,人们却未必真的了解。其实很简单——准备不足,所以害怕。
所有高级特工都明白一个简单的原理:任何动作演练到一定次数,就能准确完成——甚至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
12.验收
为了能将验收机制落到实处,我们应该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拿出纸和笔写下每一个预定的验收标准。
而在任务(或子任务)完成时,拿出之前写下的标准对照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简单的方法有着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它会让我们注意更多的细节、进行更多的思考,并不由自主地更为专注。
从更高的层面上说,设计验收机制也是任何一个领导者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哪怕你领导的只是一个很小的团队,你也必然要向团队成员指派各种各样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没有设计验收机制,最终的结果肯定会让你非常失望,因为缺少验收机制会使团队成员对自己的工作质量毫不介意,长此以往,团队的执行力将等于零,作为团队领导者的你也必须承担失败的责任。
下面是第三个主题:关于学习
任何一个人如果曾经有最终习得某种技能的经验,就会知道,在习得的那一瞬间,整个世界都会为之改变。换一种说法:因为有能力做更多的事情,他也就不再存在于原本的世界里;因为所习得的技能,他拥有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例如,一个人若最终可以熟练使用一门外语,那他原本生存的世界就多了一扇门,跨过那个门槛,就是另一个世界——他比那些只能讲母语的人多拥有一个世界。选择痴迷于学习的人,正是基于这样的体会:每掌握一项新的技能(是否足够精通或者是否比别人强实际上根本不重要),就感觉自己像重生了一次。如此看来,其实每个人原本可以拥有的都并非只有一辈子,只不过是大多数人放弃了而已。以我来说,很多年前当我学会BASIC程序语言时,并不知道它会给我这一生带来无穷的好处,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然脱胎换骨;当我学会当众演讲时,我的世界也跟着变了,我打开了一扇新的门;当我真正学会如何教书时,我发现自己已身处另一个世界……回顾往昔,我早已重生无数回。
将这些演员20年前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对比,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最明显的变化其实不是年龄,而是眼神——愈加深邃。我个人的理解是,他们演一出戏就等于活了“一辈子”,如此,他们早已经活过不知道多少辈子了,眼神太难不深邃、不透彻。
1.基本途径
比“体验”再高级一点的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试错”。
在“试错”这个手段的基础上,另一个聪明一点,但重要得多的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观察”。
对“体验”、“试错”和“观察”进行补充的,就是“阅读”。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更加重要的手段,当然也是相对更加需要运用心智能力的手段。
让我们观察一下周围。由于没有“阅读”能力,人类之外的物种只能依赖最落后但很神奇的方式积累经验——基因遗传。
神甫认为知识最宝贵,大字不识的爱德蒙却只知道自由最可贵。可是没有知识,精神怎么会自由呢?精神不自由,肉体的自由又算得了什么呢?精神的自由是谁也夺不走的。
2.主要手段
除了“试错”、“观察”、“阅读”之外,“思考”,准确地说,“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文字出现以前,人类已经能够思考,但局限于已掌握知识的数量,当时的人类很难正确地思考。
思考、求知的过程,某种意义上就是探求因果关系的过程。在这个方面,达尔文[插图]的工作几乎可以称作奇迹。托马斯·叟[插图]曾经这样慨叹:“达尔文不仅是生物学上的,更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界标。”
达尔文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几乎是我们所能知道的第一个可以跨越几百万年的时间,并彻底摆脱“个体感知”局限去“正确地思考”问题的人。他也使得后来无数的人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并完善一种突破人类个体局限的系统的思考方法——科学方法。
事实上,宗教和科学不一定对立。如果宗教和科学彻底对立,那么就无法合理地解释这样一个事实: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众多科学巨人都有坚定的宗教信仰。直到今天,地球上还有很多科学家依然有着坚定的宗教信仰——尽管我们很难获得一个确切的统计数字。与科学一样,宗教也是人们用来“思考”、“解释”这个世界的工具,只不过,在解释物理世界方面(如生命起源的根由、天体运转的机理),现代科学已经逐步代替了宗教。当今宗教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另外一个更需要它的方面——人文领域。
我们知道,每个人内心都充满了恐惧,而所有的恐惧其实都源于我们害怕未知。这样看来,恐惧是永恒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无所不知。
由此可见,讨论很多人热衷的“爱因斯坦[插图]的宗教信仰究竟是怎样的”或者“爱因斯坦究竟有没有宗教信仰”之类问题的意义不大。因为,爱因斯坦也是人,他也一样会心存恐惧或者敬畏,他也一样要面对未知——即便他知道得比与他同时代的其他人都多得多,可他已知的一切与未知的一切相比,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
3.经验局限
不仅存在无法通过个体或者群体经验获得的知识,还存在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
美国前第一夫人罗莎琳·卡特[插图]就观察到了这样一个现象:“优秀的领导,能够把人们带到他们想去的地方;而卓越的领导,能够把人们带到他们应该去但是没想过要去的地方。”这样的思考和表述,说明罗萨琳·卡特不仅智商过人,而且心智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理解那些“卓越的领导”的地步。
在我看来,所有教育失败的症结也在于此。在人们探索未知、寻求真理的时候,困难大都来自如何正确地理解“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从这个角度看,宗教已经没有能力承担这份工作,其必须让道于少数人已经掌握,并且正在使用也正在完善的方法——科学。科学方法是一个远远超出本书讨论范围的话题。我的建议是:人在学生时期应该认真阅读至少3本关于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的书籍。
4.自学能力
完全靠自己学一样东西吧——管它是什么,并且一定要学好,学到比相当数量的人都好。如果真的做到这个地步,那你就不仅是一个完整的人了,还是一个相当优秀的人。这时,你完全可以对自己说:“你太有才了!”我个人的建议是去自学一门计算机程序语言,因为计算机程序语言的相关资源在互联网上分布广泛、极易获得,而且优秀的资源使用的语言往往是英语,这又顺带练习了英文阅读理解能力——想想吧,肯定不仅是一举两得。
下面是第四部分:关于思考
1.勤于思考
思考,更准确地说,独立思考,只不过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的过程。这个过程没那么复杂,也没什么玄妙,不过是一个正常的有脑子的人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2.思维陷阱
学习任何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楚它所有的基础概念。不夸张地讲,任何一个学科的所有知识,都是由这些概念一点一点搭建起来的。一般人看见房子,不会觉得砖头有多么重要;但是对建筑师来说,砖头分为好多种,每种功用都不同——这就是内行和外行的区别。我年纪很小的时候,母亲教我:“读教科书,要先把所有概念都记下来,暂时不懂的就死记硬背。把概念牢记于心,就可以通过以后的学习和实践反复审视它,并形成透彻理解。”这一教诲对我的帮助非常大,以至我上学期间从未觉得哪个科目太难。后来做了老师,有机会大量观察,才发现几乎所有的学习困难和思维困境,是因为之前在学习基础概念的时候不加重视造成的——没有例外。
拒绝接受不确定性的一个根源在于害怕复杂、奢望简单。谁不希望一切都是简单的呢?可现实往往就是复杂的。
3.因果关系
要做一个用心的人,要用心做事,因为这世界其实也有“心”。
你的内心是怎么样的,你周围的环境就会被你塑造成什么样,进而进一步反馈给自己,影响自己,所以最重要的是你的心啊!
自证预言的运作机理颇有些令人迷惑:好事很少心想事成,坏事往往无中生有。但这也不是不能解释:或许这与人类大脑中根深蒂固的“恐惧情绪”有关——喜悦会使一个人停下行动去享受喜悦,而恐惧却恰恰相反,会引发一个人马上采取行动去避免危险。事实上,这种出于恐惧的决策几乎总是事与愿违。
想做到“思维缜密”其实很容易——从现在开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如6个月),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或者自己被灌输的每一个念头,甄别其中的因果关系,逐一应用以上提到的种种原则。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甄别能力突飞猛进。从我得到的反馈可以看出,实践这个方法的人常常收获惊喜。其实,那就是重生的感觉。
4.辨析感悟
这里提供一个很实用的建议:与其关注成功者,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不要说模仿成功者,就算观察成功者也很困难。成功者很多,但是,我们身边真正的成功者却很少。 有一句话值得牢记: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挺傻的。只有经过自己的仔细分辨,真正成功者的宝贵经验才是无价的。需要额外注意的是,一方面要多花心思分辨,另一方面要多花时间真正了解自己,以便能够避开“一概而论、生搬硬套”可能带来的灾难。
5.克服恐惧
人们总是喜欢用善恶区分一切,但这其实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更有意义的区分是“强”与“弱”。在很多时候,所谓的善良,只不过是懦弱的表现。
人人都有弱点,因为人人都会有恐惧。恐惧需要克服,勇气需要培养。事实上,“勇气需要培养”这句话里面的“培养”不如换成一个更朴素的词——积累。勇气与智慧一样,是依靠积累获得的。
6.辅助工具
以下一些句式最好经常使用,因为它们特别有助于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并且也有刺激思考的作用: ……是一回事,而……是另外一回事。 ……和……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 ……不一定……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 ……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解释)。 ……看起来像……可是…… ……而事实却可能远比看起来的更为复杂(简单)。 ……然而,(这个论断)反过来(陈述)却不一定成立,因为…… ……其实很可能与……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和……之间不一定是单纯的因果关系,它们也可能互为因果。 ……和……之间的比较也许没有任何意义。 ……其实不过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 ……有一个通常被忽略的前提。 ……尽管听起来很有道理,然而却完全不现实。 ……也许有人会说……但是这种质疑却……
几乎没有什么立场和观点能像单细胞动物一样纯粹——每个立场和观点都是由许多其他的立场和观点构成的,或者是被许多其他的立场和观点影响的,就像“多细胞有机体”。哪怕由成千上万个对的立场和观点拼成的立场和观点,也不见得整体上是对的,更何况那些确实有一点可取之处,但其他地方千疮百孔的立场和观点呢?
“我发现……还是很有一些道理的!”常常成为很多人把垃圾当宝贝的唯一理由。可是何必呢?那些真正有道理的部分,不一定只在那里存在啊!垃圾里当然也可能有些宝贝,但是在宝贝已在眼前、用都用不完的时候,为什么还一定要跑到臭气熏天的垃圾堆里“淘宝”呢?这道理尽管简单,但总是被很多人忽视,小则误导自己,大则误导别人,巨则误导至少一代人。三叹。比如网络上被大肆宣扬的某些“特立独行”的人设及观点。
第五部分:交流
1.说与不说
通过努力、通过积累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说这个建议更有效,是因为它相比前者更为主动,更为长远。没有人从一开始就拥有一切,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东西,都要靠努力争取才能获得。
在我年纪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告诉我:一定要想办法不时做出令人敬佩的事情,这样就会有人主动找你做朋友。
没有人会像我们自己一样了解自己,也没有人会像我们自己一样关注自己。所以,每个人其实都多多少少会高估他人对自己的重视程度,又因为这个结论,进而低估他人的评估能力。要知道,重视和尊重来得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晚很久。绝大多数人因为不懂这个道理,所以总处在“等不及”的状态,反而弄巧成拙,一辈子不可能获得哪怕一点点的重视,更不用提什么尊重。
对很多人来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最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做法
2.勤于反思
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被对方的“固执己见”挫败,但在对方眼里,我们可能也是“固执己见”的,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事实上,每个人都有来自各个方向的局限,例如认知上的、经验上的。
摆脱经验主义,不仅需要对道理本身的了解,还需要勇气。其实,求知的路走到一定程度后就必须依靠勇气,而非智商。
第六部分:应用
1.兴趣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孩子的情况,选出孩子最可能做得比别人好的事情(这很可能已经是极其耗时费力的了),然后绞尽脑汁让孩子学得会、做得好、做得比一般人好、做得比谁都好——兴趣就自然出现了。说来说去,是顺序出了问题: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2.方法
由此可见,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依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3.痛苦
痛苦就是这样。一旦我们学会在痛苦出现的时候运用心智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去,痛苦就几近自动消失,而且在它被我们重新注意之前绝不会回来。
我们不必过分害怕痛苦的原因在于,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有一种自我保护功能——遗忘痛苦。如果想要对这个结论进行确认的话,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就行:拿出纸和笔,罗列一下昨天曾使自己觉得痛苦的事情、前天曾使自己觉得痛苦的事情、上周曾使自己觉得痛苦的事情、上个月曾使自己觉得痛苦的事情、去年曾使自己觉得痛苦的事情……一步步写下来就会发现,能列出来的内容越来越少。如果我们不努力回忆的话,10年前的痛苦是几乎想不起来的。更有趣的是,就算我们想起来了,说不定都会觉得不好意思——因为我们现在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自己当初怎么就为那么一件小事痛苦到那个地步?
一个人遗忘痛苦的能力特别强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这个人会很轻易地原谅自己。
正因为他们把背单词当作痛苦的事情去处理,所以他们对每个单词的记忆都包含痛苦,而大脑为了保护自己,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这些单词遗忘!
因此,背单词的时候,或者更一般地说,在做任何一种必须记住大量信息的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由衷地把这件事情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我的一个朋友曾跟我分享他的做法:当他终于搞明白自己要拿到奖学金就得有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高分的时候,他被单词量要求吓了一跳。他说,他用了两天时间才想出办法说服了自己:这应该是件快乐的事情。
4.比较
常常问自己这样一些简单的问题对成长很有帮助:我做完这件事之后所获得的快乐和幸福是不是一定要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想清楚后,标记并优先实施那些无须比较就可以获得快乐和幸福的行动方案。时间会一如既往地流逝,但采取了这个方案的人会惊讶于自己生活的变化。
5.人脉
尽管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但他们的所谓“友谊”实际上只不过是某种意义上的“交换关系”。可如果某人自己拥有的资源不够多、不够好,那么他就更可能变成“索取方”,做不到“公平交换”,最终成为其他人的负担。这个时候,所谓的“友谊”也就慢慢无疾而终。当然也有持续下去的情况,但与其说这是由于另外一方珍视友谊,还不如说这是另外一方在耐心等待下一次交换,以实现“公平”。
这也很容易理解。当我们把时间花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相当于在他身上倾注了自己生命的一段——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那个人和那件事都已经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真正的好朋友”谁都只有几个而已。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6.自卑
首先,作为整个社会的一员,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有时候,整个社会向他灌输的观念可能是错误的。道理也很简单: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感觉感知这个世界的,而“感觉”本身非常不准确,且特别容易受影响,甚至被误导。显而易见,整个社会的观念不过是绝大多数人的观念的组合,其中必然包含未矫正的、粗糙并扭曲的所谓“真实的感觉”。
从这个角度出发,反倒是那些资质在各方面都处于平均水平的人更不容易自卑。通常,一个人差也差不到哪里去,因为差到极致的难度绝不亚于好到极致的难度。所以,资质处于平均水平附近的人,从概率的角度来看,几乎不会遇到极大的落差。
一个人“尽量漠视自己的优点”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他会被赞誉淹没,因为他太“谦虚”、太“低调”了。其实,他也没做什么,只是做了一件所有成熟的人都善于去做的事情——让别人舒服。很多时候,所谓“谦虚”和“低调”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优化策略。
刻意做到“尽量漠视自己的优点”,那么他必会发现自身的一个重要变化:他的优点与缺点之间的落差被他人为地却同时自然地减少了,而这是一个貌似矛盾却非常合理的结果。这种落差的减小,必然会为他减缓不必要的痛苦。
在自己的语言中,把“优点”和“缺点”这两个词替换成“特点”。
在左边罗列你的优点,在右边罗列你的缺点——花上一天时间也不过分,因为我们需要分辨“这个真的是我的优点吗”和“这个真的是我的缺点吗”。
7.灵感
给了我许多启发的托马斯·叟的《学问与决策》英文原版;我在自己书架上的早就看过好几遍的《引爆点》、《本能》等书中,也“发现”了许多特别恰当的例子;我在书店闲逛时随手买了其中几乎随处都有内容可以验证我过去很多想法的《少有人走的路》;我在机场书店里看到了包装和设计都很差,但仅凭作者名气就可以保证读完不会后悔的毕淑敏的小说《女心理师》,里面有许多特别好的内容……
“例子这东西跟钱一样,是攒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还有学生问:“老师,我怎么找不到像你上课时举的那样精彩的例子呢?”我当时的回答是:“继续找。凡事都不过是靠积累。”
现在看来,这些博学之人不见得是在“什么都知道”之后才将其写出来的,他们很可能是为了写出来才去搜索、积累,并发现了那些令我们惊奇的内容的。当然,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们自己也会经常被自己的发现吓一跳,要不然怎么会有“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插图]”这样的慨叹呢?
所以,素材的积累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提前确定一个方向或者目标,就可能会积累很多原本想象不到的素材——惊喜连连。
所以,所谓知识渊博的人,就是那些大脑中存储的信息量超常地多的人。这些人总是可以“融会贯通”,看上去也就超常地充满“智慧”。
不要无谓地相信什么“突然闪现的灵感”的存在。灵感这东西,就算存在,也不会是平白无故出现的,而肯定是有来历的。灵感的出现,只不过是“量变到质变”的那一瞬间突然绽放的铁树之花。
按照这样的理解,所有的成功,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先花上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锁定一个方向或者目标。确定它现实可行之后,运用心智的力量,在这个方向上投入更多的时间,比更多再多一点的时间。把时间当作朋友,一路前行。当时间陪伴你足够久的时候,它自会给你的耐心相应的回报。不知其所以然的人会说,那是“运气”,或者是走了“狗屎运”的人才会有的“天赐灵感”,而我们知道的是,如果那回报真的来了,它只有一个名字,叫做“必然”。
8.鼓励
当我们不停地鼓励所有人的时候,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我们自己,因为最终我们会发现,自己开始进入一种他人无法想象的状态,成为一个不需要他人鼓励的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很多人之所以做事裹足不前,浪费时间甚至生命,原因就在于他们是必须获得别人的鼓励才敢于行动的人。可是,我们却能成为另外一种人——我们可以不需要被别人鼓励——这是一种境界。
9.效率
一个人除了工作、学习之外,一定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其他活动。例如,我常常劝大学生们一定要在大学毕业之前轰轰烈烈地爱一场,或者至少要偷偷摸摸地恋一次,就是这个道理。
这时候,黄金分割率可以作为一件趁手的工具。如果一天你可以规划的时间有10小时,并且你确定自己是以工作成就为导向的人,那就这样规划吧:用大约6.18小时去工作和学习,而用剩下的大约3.82小时去享受欢乐——你毕竟是一个正常人。
10.节奏
正确的减脂跑步方式是慢跑,到稍微气喘的时候就改为快走,等气匀了再改为慢跑。这样就很容易坚持到第30分钟。在接下来的10到15分钟,如果体力允许的话(通常要经过一两个月的适应),就尽量快跑,或者至少强度比前30分钟再高一点,以便消耗更多的脂肪。
在一个所有人都匆匆忙忙的世界里,想放慢节奏实在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但是,我们应该记住的是: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去做,做很久很久。
他们一生都在追求实际上根本得不到的东西。最后,他们只有这样的出路:要么对人生失望,要么选择某个宗教,而后寄希望于来世。
11.物极必反
据统计,人类在不同的生命阶段,需要不同的睡眠时长:刚出生的时候,每天要睡20小时;3岁之前,每天要睡14 —— 15小时;3 —— 6岁,每天至少要睡12小时;7 —— 15岁,每天要睡8小时左右;15岁之后,每天最好能睡上6 —— 7小时。当然,有些人年纪很小就开始失眠——他们睡得很少,同时会因此不健康。
有些时候,你可能不太喜欢你的家人或者某些亲戚,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那可能是你自己造成的呢?就算不是你自己造成的,也请你认真想一下,你是不是也没有为改善关系而积极行动过呢?我们需要时刻牢记,血缘关系是我们唯一无法解除的关系。
所以,我们现在就应该拿出一张纸,把值得自己帮助的人的特征都写下来,看看自己是否满足这些特征。如果并不满足,想想自己是不是应该改进。
相信我,要想提高自己的社交质量,最好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倾注在“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这件事情上—— 哪怕只在某一个方面。
12.自我证明
“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恰恰是最浪费生命的一种行为。如果某个人本身是出色的,那么不需要他去证明自己是出色的,别人自然会看到。如果某个人本身是平庸的,那么也不需要他去证明自己是平庸的,别人同样会看到。如果某个人出色,却仍然要刻意证明,可能招致不必要的麻烦,例如引来小人的嫉妒——天下最可怕的事情之一。
如果你想不开,一定要让别人承认自己比他们强,那就听我的劝告,记住一件事:你比别人强一点根本没用,真正有用的是你比别人强很多很多。
长久的观察和思考,有益于锻炼自己心气平和的能力,反正别人如何认为、如何评价、如何议论根本没办法影响一个人所处的状态。但是,一旦某个人开始为此心烦意乱、坐卧不安,甚至为此有一些无聊的举动,那么他就不仅是倒霉,而且是可怜了,因为他已经被别人左右了。被别人左右,是一个人相当可悲的状态之一。
最后来自朱敏荐序:
以我个人的体会,我非常鼓励每个年轻人能花上几年时间到国外走一走,学一学。教育的根本其实只不过是“见多识广”。然后,再用五到十年时间定义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为之奋斗,为之坚持,不知停歇地努力上十年二十年。有些成功靠运气,可是持续的成功却与运气无关。
动机是一回事,预期是一回事,而结果往往又是另外一回事。
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戏剧性,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时间只与那些努力的人做朋友。
我喜欢笑来的观点:一切都靠积累,一切都可提前准备,越早醒悟越好。
越是整理到后面,越觉得,这本书之所以让我这么有感触或者说这么喜欢,很大程度上它说出了那些一直萦绕在我的大脑中却无法明了的念头或想法。它读懂了人生,而我通过它,慢慢读懂了自己的心。
很小的时候,被妈妈批评或者抱怨妈妈的某些做法时,就想着以后自己当妈妈一定不能这样。我一定要牢记当下自己的感受和期望的回应,以后我的孩子,或许可以通过我的改变而快乐一点。再后来上了初中、高中、大学,以至现在,我都很喜欢记录,通过日记也好,自媒体平台也好,或许就是为了记录下当下自己的想法和成长轨迹,不至于度过了,再回头看,却毫无印象。而是有一本类似成长录的东西,可以指引我去教育下一代,或者说,看待那些年轻的生命。李笑来的这本书,就是我想要的成长录的一个模型,当然,我一定会写得更啰嗦,更感性化一些,而没有那么深刻。
读书笔记终究是读书笔记,大部分还是摘抄原文,因为李笑来原文用词措句非常贴切,强烈推荐阅读原书,并找到跟自己内共鸣的故事。周末快乐~